吃月饼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光有两个:一个是过年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炕上,老人们发压岁钱;一个是八月十五中秋夜,一家人在场院里吃月饼。
除夕夜领到的压岁钱,足以让我们的快乐点染整整大半年;中秋夜的月饼,能保管我们小半年里所有的甜蜜。
在饿着肚子的年代里,能吃到麦面蒸馍就是极大的奢侈,八月十五晚上能吃到月饼,那感觉跟吃到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是一样的。
那时候,普通人家,都是八月十五的时候烙几个芝麻饼,摆些水果,一家老小围坐在院子里的石桌上,皎洁的月光透过树叶洒下来,让一家人脸上的喜悦绽放开来。
有在外面吃商品粮的人家,八月十五会有捎回来的月饼吃。这样的消息,很快就会像风一样的传遍全村每户人家,孩子们便蜂拥而去,看看月饼究竟是长什么样的。孩子们的好奇心,在吃货方面,是特别奇特而又灵敏的。
我吃到生命里第一块儿月饼的时候,应该已经七八岁了。在江西当兵的三爸,刚好八月十五前回家探家,带回来的东西里面,就有一盒月饼。
一盒月饼,就那么几个,我们几个小孩子早已经围在奶奶跟前,眼巴巴地看着她拆开盒子:只有九个月饼。
我们几个小孩儿面面相觑:一大家子十多口人,九个月饼哪里够分啊?
奶奶先给几个小孩子每人手里递一块儿。我们赶紧伸出小手,双手聚拢着小心翼翼地接过月饼,跑到一边的小凳上坐下来,用舌尖一下一下轻轻地舔着:真甜;然后用门牙轻轻地咬下一小块儿,闭上了眼睛:真香!
我们几个,手心里捧着小小的月饼,一边小心地舔着,一边小心地咬着,还要互相看看,看谁吃得更慢。对于听说过却头一次才见的月饼,我们一个比一个吃得细心,一个比一个舍不得太快吃完!
剩下的几块儿月饼,奶奶跟爷爷把月饼掰开,让父亲母亲和其他大人们也都尝尝,但最终大人们手里的半块月饼,在我们小孩子吃完了自己那份儿的时候,也都还是半块儿,他们都没有动。——父辈们跟爷爷奶奶相互推让,最后还是进了我们几个小孩子的肚子。
大人们看着我们几个馋猫样的吃相,比自己吃了月饼还开心。
后来,光景好了些的时候,月饼虽然还是很稀缺,但每到中秋节那天晚上,家里人总是能买到月饼,够我们一家人大人每人一块儿,小孩儿一人两块儿。
八月十五那天下午很早的时候,我们兄妹就会很勤快地拿出扫帚和笤帚,把家里院子扫得干干净净,大桐树下的石桌石凳擦了一遍又一遍,桌布也早已铺好,平平展展的,房檐台下的木柴禾也摆放得整整齐齐。打扫一新的院落,跟过年时候粉刷了墙壁得庭院一样,角角落落里都漂浮着喜悦的气息。
月上树梢时分,桌子上摆满了花生、核桃、梨、芝麻饼,中间盘子里整齐地放着月饼。一家人围坐成一圈儿,大人们讲完地里的农活,谈谈上半年的收成,最后叮嘱我们几个小孩子抓紧学习的事儿,然后便开始了赏月吃月饼。
妈妈会给我们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我们就远远地望着又圆又亮的月亮,想象着月亮里面许许多多神奇的故事。
田里庄稼成熟的味道,透过院篱笆飘进来,散放出一股特别的芳香。“稻花香里说丰年。”是的,就是这样的情景。
直到夜深凉意加重的时候,月亮已经偏到了屋子的另一边,我们才恋恋不舍地收拾东西,回屋里睡觉。——梦里,却还是吃着月饼,听着嫦娥奔月的故事……
今年雨染中秋,昨晚看不到月亮。虽然没有了月光,但月饼依然吃得香甜吃得享受。——眼前没有月光,心里洒满了月光。
想到了去年中秋节时候,乘兴作的两首诗《丙申中秋夜》:
(其一)
中庭月色凉如水,乌鹊穿树逐影飞。
座前米酒三杯满,盘中水晶呈五味。
长街笑语隔空远,心底思绪千里追。
回看柴门响动处,小院半墙红紫薇。
(其二)
枝头满月穿树低,池塘蛙鸣隔篱稀。
米酒香纯庭院浅,借与秋色共生辉。
吃月饼,甜蜜了我的童年,也幸福着我的现在,还有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