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故事(2)·明修长城清修庙,汇宗寺工程始末
多伦汇宗寺,两大活佛共同创立的宗教中心
汇宗寺蒙古语俗称“呼和苏默”,意为青庙,得名于殿顶覆盖的青色琉璃瓦。
汇宗寺是清康熙皇帝在多伦诺尔会盟时,应喀尔喀各部首领之请而修建的,是多伦会盟的重要纪念建筑。寺庙建造工程的主持和设计师是一世哲布尊丹巴活佛——罗桑丹贝坚赞,原名扎那巴扎尔(1635-1723)。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宗教领袖,还是位知名的雕塑家、建筑师和学者,正是他促成了漠北蒙古部落归顺清廷,为统一外蒙做出了重要贡献。
河蚌绘·汇宗寺大殿。
顺治六年(1649年),扎那巴扎尔到西藏学经,拜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为师,学成后被正式授予“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尊号,意为圣光明活佛。回到外蒙后,罗桑丹贝坚赞在哈拉和林创立了额尔德尼召,为藏传黄教格鲁派在外蒙的传播作了重要贡献。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罗桑丹贝坚赞根据印度字母和藏文字母创制了索永布文字,这种文字在外蒙寺庙的喇嘛中流行了200余年,推动了蒙古当地语言、文字的发展。罗桑丹贝坚赞还是一位雕塑家,我们在乌兰巴托兴仁寺中看到过一尊他亲手制作的鎏金佛像,像高三寸左右,各部分构建都可以拆卸下来,设计非常巧妙。
一世哲布尊丹巴制作的佛像,分体铸造,可拆卸。
在罗桑丹贝坚赞的主持下,汇宗寺的建设有序进行,所需的工匠都从京师和直隶地区调集,主要建筑材料基本在当地解决,其中方石、条石、汉白玉等石料大多取自元上都旧址;所需的砖瓦多数由老窑村烧制而成,琉璃瓦及鸱吻等装饰物件取自京城;所需的木料是从热河地区运来。建寺期间,哲布尊丹巴活佛经常往来北京与多伦之间,在北京时他常伴康熙身边,两人私交极好。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寺庙建设初具规模,哲布尊丹巴活佛返回外蒙,清廷派北京法源寺的章嘉活佛主持多伦淖尔庙的后续工程。
一世章嘉活佛,清代唐卡。
章嘉活佛出生于青海湟中县,是汉族人,自小就跟随四世班禅研习佛法。康熙三年(1664年),他进藏跟随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潜心研究印藏诸经典。康熙九年(1670年),在拉萨举行的讲经法会上,他以渊博的佛学修养,折服众多喇嘛,从此声名远播,因俗家姓张,顾名张家活佛。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他奉诏赴京,驻锡法源寺,被封为国师,改称章嘉活佛。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多伦寺院基本完工,第二年七月康熙亲自来寺礼拜,安放了从京城迎请来佛像、经文及供器,并在多伦设立喇嘛印务处。内蒙每旗选派一名品学兼优的喇嘛到该庙礼拜,形成了“家各一僧”制度,外蒙古各旗也依照这一制度,各派僧人到多伦淖尔庙常住。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清朝册封章嘉活佛为“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颁发金印,总管内蒙古喇嘛教。
东院,喇果活佛仓。
自此清代四大活佛制度基本形成,这是清廷为了加强对蒙藏地区管理而采取的政治手段,借用宗教领袖的权威来巩固边疆,民间称为“明修长城清修庙”。班禅驻地后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达赖驻地前藏拉萨哲蚌寺;章嘉活佛驻地内蒙多伦汇宗寺,哲布尊丹巴驻地外蒙额尔德尼召。该制度后来逐步完善,到乾隆时最终定型,西藏的达赖和班禅都有很大的世俗权利,是政教合一的体制,蒙古地区的章嘉活佛和哲布尊丹巴世俗权力相对较小,只是区域性的教主身份。
山门前的跳舞场。
汇宗寺及多伦寺庙群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康熙皇帝根据章嘉大师提议,为庙敕额“汇宗寺”,汇宗一词出自《尚书·禹贡》篇,有“江汉朝宗于海”之意,并赐给满、蒙、汉、藏四体文御制寺额和御制碑文刻石,立于寺内,文中他追述多伦诺尔会盟及建寺经过,这时距多伦会盟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
汇宗寺山门。
改做商店的汇宗寺附属建筑。
汇宗寺由广场、大山门、天王殿、八大菩萨殿、金刚殿、大雄宝殿及十三座活佛仓,五座官仓和120多座当子房等组成,规模宏大,具有典型的清代中原建筑风格并融入蒙古、满、藏艺术精美内涵,外观庄严华贵,装饰富丽堂皇。山门前的空地是跳舞场,用于举行跳布扎等宗教活动。庙内常驻喇嘛1000余名,每名喇嘛年饷银50两,由租银地及各旗县供给,此外距汇宗寺方圆周围30公里的土地、出产均划归庙里。
清末汇宗寺平面图。
随着寺院持续二十年的修建,多伦附近也兴盛起来,渐渐有了城市的样子,寺院与城市一同发展。据《汇宗寺碑文》记载“朕或间岁一巡,诸部长於此会同述职焉。至於今又二十余载矣。殿宇廊庑,钟台鼓阁,日就新整。而居民鳞比,屋庐望接,俨然一大都会也。”时间已经到了康熙五十三年,进入了他统治的最后几年,内外蒙古已经平定,但西蒙古兵事又起。此时的西蒙古四部已经由准噶尔部统一为准噶尔汗国,实力正强,噶尔丹的侄子——大汗策妄阿拉布坦起兵袭击了哈密五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又攻占了西藏拉萨。康熙一面调兵平叛一面还要稳定内外蒙局势,颇有些力不从心了。
河蚌绘·康熙六十年清代疆域图。
康熙六十年(1721年)三月十八,是康熙皇帝的生日,此时已经年近九旬的一世哲布尊丹巴活佛率喀尔喀王公贵族到北京为康熙祝寿,之后因年事已高就常驻北京了。雍正元年(1723年)哲布尊丹巴圆寂于北京。理藩院上疏雍正皇帝:“哲布尊丹巴胡图克图,黄教中第一流人也。数世行善,垂九十年。当噶尔丹叛时,率七族喀尔喀等来归,最有功。”肯定了一世哲布尊丹巴活佛为巩固和加强多民族国家统一所做出的历史贡献。雍正五年(1727年),清政府决定动用帑银十万两,在库伦地方建造一座喇嘛庙,以为其陵寝。这就是乌兰巴托附近的庆宁寺,一世哲布尊丹巴胡图克图的灵龛供奉在寺中。
善因寺山门。
同样是在雍正五年,雍正皇帝下令在多伦汇宗寺西南新建了一座善因寺,赐送给章嘉国师若比多吉,雍正皇帝御书“敕建善因寺”寺额,用满、汉、蒙、藏四体文镌刻,并立御制碑文。文中说“朕特行遣官,发帑金十万两,于汇宗寺之西南里许复建寺宇,赐额曰善固,俾章嘉胡土克图呼毕尔汗主持兹寺,集会喇嘛,讲习经典,广行妙法,蒙古汗、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俱同为檀越主人,前身后身,敬信无二”。善因寺有钟鼓楼两座,御书满汉碑亭各一,正殿两重,前殿为楼,共八十一间。善因寺的结构与库伦庆宁寺完全相同,如今善因寺仅存山门和钟鼓楼,外蒙的庆宁寺还保存完好,山门上还挂着乾隆的题匾。
乾隆中期清朝疆域图,此时已经平定了准噶尔部,持续了近一百二十年的统一战争终于结束。
雍正十年(1732年),准噶尔汗国首领噶尔丹策零再次进犯外蒙,兵至额尔德尼昭附近,率军的大策凌敦多布,是准部历史上第一名将。康熙朝他曾率6000人翻越雪山直入拉萨,擒杀拉藏汗,1716年在额尔齐斯河上游亚梅舍沃要塞围攻战中,围城打援大败俄军。于是雍正皇帝紧急将庙里的二世哲布尊丹巴罗布丹彬多密接到多伦避难,两大活佛同住一寺,多伦一时间成为整个内外蒙古地区藏传佛教中心。这年七月清军以突袭、追击和伏击等战法在额尔德尼昭大败准噶尔军。这是清代中期一场漂亮的运动战,不仅稳定了外蒙局势,还为日后乾隆朝平定准噶尔打下了基础。
准噶尔汗国后期研发出的新武器,骆驼回旋炮,这是在与中亚和俄国交战时学来的原始版坦克,把大炮架在骆驼上往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