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为13名华人铺设“绊脚石”

汉堡州文化与媒体部长卡斯滕·布洛斯达(右)亲手放置汉堡市第6000块“绊脚石”。

市民自发为“绊脚石”献上鲜花。

为纪念当年被纳粹政府迫害致死的华人,2021.6月28日,13块刻有中国人名字的“绊脚石”被安放在汉堡市圣保利唐人街旧址,由此揭开了一段饱含华人血泪的历史。至此,汉堡市拥有了6000块“绊脚石”。“绊脚石”是德国艺术家冈特·德姆尼希在上世纪90年代发起的艺术项目,目的是纪念在纳粹执政期间被谋杀、驱逐和迫害的人。“绊脚石”通常是棱长10厘米的立方体混凝土块,顶部镶嵌着黄铜板,铜板上刻有受害者的姓名、生卒时间以及被送往集中营的日期和遇害地点,并铺设在受害者生前住宅前的人行道上。

“绊脚石”与汉堡唐人街

世界各国的大城市通常都有华人聚居形成的唐人街,而唐人街也曾在德国出现过,后来却几乎销声匿迹,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历史悲剧。从19世纪中叶起,随着航海的工业化和蒸汽船的发展,欧洲的航运公司开始雇用外国劳动力,最初到达德国的中国人多是来自广东和浙江的船员。汉堡圣保利作为中国劳工来到欧洲的落脚点之一,逐渐形成了小有规模的华人社区,20世纪20年代是汉堡唐人街的黄金时期,大多数华人以餐饮业为生。

20世纪30年代,纳粹政府上台后,开始对汉堡唐人街施压,迫使大量华人离开。1944年5月13日,盖世太保展开代号为“中国人行动”的大规模抓捕,当时留在汉堡的华人均遭逮捕并被关押,在监狱和劳教营中受到残酷虐待,多人不幸罹难。战后,唐人街不复存在,幸存者大多离开了汉堡,这段尘封已久的往事如今鲜有人知。

设立“绊脚石”纪念活动有重要意义。中国驻汉堡总领事杜晓晖在铺设“绊脚石”仪式致辞中表示,正确对待历史就要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德国对二战历史和纳粹罪行的反思受到了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评价,希望通过共同努力,让悲剧不再重演。汉堡州文化与媒体部长卡斯滕·布洛斯达表示,“绊脚石”不需要人们到特定场所去反省历史,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历史,今天有近万名中国人生活在汉堡,这是汉堡作为“德国通往世界之门”的荣幸。

亲历“绊脚石”铺设仪式

2018年9月,笔者在柏林利希滕贝格区亲历了一次“绊脚石”铺设仪式。当天是工作日,仍然有不少市民和笔者一样,利用午休时间赶来见证这个特别时刻。仪式开始前,一位年轻姑娘坐在诺尔德纳广场城铁站旁的桥墩上演奏起悠扬的小提琴曲,利希滕贝格区区长米夏埃尔·格隆斯特与自发到场的市民一一握手并表示感谢。

区长格隆斯特随后介绍了当天要铺设的两块“绊脚石”的主人——出生于1888 年的伯莎·罗森伯格和出生于1912年的埃尔斯·罗森伯格,母女二人于1943 年被送入波兰奥斯威辛集中营,并在那里遇难。她们曾经生活的市立救济院在二战时被摧毁,连救济院所在的波特兰大街如今也已消失,原址上修建起现在的诺尔德纳广场。巧合的是,这片广场正是以德国的共产主义者和反纳粹抵抗战士欧文·诺尔德纳的名字命名的,旁边城铁车站的墙壁上还画着诺尔德纳的肖像。

艺术家德姆尼希来到现场时依旧是他的标志性装束,头戴牛仔帽,脖子上系着红围巾。他迅速从路面上挖出几块铺路石块,又在坑里倒入一些湿水泥,然后将两块顶部镶有黄铜板的混凝土方块放置在水泥上方,使铜板的位置刚好与路面持平,再用水泥粉填满混凝土块四周的缝隙,浇上一些水,并用刮铲抹平水泥表面,最后用毛刷将铜板清洁干净。待水泥慢慢晾干凝固后,两块金光闪闪的“绊脚石”就铺设完毕了,区长格隆斯特和艺术家德姆尼希分别成为这两块“绊脚石”的监护人。仪式临近尾声时,几个年轻人为“绊脚石”献上白色玫瑰花,一位金发姑娘一边用小提琴演奏起曾经被纳粹政府禁止的曲子,一边慢慢向城铁车站的方向走去,代表着希望的金色阳光刚好从她的背后洒下来。我扭过头悄悄擦掉眼角的泪水,看到身边的一对老夫妇眼里也泛着泪光。

最大规模非集中式纪念碑

“绊脚石”项目始于1992年 ,第一块“绊脚石”被铺设在历史悠久的科隆市政厅前。这一项目历时近30年,目前在全球20多个国家已有超过7.5万块这样的“绊脚石”,用不同语言书写着纪念文字,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非集中式纪念碑。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石头被命名为“绊脚石”,并出现在熙来攘往的人行道上,为的是将路过的人们“绊倒”在历史的记忆里,可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艺术家德姆尼希也借“绊脚石”项目探讨了集中设立纪念地的缺点,他认为集中纪念的方式让公众无法眼见为实。“绊脚石”的想法来源于犹太宗教文献《塔木德》:“当一个人的名字被忘却时,这个人才算真正被遗忘。”那些在集中营里被编号关押的受害者们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有自己的名字。每一块“绊脚石”都是独特的,它们把受害者的故事带回到他们生活过的地方,告诉人们这些受害者也许就是你我曾经的左邻右舍。当人们弯腰阅读“绊脚石”上的文字时,这个动作正是对受害者象征性的鞠躬致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