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堂诗词课025 写诗的人——班长杜甫

五堂

诗词课

(诗篇)

第二十五章 写诗的人——班长杜甫

每个班级都会有自己的班长,你们班长是个怎么样的形象呢?是不是成绩优秀,为人热心,集体荣誉感特别强?其实我们唐朝诗人班里,选班长的标准也一样。我们所选的这位班长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广为后人传诵;他品行高洁、胸怀天下,不管身处何种困境,始终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在语文课本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他的作品。我们的大班长,就叫杜甫。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杜甫的一生都和“穷困”两个字眼交织在一起。事实上,我们大脑中的这个传统印象是片面的,杜甫的青年时代不但不穷困,而是非常的富足优越,甚至可以称为一个“富二代”。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杜甫出生在河南巩县一个名门望族——京兆杜氏。他的远祖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的御史大夫杜周,接下来,家族中另一个大人物就是晋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杜预。没错,正是率兵征服东吴,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那个杜预。从唐朝以来,杜氏一门在朝廷当大官的更是数不胜数。杜甫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朝廷官员,母亲崔氏,也是出名的望族。有如此优越的家庭环境做支撑,杜甫年轻时期的生活过得非常惬意。开元十九年(731),二十岁的杜甫开始了自己的驴友生涯,从江浙到山东,一路观赏大好河山,一路吟诗作对,在那段时间里他展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想抱负,结识了一些著名的诗友,其中包括李白。

开元二十九年(741),正好是“开元”为年号的最后一年,开元盛世即将落幕。这一年,杜甫的父亲去世了,家道开始衰落,从此,杜甫的命运正如唐朝的命运一样,骤然由盛转衰,开始急速下坠。天宝六年(747),三十五岁的杜甫来到长安参加科考,却不幸落第了。说不幸,其实也算不上,因为那次科举一个人都没有录取。当时把持朝政的乃权相李林甫,他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声称有才华的人已经都在朝廷里了,没必要再招录新人。不巧,杜甫正好碰上了这次百年不遇的科举奇观。

天宝九年(750),杜甫靠献上一篇《大礼赋》而得到玄宗的赏识,终于获得了当官的资格,但是他直到五年后才被授予了一个“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官职,官职看上去挺长,其实就是一个兵器库的看门人。然而,即便是一个芝麻小官,杜甫也没能当安稳。

那一年,安史之乱爆发了。杜甫只好举家搬迁逃难,不幸的是,在奔逃途中他又成了叛军的俘虏。好在杜甫还是不起眼的小人物,叛军也没太在意他,一年后,趁着敌人不注意,又溜了出来,投奔了已经称帝的唐肃宗李亨,还谋得了一个左拾遗的官职,这也是人们称杜甫为“杜拾遗”的由来。可是,好景不长,杜甫很快因为替人说话而触怒了唐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杜甫的人生,真如高开低走的下坠曲线,接下来他的日子,只能以举步维艰来形容。战争、干旱接踵而至,杜甫几经辗转,跑到成都投靠好朋友严武,在他的帮助下,杜甫在那里建成了一座草堂,勉强安顿下来。那段时间里,杜甫继续过着贫寒拮据的生活,有时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正是那个时期的代表作,也是他凄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大历三年(768),五十六岁的杜甫产生了叶落归根的想法,于是他乘舟出三峡,走上漫漫的回乡之路。但是,这趟最后的旅程,他走得愈加凄惨。由于经济困难和遭遇兵乱,他在岳阳、潭州、衡州、耒阳等地反复奔波,甚至饿得好几天没东西吃,尝尽各种苦楚也未能返回故土。大历五年(770)冬,杜甫在由潭州驶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溘然长逝, 时年五十九岁。

杜甫的才华生前并未被人察觉,直到去世几十年后,后人整理他的文稿时才发现,这个孤苦之人居然有如此惊人的创作能量,不但诗作数量大,而且质量奇高。他的诗歌创作技法高深纯熟,句子精炼,对仗工整,尤其是后期的作品,更是经典无数。今天所选的《旅夜书怀》,是杜甫离开成都沿江东下时所写,漫漫旅途中,夜色无边,杜甫乘坐小舟之上,写下了这首感怀自身境遇的经典佳作。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坐在船里,杜甫先讲述着自己身处的环境:微风轻轻吹拂着岸边的细草,小船竖着高高桅杆,孤独地在江边停泊着。“樯”就是船上的桅杆,“危”字经常用来表现高耸、陡峭,比如,大家一定听说过  “危楼高百尺”。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写完近景后又开始把眼光放到远处,他看到了天上星星点点,平野一片空旷,在天地相接之处,星星似乎垂到了地面,江水奔涌不息,月光静静铺洒在江面上,闪动着点点银光。这是一幅非常安静的画面,让人嗅到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味道。但是杜甫的诗显然要比孟浩然的更有孤独感。联系第一、二句,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是在写景,又何尝不是在写自己,他的渺小、无助、孤独正如风中的细草,正如江边的孤舟,彷徨了无所依。

既然是“书怀”,就不能光写景,杜甫还是有话要说。“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我的名声怎可能用文章来博取,我已经年老多病,也该退归乡里了。这两句话,更像是诗人抱屈后的反话,他喜欢写诗文,但更希望在政治上施展自己的理想,他不做官,并不全是因为既老且病,更多的是因为性格无法融入世俗官场。压抑、再压抑,杜甫的后半生实在鲜有亮色。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感叹:我已经进入暮年,却依然无立锥之地,无尺寸功名,看我颠沛流离的落魄样,像个什么呢?是的,只不过是一只在天地间孤独飞翔的沙鸥罢了。沙鸥、孤雁、征鸿,一直是无数文人的情感寄托,很多人以此自况。杜甫恰如一只停歇枝头,舔舐伤口的沙鸥,他或许不知道,自己的声声哀鸣已经成为了流传千古的文化瑰宝。

知识链接

很多杜甫的诗选入了中小学课本,下面两首你一定见过吧?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南逢李龟年

唐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小编微信 丨nbhanlin

简书 丨野狐狸

新浪微博丨野狐狸

头条号丨野狐狸

《五堂诗词课》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野狐狸

五堂诗词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