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发展中的新基建和民企作用

本文系贾康先生在2021年度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发言(2021.7.12)
人类社会全球化的发展中,数字化信息技术支持的新经济发展被称为新技术革命,从互联网的兴起开始,到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已进入了从移动互联到万物互联,再到智能化的发展阶段。支持这种数字化智能化的升级发展,必须大力推动为其打造具有基础设施支撑力的新基建,这对于实现可持续的创新发展和全局的共赢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支持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革命来引领中国高质量发展,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支撑。从现阶段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的急务来看,抓紧新基建,是从抗疫常态化直到最终战胜疫情过程中扩大内需、支持形成内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疫情突发后,数字经济对维持经济社会的基本运转功不可没;在对接以持久战思维持续抗疫的努力之中,亟需以新基建支撑数字经济在高质量升级发展轨道上不断地、更好地发挥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内需会由此而形成一个非常可观的发展潜力释放机制和对于外部不确定性的抗御机制。与此同时,还要看到整个中国面对“十四五”一直连接到2035年远景目标、对接“新的两步走”现代化进程中,为真正把握好战略机遇期,完成新旧动能的转换,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后劲,一定要让数字化智能化新经济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而对此新基建的意义和功能极其重大:为形成足以支持“中国梦”梦想成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后劲,一定要充分发挥新基建在新时代现代化战略贯彻实施中的基础支撑作用。
第二,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中心、产业互联网等等相关的新基建在中国具备大有作用的空间,中国经济社会的成长性,正是一个与之对应的客观基础。改革开放以后解放生产力已有长足的发展,但总体来说,我国工业化现在还是处于从中期向中后期与后期转变的阶段,未来的成长空间还相当可观,而完成工业化必然伴随城镇化继续推进其高速发展阶段,这又必然得到坚持市场化、国际化的助力,再加上我们的信息化,这就是在不断释放中国成长过程中作为全球最大人囗规模发展中新兴市场经济体无与伦比的需求,这个需求得到的供给将是作为中国以内循环为主体并和外循环相互促进形成的全球有效供给。因此,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这绝不是一句空言,而其中的新基建,将是渗透于我国于全球化背景下全面经济社会成长过程的重要积极能动因素。
第三,新基建必须紧密结合中国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在改革的深水区攻坚克难推进现代国家治理,进一步地充分发掘数字经济和民营企业的潜力空间。在上世纪末期至今并不太长的时间段内,我国民营企业为主的一批市场主体,敏锐地意识到“互联网+”的发展机遇,在试错、创新中表现出极强的进取精神和敢闯敢拼的胆识与魄力,终于有一批为数不多、但对于全局发展影响甚巨的“头部企业”,扛过了“烧钱”的瓶颈期脱颖而出,使中国的数字化智能化新经济发展得以紧追美国硅谷引领的“颠覆性创新”潮流而亮点纷呈。但需要正视:若干已颇有影响力的民营电商平台公司,在发展中也出现了现已被有关部门认定为不当垄断的“二选一”等问题,民营企业在需继续吃好“定心丸”的过程中怎样正确对待、相关管理如何正确处理,也已客观地形成了发展中的考验。我认为,应当十分明确地强调:相应的整改安排是旨在纠正偏差,实现这些民营企业创业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纠偏、罚款等措施,也决不应理解为否定这些民营企业已取得的成绩和做出的贡献,今后继续坚定不移地支持民营企业在数字化、智能化大潮中发挥自身相对优势创新发展,应当成为我们的一项国策,否则将会“自坏长城”。因为对于民企新经济平台公司继续创新发展的正确处理,可以说事关全球化国际竞争中的国运,有不可忽视的绝大意义。在新基建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已“半壁江山”都不止的民营企业,应该、也必将积极参与其中,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形式的创新发展和升级发展中,抓住可能的机遇,继续支持打开中国经济成长和发展的巨大潜力空间,进一步焕发活力,锐意创新,实现新发展格局之下全面的高质量发展。
建议全国工商联考虑启动特别课题,对民企头部企业的纠偏、整改和创新发展,作跟踪调研,提出建设性意见。

贾 康 简 介

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曾长期担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是北京、上海、福建、安徽、甘肃、广西、西藏等地方政府特聘专家、顾问或咨询委员,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高校特聘教授。1988年曾入选亨氏基金项目,到美国匹兹堡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1995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多次受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之邀座谈经济工作。担任2010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财税体制改革”专题讲解人之一。孙冶方经济学奖、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和中国软科学大奖获得者。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PPP专家库专家委员会成员。2013年,主编《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创新》,发起成立“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和“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任首任院长、首任秘书长,第二届理事会期间任首席经济学家),2015年-2016年与苏京春合著出版《新供给经济学》、《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简明读本》以及《中国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获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央视的“2016年度中国好书”)》,2016年出版的《供给侧改革十讲》被中组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国家图书馆评为全国精品教材。2017年后又撰写出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模型与实践路径》、《供给侧改革主线上的未来财税》、《财政学通论》等多部专著。根据《中国社会科学评估》公布的2006~2015年我国哲学科学6268种学术期刊700余万篇文献的大统计分析,贾康先生的发文量(398篇),总被引频次(4231次)和总下载频次(204115次)均列第一位,综合指数3429,遥居第一,是经济学核心作者中的代表性学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