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加不加班主要看领导在不在,这个公司怎么了?
前几天,有一个HR朋友,跟我谈起他公司的一个现象。
他因为总是习惯性下班晚走,注意到某个部门的员工加班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到底是啥规律呢?
当这个部门的领导在公司的时候,员工加班人数就明显多了起来,当这个领导出差或下班早的时候,员工加班人数就寥寥无几了。
开始这个朋友还不觉得有什么,以为是正常的工作量变化导致加班变化的结果,后来就渐渐发现了这个规律,才觉得有问题了,感觉怪怪的。
我问了一句,加班不是有记录吗?有必要非要在领导面前晃?
这位朋友一愣,回了句:也许这个领导更在意感官刺激,而不是数据吧。。
姑且不论他们每次的加班是否有必要,单从这个现象,至少反应了这个部门管理的几个问题:
1、以加班作为工作评估的标准
当这个领导在的时候,员工为什么都表现出来特别爱加班、能加班,大多数是因为这位部门领导把是否加班作为员工绩效评估的重要参考标准,而且在管理风格上可能特别强势,员工对他的喜好趋之若鹜。当管理者表现出来更关注什么,就会引导员工顺着你的想法去做什么,而不论是否会产生绩效。
加班其实是一种工作行为,并不是工作结果,更不能成为员工认为的可以走向成功的捷径。
2、工作缺乏计划和目标管理
加班是基于工作任务的需求而产生,当工作任务紧迫、人力与时间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就需要加班来完成计划的任务。事情按计划目标达成了,无需加班;离既定的计划目标有差距,需要加班来赶进度。
而这位朋友公司的加班需求,是以领导是否在公司而变化的,由此可见该部门领导在工作计划与目标管理方面做得很糟糕,缺乏对任务的检查与落实,员工做的怎么样,工作量如何,进度到哪里,也许自己都是懵的。
如果有明确的工作计划和任务目标,以及明确的绩效奖惩标准,员工就会受目标的指引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3、授权管理不到位,“离场测试”不及格
前几天刚发了一篇文章《衡量一个经理是否称职,竟然是让他先休假半个月 !》,是关于管理人员不在的时候,部门是否能正常运作,作为检验管理者的管理与人才梯队培养能力,明显来看,这位部门领导的“离场测试”是不及格的。
当他不在公司的时候,部门基本上没什么人加班,对于一个互联网行业多项目并发的公司来说,没有加班有点难以置信。问题就在于他并没有授权给一位助手或骨干,当他不在的时候来进行日常的管理,代替他行使职权统筹部门工作,所以当他不在的时候,整个部门就放羊了。
也许大家会觉得,这个部门的工作氛围不好,员工的职业素养都不怎么高嘛。实际上,员工产生什么样的行为,一定是管理上的倾向和政策制度引导而产生的。
管理塑造人,它能培养和成就一个人,也能改变一个人。员工之所以成为“人精”,大多数是因为他有一个享受“人精环绕”的领导。
当你只关注行为表现与过程,员工加不加班,主要会看你的脸色行事。
当你只强调责任与结果,员工加不加班,都会自动自发完成自己的任务。
PS.关于是否该加班的观点,可以看看以前写的另外一篇文章:《学华为,还是学华为的加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