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士,似乎成为了一场精神赌博?
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曾在《以学术为业》的著名演讲中说:“学术生涯是一场鲁莽的赌博。”
在当时的语境下,韦伯主要是指在学术生涯中要能够承受年复一年看着那些平庸之辈爬到你头上去,既不怨恨也无挫折感。
但学术生涯不仅是一场充满不确定性和未知的鲁莽赌博,甚至还面临着潜藏的精神健康风险。
从国内国外的数据来看也确实如此。
《自然》(Nature)杂志在2019年全球博士生调查(Nature's 2019 PhD Survey)中显示,36%的博士生反馈因抑郁或焦虑寻求过帮助,非常直观的说明了博士生群体所面临的高抑郁风险。
当然,还有更多的调查数据也是如此。
读博士,似乎真成为了一场精神上的赌博了?
实际上,博士会面临哪些精神上的压力?
首先是学业上的压力,这是获得博士学位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包括了读博过程中论文的公开发表,国内高校一般最少也要发两篇本学科的核心期刊的文章;还有就是毕业论文的压力,博士毕业论文对于有的人来说,也是悬在头上的大山,甚至成为压垮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
其次是生活上的压力。生活上的压力包括经济压力、家庭压力和社会压力。博士已经算是快三十了,但是有时候会有经济上的压力,无法像工作的同学一样获得足够的劳动报酬,有时候会感觉自己博士毕业之后一穷二白,尤其是家庭条件比较差的博士,会在毕业后面临各样的压力,这些压力都会挤压在读博期间的精神上;
还有就是家庭的压力,尤其是恋爱和生育的压力,如果三十岁还是单身,不仅会面临自己给自己的施加的年华易逝的压力,还有来自父母期望的成家立业的压力,这是人类的传统—繁衍的压力。
再者是和导师的关系的压力,有的可能和导师关系相处不好,面临极大的精神压力。
还有对于职业前景的压力,总担心自己博士毕业之类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
还有一点就是博士会有开口求助困难的压力,很多博士遇到困难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不愿意去寻求他人的帮助,甚至都不好意思去开口谈及自己面临的困难。
不过,对于大多数博士来说,虽然还有些许的压力,但是无法造成精神上的障碍。
这和个人对于问题的认知、人际关系的相处能力、自我排解的压力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高校来说,也最怕的就是精神障碍的学生,尤其是博士,一旦发生了意外,就会引发极大的社会关注。
于是乎,一些高校这两年在博士招生的时候会重点考察考生的心理素质。
最开始是单纯的心理测试题目,但是发现心理测试题中的许多问题可以被回答者规避,起到的效果很小。后来就在面试中增加了观察考生心理的老师,通过整个环节来作出判断,不过,短短的一段交流时间的观察,就想发现考生是否存在精神、心理上的障碍也是不容易的,能够被发现的都是微乎其微。
所以,每一个想要读博士的人都应该思考:自己适合读博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