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案三则 – 经方派
浙江省安吉县中医院 丁宪春
1、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合半夏泻心汤治疗全身抖动感
患者王某某,男,67岁。反复脐部跳动不适、全身抖动2年余。
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脐部跳动不适不适,随即感全身抖动,夜间平卧时明显,以四肢尤甚,自觉抖动明显时犹如鱼离水在地面上感觉,不能自主,每次持续约半小时至1小时方能缓解,伴上腹胀满不适,嗳气反酸,口干口苦,无腹痛,无心慌心悸,胃纳可,大便偏稀,一日3-5次。曾在省级医院消化内科就诊,胃镜检查显示胃、十二指肠溃疡(复合型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予以四联杀菌治疗及PPI制剂+胃黏膜保护剂治疗2个月,复查胃镜显示溃疡愈合,幽门螺旋杆菌阴性。患者诉治疗时上腹胀满、嗳气反酸、口干口苦、 便稀有所好转,余症状无好转。停药后症状再起,故来我科就诊。
查体:形体中等,营养可,腹软,无压痛,脐部有脐跳,肠鸣音略活跃,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辩证为胃肠湿热水饮,治以化气行水,清热利湿。方选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合半夏泻心汤:茯苓30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大枣20克,黄连5克,黄芩10克,姜半夏10克,干姜5克,党参10克,7剂,水煎200ml,日两次温服。
复诊:自诉脐部跳动全身抖动明显减少,口干苦、嗳气泛酸、上腹胀满、大便稀溏次多明显好转。查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病情好转,病机不变,原方续进14剂。三诊患者诉脐部跳动及全身抖动已完全消失,稍有口干,无口苦,无嗳气泛酸,腹胀消失,大便一日1-2次,成形,后以外台茯苓饮续后。
参考文献:
《伤寒论》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伤寒论》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2、附子理中汤治疗上腹部灼热泛酸案
患者陈某某,男性,27岁。上腹部灼热泛酸2年。
患者2年前因进食生冷食物后出现上腹部灼热不适,伴泛酸,胸骨后亦有灼热疼痛感,无恶心呕吐,时有嗳气,无腹胀腹痛,无口干口苦,小便正常,大便偏烂,一日2-3次。长期服用PPI制剂治疗,停药则症状加重,痛苦磨人。捡视既往所服中药多为清热化湿、理气健脾之剂。多次胃镜检查显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未发现食管糜烂破损;行胃功能检查正常,胃泌素无升高,生化及肿瘤标志物检查无异常;上腹部CT增强检查未见胰腺及肝胆等病变。后来我科治疗,查体:面色略暗,巩膜无黄染,形体中等,心肺无殊,腹软,无压痛,脐部无跳动,舌质淡黯,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证属脾胃虚寒,治以温脾散寒,方选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附片10克,党参10克,干姜5克,炒白术15克,炙甘草6克,海螵蛸20克,补骨脂10克,7剂,水煎温服,每次200ml,嘱患者勿进食生冷食物,注意保暖。
复诊,患者诉2年来这一周最舒坦,上腹部灼热及泛酸明显减少,停用PPI之剂病情无明显反复,一周就发作两次,能自行缓解,大便软,但成形。查体:舌质淡,体略胖,苔薄白,脉沉细但较前有力,病机不变,继续原法使用:改干姜 10克,余药不改,7剂。三诊,病情缓解,面色转红润,上腹部灼热及泛酸缓解,大便成形,停服PPI制剂。嘱其原方再服用2周,尽量少进食生冷食物,注意保暖,不能受凉。后偶因进食生冷食物或受凉后症状有反复,但服用前述方药有效。
参考文献:
《伤寒论》396条: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黄帝内经·至真要大论》: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3、黄芩汤治疗产后恶露不尽案
朱某,女性,28岁,产后恶露不尽两个月。
患者两个月前足月顺产一子,产后恶露量可,颜色偏红,所住医院妇产科常规予以生化汤加味治疗恶露,效差,直到两个月恶露仍不尽,量较前增多,色鲜红,并出现口干多饮,口唇周围痘疮,大便秘结,解后肛门出血。查:形体结实偏胖,口周见痘疮硬结,部分看见脓头,腹软,小腹局部有压痛,舌质红,苔薄白略燥,脉滑数,证属下焦热证,予以黄芩汤加生地:黄芩15克,生白芍20克,炙甘草10克,大枣20克,生地30克,五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诉服药3剂,恶露明显减少,颜色转暗,大便软而通畅,解后未见出血,口唇周围痘症减少,未再新发。查体:口唇周围见少量痘疮硬结,未见脓头,小腹压痛不明显,舌质偏红,苔薄白,脉滑。病势大减,病机不变,原方黄芩加至20克,继服5剂。一周后微信回访,患者诉已经痊愈,自诉产后体型胖,要求减肥,嘱哺乳期暂时不要考虑减肥。
参考文献:
《伤寒论》172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