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反映你的童年,童年决定你的性格……

文/诗来

在我读初中时,有一篇课文叫《羚羊木雕》。此文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朋友把羚羊还“我”。朋友不但不生“我”的气,还安慰“我”,让“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
这篇课文揭示的核心问题是:父母送给孩子的礼物,孩子有没有权利再转送给别人。
当然,从伦理上来说,别说父母,任何人送给你的礼物,除非特殊情况,否则你都不应该转送给别人,这样显得你对这份礼物不够珍惜。
从法律上来看,如果孩子未成年且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父母可以撤销赠与行为;如果孩子已经成年且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父母不能撤销赠与行为,但符合撤销赠与条件的,儿女可以撤销赠与。
但中国人做事情向来讲求伦理,所以基本没有人会把家庭关系层面的问题诉诸法律渠道。
其实,从《羚羊木雕》这篇课文里,能看出,这个孩子的行为也欠妥。父母送给你的礼物,即使你要转送给同学,至少也要提前给父母说一声,否则实在是太欠考虑了。
在平时的为人处世中,尚且要注意给别人台阶下,给别人留面子,何况是养育自己的亲生父母。
从这一点来说,中国古代特别注重的孝道是很有道理的。一个能把孝道做好的人,不一定有很强的能力,但在为人处世上,一定不会让别人为难。
即使从西方历史来看,也是如此。
最近网上有很多文章,打着揭露大科学家牛顿真实性格的名号,挖掘牛顿做过的一些有悖人品的事,诸如《关于牛顿,人性背后的阴暗面》等等。
尤其是牛顿对于同时代的科学家胡克的打压,已经是学术界公认的事实。
如果我们要列举牛顿的“黑历史”,毫无疑问还可以挖掘出来很多。
当万有引力定律还在胚胎阶段之时,胡克率先认识到引力的大小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并马上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牛顿,牛顿也十分肯定这个想法,然而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大肆宣扬万有引力定律从头到脚都是自己一个人的,对于胡克的贡献只字未提。胡克死后,牛顿马上把胡克的肖像从皇家学会全部撤掉,把胡克用过的实验室毁掉。而且牛顿所谓的名言“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其实是对胡克的讽刺和嘲笑,因为胡克本人是个矮子。
在微积分发明权的争夺上,牛顿更是表现出了近乎疯狂的执拗。
对于同时微积分发现者的莱布尼茨,牛顿声称自己先于莱布尼茨得出了他的方法,但当时牛顿几乎没有发表过任何内容,期间莱布尼茨已发表了微积分的完整论文。而莱布尼茨的符号“微分法”被欧洲大陆全面采用,因为牛顿的原因,英国一百多年之后才接受了该方法。
1699年,英国皇家学会的成员们纷纷指控莱布尼茨剽窃了牛顿的成果,争论全面爆发。皇家学会发布了调查声明,宣布牛顿才是真正的发现者,莱布尼茨被斥为骗子。
凡此种种,牛顿之所以具有这种偏执的性格,毫无疑问和他的童年有关。
作为一个遗腹子(还没出生父亲就去世了),牛顿和母亲的关系一直很差。3岁时牛顿的母亲改嫁给了一位牧师,而牧师一直不喜欢牛顿这个看起来像呆瓜一样的孩子。所以,牛顿和继父的关系也很差。
在一次和母亲以及继父吵架后,10岁的小牛顿甚至扬言:“我要烧了你们的房子!”
可见童年的牛顿心理阴影有多大。
童年的牛顿基本上由外婆带大,而牛顿的母亲对儿子的教育也并不关心,一直到12岁才送牛顿去上学。
小牛顿的成绩一直很差,经常考班上倒数后几名。好在除此之外,小牛顿没有什么坏毛病。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把自己关在屋里丁丁当当干活儿。他把从姥姥那里要来的零花钱攒起来,买钉子、钳子、锤子等一类小玩意儿,一有空就修修这个、凿凿那个,房间里摆满了他精心制作的各种物件。
在16岁那年,牛顿的母亲想让他退学回家干农活。幸好牛顿的中学校长觉得这个孩子有潜力,专门跑到牛顿家“家访”;牛顿的舅舅也觉得外甥是可造之材,答应在经济上提供资助,牛顿才得以重返校园。
重回校园的牛顿变得特别努力,成绩很快一路领先,并在18岁时考进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当然,牛顿舅舅的私人关系在其中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因为牛顿的舅舅是当时乌尔索普附近著名的牧师)。
而和牛顿同时代的康熙皇帝,其性格也和童年有莫大关系。康熙帝8岁丧父(康熙和父亲顺治的关系很一般,至少顺治帝并不喜欢这个儿子),10岁丧母,其奶奶孝庄太后是童年和少年时代最让康熙感到温暖的亲人。
这些人类历史上的伟人,其性格尚且由童年注定,普通人就更可想而知了。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科说,“教育的目的就为培育孩子完善的性格”。
当然,真正要培育一个人完善的性格是很难的,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看看今天,多少孩子由于父母不让玩手机就跳楼,多少学生由于老师让叫家长就逃课不回家,又有多少父母为了孩子能成才,即使自己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上名校……
但问题是:没有证据证明,上了名校的孩子就一定能考上重点大学;从小就报各种钢琴班、书法班、舞蹈班的孩子就一定会成为钢琴家、书法家、舞蹈家。
说白了,希望孩子成为人才,成为钢琴家、书法家、舞蹈家,只是家长一种美好的愿望罢了。
千百年来,我们都在为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努力。历史,大抵如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