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宾夺主的校外培训机构是在生产焦虑吗?
现在,中国老百姓身上有三座消费大山:房贷、医疗和教育。这些年,房价已经不再跟作妖一样疯涨,大家已习惯把60%以上的钱都填到房子上,整个社会的资本运转也围绕着房子,构建起相对成熟的运作体系,老百姓久在其中也就没什么感觉了;面对医疗,几乎人人恐惧:有新农合保险的农村人,依旧会觉得看病很贵,但没有新农合或者其他保险的人,就已经无法“看病”了,儿女们把20%的收入,用来给父母看病,扛到仙逝的一天,消费就戛然而止了;相比之下,教育消费更像一个无底洞,犹如蜘蛛结网、病毒传播、细菌繁殖,经年累月地吸着百姓的骨血,特别是校外教育机构,通过营造焦虑的气氛,让家长和孩子欲罢不能,只能持续地投资,而且“投资回报率”一向没有保证。大家盲目地跟风投资教育,目的到底是什么?很多家长不甚清晰。
相关数据统计,2019年校外培训机构总数达到60万家,2020年又新增40家,达到百万之众。校外教育机构的数量,远超同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数量。加上同一培训机构可以多点办学,几乎重建了一个新型的教育体系,对于“中国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喧宾夺主,校外培训机构的野蛮之罪
教育质量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强势教育造就强者,弱势教育造就弱者。中国人口众多,优质的教育资源非常紧缺,比如清华、北大的门槛非常高,只有0.1%的锦鲤能跳过这道龙门,而一直高喊的素质教育也缺乏实质性的进展。基于此背景,校外的培训机构其实有机会成为正常教育体系强而有力的补充,特别是一些课外的兴趣培养,包括体育、艺术、舞蹈之类的学科,都曾是校外教育机构的崇高使命。
遗憾的是,校外培训机构并没有安心作为“正常教育的补充”,而是大有喧宾夺主的趋势,更糟糕的是,他们创造出大量的焦虑,把老百姓撩拨得非常猛烈,以至于,大家都心甘情愿地把辛苦赚来的钱,投资到这个无底洞上。比如,一位家长在教育机构内,被成功洗脑: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又被“神秘”高价班吸引,单笔投资18000元,总计30次课,相当于每节课的费用高达600元,相信很多家庭的教育支出都会排进年度开销的前三名;同时,家长也要付出巨大的时间成本,陪孩子完成校外培训,有家长调侃说:他人生的主旋律就是接送孩子往返于校外培训机构,从早上6点开始,熬到晚上10点结束。
更糟糕的是,校外教育机构的质量参差不齐,而且交付目标都有非常大的操作空间:如果孩子成绩提高了,就立马成为宣传的典范;如果孩子成绩没有提高,就立刻指出孩子的天赋差,没有认真学习等等。投资的钱自然是打水漂了,流逝的时间也无法追回。
中国的教育机构正成为投资的香饽饽,而且相比于工厂或者互联网企业要考虑土地、原物料、设备、服务质量等指标,教育机构可谓一本万利,他们甚至都不用考虑“产品交付或者客户满意度”。渐渐地,校外教育机构成为一些人逐利的战场,甚至成为一些资本家的赌场。总之,校外教育机构的“味道”是越来越香,如火如荼,家长和学生却苦不堪言,却又难以自拔。最终为一个“幻想的起跑线”,徒耗一生。
光辉职业,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快乐的
校外教育机构野蛮生长,能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尚未确定,但搞得全民焦虑倒是显而易见的事儿,这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其实,大多数的校外教育机构并没有理解教育的本质,也难怪,正规军也没能悟透。在整个中国教育体系内,大家最关心分数,因为这个最实用,而且是一般的智商水平且不用思考,就能“理解”的实用,所以,砸钱、投入时间无怨无悔。但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孩子成长最缺什么?这些需要深度思考的事儿,却常常遭遇漠视,一些教育大师的建议,也早就湮没在资本的铜臭之中。
中国的应试教育一直存在非常大的争议,类似衡水中学之类的高考加工厂会长期存在,毕竟,国情就是这样。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儿,更不是教育机构的事儿,而是整个社会的事情。事实上,现在家长愿意花重金投资校外机构,有一种“主动受虐的”补偿心理,因为大多数中国父母到了一定年龄,就已经停止学习,大家连三年级的数学题都觉得困难,更是羞于开口,说哪怕一句英文。
事实上,孩子在整个成长期间,不仅要能考出好成绩完成通关,更需要塑造价值观,锻炼出好的身体。这些相对高级的培训,学校、教育机构、家长都思考得很少。,相比于分数,孩子更需要积极正面的价值观,比如努力、思考、感恩,对世界的好奇心等等,一旦他们拥有这些,把作业做完、考学都是自发的事情,而且是快乐的事情。文学大师王小波说: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自春秋之后,就没有中国人再敢说,教育是快乐的。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千古流传,只是告诉孩子:学习是痛苦的,不想学习就会有更痛苦的事情等着他们。
以更大的痛苦驱动学习,正是中国现代教育最核心的逻辑,这在本质上跟“调教”牲口没有区别。教育最大的意义在于塑造正确的价值观,而要想完成学业、学有所成,首先要有良好的身体和脑力;其次,需要理解学习、教育是快乐的,这需要学校、机构和家长共同努力,在如此方向上做引导。唯有如此,才会有机会打破教育现有的“恶循环”。(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