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越来越粗糙了吗?

前几天,叶老师在课上讲到我们的随笔提到,我们这届的风格与往届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班更多地出现了小说、同人文等新潮文体。“00后更注重追求创意、个性”是叶老师的解释。可我总觉得这或许不是根本原因……随笔,我相信其能真实地反映个人所思,同时也深度折射出某种倾向性。一开始,我也是想不明白这种倾向性的来源。直到回家与我爸聊天,他很快说了一个词,令我醍醐灌顶。那就是:“网络化”。我们班的随笔都是内涵丰富深刻的好文章,我只想以这个词为契机,胡乱说说看法。

前个星期,我在一篇文章上看见某个博士在采访中表达了一种担忧,如最近网上流行“累丑”这个词,说如果你最近很辛劳疲惫,整个人呈现出枯草一样被吸干的丑态,那就叫“累丑”。然而当我们仔细想想,这不就是“憔悴”吗?我们的语言,似乎正在走向粗糙的组成与表达。网络越来越拥挤,各种流行词语轮番轰炸,它们以碾压性的凶猛态势,正在冲撞我们的生活。回想生活中,不知不觉,我们在现实里频繁使用网络词汇对话。

《人类简史》中提出的概念“想象共同体”,大意指人类社群能够共同编造“想象的故事”,构建一个公认世界观(如货币、国家),实现智人独有的高度团结协作的能力。这个世界观到了现代,搭建者就是媒体,使用着网络词语的我们,都置身在这个虚拟又令人安逸的世界观里。这是我们同一代人的交流符码,是社交生活中几乎离不开的一部分;以前看过一张图,某大城市骨干教师培训,ppt上还有微信微笑表情、几个“哈哈哈”字分别代表年轻人什么情感的教学,就是老一辈人还要学着使用我们的语言交流。

另一方面,我们逐渐发现使用诸如“永远的神”,“nice”等词,我们的情感被完美概括了,它们是如此贴切,以至于我们再也找不到一个更适合的词来被表达。更何况,由于“想象共同体”的存在,特定词的表达不须过多解释,就能被接收、理解。于是相同的词语被反复使用,直到下意识脱口而出,成为语言系统的一部分,并被不断更新的词库冲刷替换。

但,事实果真如此?

究竟是想要表达的思绪被打了个压缩包发送了,还是其本身就已被简化得七零八落、散漫混乱,无法被具体表达呢?

从我自己生活环境来看,事实的确当然没有这么严重。但我觉得这还是反映了一种情况,即我们有一种思维惰性的倾向。网络热词及一系列昙花一现的网络文化,正在从语言系统渗透进思想系统,引导我们的思考,麻木我们的神经。语言从来是思想的一个部分。网络在新生代流行之际,思维方式自然而然改变。于是,“00后”被贴上更多“追求个性”的标签,似乎比起长辈更加标新立异。只不过我想,有时候这非但不是“个性”,而是“趋同”,而是在流行语和流行文化里丧失独立思考,跟着拥有键盘的评论大军一起喊口号,以期获得某种认同感。这是不是一种“粗糙”?

但是,我也不觉得这是要让年轻人背黑锅。我们作为网民,不过处于网络链条的基层。

根据网络社交平台的得利途径,广告商才是社交平台的头等利益来源,而吸引浏览者更多地停留在某一界面消磨时间,是社交平台算法的目的之一。算法不断针对个人推送他感兴趣的内容,让人们陷入相似的信息、观点而无法自拔,(比如当我每周打开b站,自动推送的最新沙雕视频令我无法自拔)视野反而在海量信息里被固化,也就是所谓“信息蚕房”的困境。这背后是资本的驱逐,形成的非常模式化的运转过程。

所以,我们正在变得越来越粗糙吗?没错。科技革命走到今天,语言的俗世化只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趋势。从元明清的小说、话本,通俗语言就在不停改变。在大数据流行时,这种效应的优劣被放大了。我们的喜好,与网上流行的喜好,与掌握资本者“期望”、有意引导我们有的喜好,都混杂在一起模糊不清。

这是坏事吗?不一定。我们的的确确享受着网络红利,获得无限快乐。而且正如3500词的句子里说,近些年政府越来越多地摒弃bureaucratic,用流行语与大家沟通,更方便把国家动向、政策传递下来,让大家更了解,一些政策也更好落实到位,通过把“小康”等推上网络热词,让大家的舆论意志走在一条战线上。前面说的“累丑”,我想或许不必完全抹杀,“累”,是新时代打工人一种很独特的生活现象,没有不对。但是保持清醒,必不可少。好好说话,常常思考,别让语言退化。

在家吃完夜宵,擦桌子的时候,我突然琢磨着不对,为什么我一开始怎么也想不通的问题,我爸能听完我三言两语就说出原因?原来,我是“网络化”的一份子,是浸润在潮流文化里长大的,我从心里认可小说、同人文创作。好家伙,小丑竟是我自己……

推荐语】海宁一如既往的高质量深刻思考论述,这次的探讨的主题“网络化”,源于叶老师课上对我们班随笔个性化的评价,看完全篇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另外文中的爸爸也是很厉害,能够一语中的。总之,这篇文章值得每一个随笔人仔细阅读,从中一定能多少看到自己或他人的影子。(张廷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