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第二批成果发布(组图)
复制链接
打印
图为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通称“清华简”,是在2008年7月由境外抢救入藏的。继2010年底上海文艺出版集团中西书局正式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纪年》)之后,线装六开本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系年》)近日正式出版。《系年》共有138支竹简,字迹清晰,保存较好,只有个别残损之处。全篇共分为23章,概要记述了从西周初年一直到战国前期的历史。
昨天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报道称,通过对清华大学入藏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下称清华简)研究发现,传世两千多年古文《尚书》确系“伪书”。有趣的是,该报道证伪的材料仍来源于2010年底上海文艺出版集团中西书局出版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纪年》),并未引用近日出版的被命名为《系年》的清华简第二辑。不过,学界对待清华简证伪《尚书》问题看法不一。
【传世《尚书》存疑】
《尚书》相传为孔子编定,经编选挑选出100篇。秦代焚书给《尚书》的流传带来毁灭性打击,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
至西汉时,相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被称之为古文《尚书》。后来,汉代秦博士伏生口授、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的《尚书》,共28篇,被称为今文《尚书》。经过整理的古文《尚书》,篇目比今文《尚书》多出16篇。
然而,在西晋永嘉年间的战乱中,今文、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一部《尚书》,共有58篇,包括今文《尚书》33篇、古文《尚书》25篇。根据梅赜所献版本编修的《尚书》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不过,宋、元、明、清的许多学者,对梅赜所献《尚书》真伪存在疑问。
【清华简证伪《尚书》】
昨天,人民日报报道援引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刘国忠教授的话说,上海文艺出版集团中西书局出版的“清华简”第一辑整理报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收录了《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金縢》、《皇门》、《祭公》和《楚居》共9篇简文。
其中,属于古文《尚书》的文献有《尹诰》篇,专家将其与传世的古文《尚书》中《咸有一德》篇比对后发现,“清华简”《尹诰》属于秦始皇焚书之前《尹诰》写本,而传世的古文《尚书》中《咸有一德》篇与之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另外,“清华简”中也有《说命》篇,题为《傅说之命》,由3篇组成,部分内容与《国语·楚语》的引文一致,证明是先秦时期《说命》篇的原貌。但是,比对发现,传世的古文《尚书》中《说命》篇虽也由3篇组成,但其中用的《说命》篇与“清华简”《傅说之命》完全不同。
据此,刘国忠教授认为,清华简提供的证据证实,传世两千多年的古文《尚书》确是伪书,“通过"清华简",我们不仅看到了真正古文《尚书》的原貌,还可为多年来古文《尚书》真伪之争画上圆满句号。”
【有学者建议审慎对待】
和首批成果出版一样,这次《系年》的发布,媒体关注的焦点仍是“"清华简"证明传世2000多年的古文《尚书》确系"伪书"”。
昨天,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从事先秦史研究的黄爱梅副教授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十三经注疏》中所收的古文《尚书》是伪书,这在清初之后基本上已达成学术界共识,阎若璩曾著述八卷《尚书古文疏证》、共128条证据详细论证其系后人伪托而成,并非汉代出现的古文《尚书》。其后,清代学者惠栋《古文尚书考》、崔述《古文尚书辨伪》等研究,继续完善了阎氏的结论。现代学者均是在此基础上,结合出土文献、历史地理、现代科学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展开了针对今文《尚书》28篇的科学研究。其中,顾颉刚先生用力最多,力图全面具体还原《尚书》各篇的历史背景和历史脉络,以此作为清算旧系统古史的基础和突破口。
针对刘国忠所说的“通过"清华简"……可为多年来古文《尚书》真伪之争画上圆满句号”之说,黄爱梅认为,在先秦,古书多以单篇形式流传,而《尚书》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类似“文献汇编”的合本,是否能够因为发现了几篇与古文《尚书》有关的文字,就认定已经完全解决了《尚书》的版本问题,这仍需要存疑。
黄爱梅认为,“清华简”的文献学意义的确不小,但是古文《尚书》的全貌仍有待进一步考古发掘和文献考证。
北京一位不愿具名的从事出土文献研究的青年学者指出,清华简确实有较大的学术价值,但是也没有达到所谓“圆满解决了《尚书》真伪”的程度。更何况,此前的考古研究曾经出现过所谓出土文献结果被证明是“伪造”的情况,很多掌握出土文献的科研机构基本上不愿意将考古发掘的实际报告,以及出土文物的实物开放给学术界成为公共资源。因此,学术界对待这些公开的所谓出土文献整理成果只能“望洋兴叹”,无法去证实或证伪。正因为此,他建议对待出土文献的使用应该审慎。
该学者介绍,在学术界自主创新强烈焦虑的刺激下,与大量科研基金的注入并要求出成果的压力下,学者要么用西方理论裁剪中国历史进行“创新”,要么通过新材料的发掘与发现进行史料上的“突破”。一些考古学者为了在学术上获得重大成果,千方百计搜集出土文献,甚至不惜高价购买。而有了买方市场,卖方作伪迎合这种需求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权威专家称意义重大】
上海大学历史学系谢维扬教授则认为,虽然清华简是从香港市场购回,虽然出土具体情况不详,虽然清华简之间的具体联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但这一批清华简的整理出版具有重大学术意义,它们确实是战国时期的“文物”,其真实性是确定无疑的。
针对一些学者指出的《尚书》系伪作在清初已有定论的说法,作为上海学界出土文献研究权威的谢维扬认为,清初对此虽有定论,但从史学论证说属于文本自身的“内证”,而这一批清华简的整理出版,可以从“外证”证明传世2000多年的《尚书》不是真正的《尚书》,并确定真正的《尚书》,因此意义重大。
公开资料显示,“清华简”全称为《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是清华大学在2008年7月通过校友赵伟国的捐赠,自香港抢救入藏的2388枚战国竹简。2010年底,上海文艺出版集团中西书局出版了《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纪年》),近日出版了第二辑《系年》。《系年》共有138支竹简,字迹清晰,保存较好,只有个别残损之处,全篇共分为23章。第一至四章综述西周史事,许多地方补充和纠正传世史籍的记载;第五章以下叙述春秋战国史事,内容多与《左传》、《国语》、《史记》等参照印证。不过,因为清华简从香港市场购回,出土具体情况不详,曾经引起部分学者真伪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