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糖友13年的“稳糖经”

我今年77岁,从确诊Ⅱ型糖尿病到如今,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

在得病之初,和很多糖友一样:不接受现实、迷失方向、乱投医、一心想走捷径、寻找“一劳永逸”的神药、上当受骗,花冤枉钱,还延误病情的种种错误,我样样都犯过。

学习使人进步,知识使人睿智,老话说的没错。自从我参加了健康教育大课堂,掌握了关于控制血糖“五驾马车”的知识,然后应用到生活方方面面。自己的病就开始自己能“做主”了,血糖平稳起来,还减少和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我体会最深刻的是“五驾马车”的饮食治疗。从理论上理解,到实际具体操作,是要下番工夫的。

我没有标准称重的工具,都是凭感觉大概地吃,吃的不是多了,就是少了。血糖波动很大,甚至发生数次低血糖现象,很烦恼。怎么办呢?

我按自己实际体重,减去理想体重之差,再乘以100%,得出我的体重在理想体重上下10%范围以内,那么每天需要的总热量在1400-1600千卡之间。

举一天的例子来说说我的一日三餐怎么吃:

早餐:(6:30-7:00)

自磨豆浆 240ml

煮鸡蛋 一个

全麦馒头或烙饼或烧饼 50克(1两)

时令凉拌菜 100克

9:30-10:00 加餐,时令水果200克,或主食25克

中餐:12:00

时令蔬菜的炒合菜(加点香菇或黑木耳)炒肉片或

清蒸鱼、水煮鱼。

主食两样米饭 50克(一两)

下午4:00时令水果200克

晚餐:6:00

虾皮炒时令蔬菜

鱼肉松或猪肉松或海参

窝头、烙饼或花卷 50克(1两)

晚9:00 牛奶200ml,或自制酸奶150ml,主食25克

在具体的饮食安排上是否合理,就需要根据血糖监测结果来判定了。

刚开始一周内,我监测了四个点的血糖,即空腹、早餐后、午餐后、晚餐后。

通过监测结果:空腹一直在5.4-6.0之间,早餐后浮动不大(早晨二、四、六去南大参加集体锻炼),購物,做家务等。血糖在6.0-8.0之间。中餐后血糖偏高10.0,有时到12.0了。晚餐后保持在9.0-10.0。

根据午餐和晚餐血糖情况,饮食不变,就是餐后别闲着,有意识地在室内走动,或者在楼下健身区,利用健身器材,做上下肢运动,半小时回来。测血糖6.0-7.0.这说明我的血糖增高与降低与运动有关系。

血糖平稳后,每周测血糖2-3次(午餐后、晚餐后,或加空腹一次),将血糖值作为调整饮食、运动方案的依据。

通过饮食治疗,我有了一些经验和体会,都是干货,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1. 不管吃什么样的主食内容,一定要控制总热量,碳水化合物不能多,但绝对不能少。注意粗细搭配,内容越杂越好,要动手动脑自己做。

2. 蔬菜、水果要选择时令的,又经济,又方便,选择自然生长的。买回来择净,洗净,用淡盐水泡一下,特别生吃的蔬菜如黄瓜、生菜等(注意食品安全)。炒菜前将所用蔬菜都用沸水焯一下,这样炒出来的菜,不显油少。记住最后放盐和味精。

3. 进餐时要细嚼慢咽,这样血糖不容易上升很快。用菜就主食吃。

4. 进入老年时期,各种脏器功能下降,因糖代谢功能紊乱,各种营养物质分解功能大于合成功能,如蛋白质。摄取营养物质要均衡全面,不要拒绝动物油。比如:红烧肉,不防偶尔吃一次。前提是血脂偏高的糖友要少吃。

5. 加餐时间不能太晚,与前一正餐太近,起到消峰填谷作用。不要等到肚子发空再吃,那时就来不及了。低血糖后必有个高血糖,对血管冲击很大。最重要的是由于低血糖发生,造成睡眠质量下降,是不可逆转的,我深有体会。凡是外出活动,要隨身携带15克葡萄糖粉、糖果类小食品和水。

6. 可以吃红薯。我放在加餐时吃,購买时尽量选择50-75克大小的,蒸熟放冰箱随需随取,加热即可食用,很方便。

7.手里要一套,饮食治疗的万能工具书“扑克牌”。诺和公司发放的一付“食疗扑克牌”在饮食调控的初期帮了我大忙。我就是根据这副扑克牌,所表达的内容,摆放早、中、晚食谱,很快就将每餐热量计算出来了。一天的总热量也反应出来了。很方便适用。

就这样,我坚持少量多餐,其他的蔬菜、鱼、蛋、油、盐均按要求去做,绝不违规,做个听话的好学生。

坚持一段时间下来,觉得挺好。空腹,三餐后的血糖都在标准以内,很少有低血糖的发生。

十几年来的摸索,同时和病友不段的交流饮食治疗的经验,互相取长补短。现在的成绩是:

1.糖化血红蛋白一直保持在6.5±。

2.体重没有增加,保持原来体重。

3.药物没有新增加。

4.目前为止,未出现併发症。

管住嘴,迈开腿,保证饮食治疗成功,离不开运动。为了降糖,也为增强体质。我和老伴从2006年各买了一副越野行走手杖,只要天气许可,坚持饭后一小时后,进行健步走,30-40分钟,身上有微发热即可。运动后的血糖是6 - 7之间。

是运动帮助降糖,也给我带来好心情。另外,只要身体许可,我们都参与社会上的大型集会活动,这对身心健康都有很好的帮助。

虽然我是糖友,但是我有了抗击糖尿病的知识,也掌握了实用的技能,糖尿病不再可怕,相信我的老年生活同样会是丰富多彩,健康快乐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