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冲上热搜的清华学霸婚礼,我顿悟了圈子的重要性

Jun.

13

星光终究不负赶路者,时光不负有心人,你只管努力,剩下的都交给时间。
作者 | 每晚·ADC

来源 | 每晚一卷书(JYXZ89896)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则视频。

在一个清华学霸的婚礼上,有人向宾客们询问他们当年的高考分数。

有人理综297分,有人数学148分,有人高考英语作文满分,还有人是保送的……

婚礼上的这一群人,全是来自名校的高分学霸,人均高考分数680分。

看了这场婚礼,我才明白:

厉害的人只会和厉害的人玩在一起,学霸的朋友圈里,也几乎都是学霸。

你接触的是什么圈子,也将影响你会成为怎样的人。

01

你进入什么圈子

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畅销书作家@一只特立独行的猫,曾讲过一个故事。

二本毕业的她,有一次去北大交流,她发现最让她震撼的,不是北大老师有多厉害、同学有多聪明,而是北大人身上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在北大,鲜少有人会翘课,连课间20分钟,都有很多人在疯狂做题,甚至期末考试过后,自习室依然爆满。

而她自己学校的氛围却是这样的:

同学们夜里熬夜打游戏,白天上课趴着睡觉;平时不复习,只有考试的时候,才开始临时抱佛脚。

甚至自己稍稍努力学习,就会遭到周围人的孤立和排斥。

深受触动的她,从那次过后,便一直以北大人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她一点一点努力,一点点改变,最后成功逆袭,成为当红作家。

作家清欢说过:“在中国,有2000万的大学生,在假装上课。”

之前看到过一组图片。

凌晨三点的大专宿舍里,灯火通明,学生们各自占一个角落,通宵达旦地玩游戏。

白天,老师的讲课声就是学生们的安眠曲,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们在底下,呼呼大睡。

而在清华校园里,凌晨一点多,还有一个小组呆在自习室,为了明天的演讲,不停地讨论练习。

凌晨的北大自习室里,依然灯火通明,每个人都在争分夺秒地学习。

一边是一群人互帮互助,勤奋苦读,孜孜不倦;

另一边是集体狂欢,靠着低层次的快感,混沌度日。

相同的年纪,不同的学校;相同的位置,不同的氛围。

差距,就这样拉开了。

《精进》中有句话一针见血:

“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而这种做法对他们的人生也许是致命的。”

当你身边是一群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同伴,你会不自觉提高对自己的标准,变得努力上进;

当你身边是一群只知享乐、惶惶度日的人,他们会潜移默化地摧毁你的意志,久而久之,你也将走向堕落。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为什么要努力上名校?

因为圈子,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未来的命运。

02

你进入什么学校

将直接决定你毕业后的价值

一个在世界500强企业做HR的朋友,前阵子给我说了一个“行业内幕”。

她说,她们公司人才招聘的来源,主要不是校招和社招。

校招大多都只看学历,非985、211、海外名校的会被直接刷掉。因为靠简历筛选,招聘到人才的概率太低。

她说现在很多大公司,都有特殊渠道,就是发放内推的名额。

许多名校毕业的同事,都会给学弟学妹们内部推荐,让他们直接跳过简历筛选阶段,进入面试环节。

听到此处,不禁唏嘘。

想起《网易新闻》的一句话:“学历就像一张车票,它决定了你坐什么样的交通工具。”

如果说,以前985是软卧,211是硬卧,普通本科是硬座,专科是站票,只要能到目的地,就没人管你是怎么来的;

那么现在,985就是飞机,211是高铁,普通本科是动车,专科是普快。

当别人已经到达终点的时候,你可能还在找人帮你抢票。

斯坦福研究中心,曾在调查报告中指出:“一个人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关系。”

在2021年的《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里,前10位富豪当中,除了有一位早年辍学以外,其余9人,都是来自全世界顶尖的大学。

国内也是一样,有人统计过各行业公司管理层的学历,结果发现:

在教育行业排名前100名公司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管理者来自北大;

在环保行业,毕业于清华的管理者占据了半壁江山;

在金融行业,人大和中财毕业的校友是高层管理者的主力。

早在2016年,《国际金融报》对中国A股500名上市公司高管的教育程度,做了分析调查,最后发现:

84%的高管们拥有高学历,有一半是毕业于985学校,薪酬排名前10位的董事长,其中有8位的学历至少都是重本。

为什么大多行业的佼佼者,都出自名校?

因为,学历往往只是你进入大公司的入场券。

当你从名校毕业,踏进社会的那一刻,就走进了人生的快车道。

而你在名校获取的人脉资源,更会让你在之后的晋升之路中,帮你走得更高更远。

03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

才是他的核心竞争力

之前看到过的一张对比图:

从金字塔底部到尖端,只有少部分能力极其优秀的人,会突破金字塔层次的跨越。

忽略这少部分人,大多数情况,学校和能力就像下图一样,呈现出一一对应关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人的学历,约等于一个人的能力。

知乎网友@Molin,曾讲过一个故事:

在他们的零售行业集团,有个人大的应届毕业生,刚入职时,公司给他开的工资,比有些干了几年的老员工还高。

当时有很多人不服气。

但那个毕业生却对此毫不在意,每天带着笔记本东奔西走,除了做好本职的销售工作,还用一年的时间,持续观察记录天气对空调销量的影响。

然后根据得出的数据,设计出了预测模型。

后来,他根据模型列出的销售计划,让公司的销量业绩直线上升,整个销售部门的业绩提高了两倍多。

那些曾经质疑他的老员工,因此对他刮目相看,纷纷称赞他办事有头脑。

近年来,企业花天价争取优秀应届毕业生的消息不绝于耳。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大企业,愿意花重金聘请名校毕业生?

因为名校毕业的学生,不仅牢固掌握了专业知识,更关键的是,他们在求学路上,养成了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的学习能力。

同样的难题,他们往往会找到更便捷的方法,他们懂得利用各种知识和工具,用最高效的方式解决问题。

为什么要努力考入名校?

因为名校有着更为优质的教学资源,更加全面的课程设置,更加多样的社团活动。

在名校学习深造过程中,你所学习的知识,你见过的世面,你所养成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都将会使你受益终身。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才是他的核心竞争力。”

社会瞬息万变,知识可能会过时,但学习能力才是一个人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知乎上曾有个很火的问题:“假如没有考上211和985,你会错过些什么?”

有人说,会错过一个文凭,错过一个优秀的圈子,错过进入大平台的机会。

但实际上,我们真正错过的,是一个更加优秀的自己。

一段名校就读的经历,不会确保让人站上顶峰,却能让大多数人免于跌落谷底。

别再相信读书无用论,学历是废纸。

在漫长人生路上,你曾吃过的苦、刷过的题,就是托举你一步步向上攀爬的阶梯。

人生道路千千万,奋力读书,永远会是那一条最好走的路。

点个“在看”,星光终究不负赶路者,时光不负有心人,你只管努力,剩下的都交给时间。

与朋友们共勉。

☀本文选自每晚一卷书(ID:JYXZ89896),腹有诗书气自华,再忙也别忘记给自己充电。灼见经授权发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