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一篇聊贵人,贵人空亡则贵人不至,对于需要谒贵求财的行业,比如:大客户销售、投标、贵重古玩销售、掮客、中介等等行业就极不友好了。空亡在中国的术数体系中非常重要,几乎所有的术数派别都要考虑。比如《卜筮正宗》讲“应空他意难同,世空世动我心慵”,应爻为他人、他事,应爻空亡则对方心不实,就算同意也是假装同意;世爻为我,为我问的事体,世爻空亡我明知这事要去做,也不会去做。这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早上明明听到闹钟响了,就是不愿意起床上班,这个“赖床”的阶段就是世空。奇门遁甲的理论中也有“日干年命落空亡则心不实”,或者在测婚姻的时候,遇到对方年命空亡,或庚、乙落宫空亡,直接就可以判断男/女心不实。如果时柱落空(注意不是时干落空),则往往此事难成。不过因奇门遁甲的长处在于运筹不在于占卜,所以其在运筹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主客理论,在主客论的基础上又深入研究了一层,比如“吉神空亡吉不就,凶神空亡凶不凶”,“空亡利客不利主”等。奇门遁甲对于空亡的研究集大成者是“孤虚论”,空亡为孤,空亡对宫为虚,背孤击虚一女可敌十夫。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去做合适的事情,就可以达到以弱胜强的目的。这充分说明奇门遁甲的主要侧重点就是兵争,是运筹。对于空亡研究的最多样化的则是大六壬。作为术数之祖,大六壬侧重于占卜人事,其课式中除了传统术数中的“旬空”概念之外,还有“落空”的概念,以及十二天将系统中的“天空”。一般一个大六壬课式中,正常情况下符号不重叠的话,空亡的地方会有五个,这么算来,大六壬课式中的空亡数量是最多的。空亡的形成,众说纷纭,又说源于天不满西北,地不满东南的原理,有说源于炁的盈虚,有说源于天象的盈仄。其实中国的术数与古天文学的渊源很深,其大部分理论都来源于古天文学,甚至有说《易经》就是一本天文学著作的。我的看法是,都有道理,但其绝不是唯一道理。用数学理论来说就是:古天文学与中国的术数学是互为充分不必要关系,而不是互为又充分又必要的关系。也就是说,从古天文学可以推导出中国术数体系是可以的,但是从中国术数体系反推回古天文学则是无法推出全貌的,反之亦然。两者其实是有很大部分重叠,但又有很大部分不重叠。这种思维在缺乏逻辑思维中国古文化中是很容易被忽略的。比如我在《精读左传:在文字的背后》系列写到的一些例子:某诸侯国的世子结婚时不遵守礼法,结果某国过了几十年后灭亡了,于是得出结论——不遵守礼法必然导致亡国。这两者只能说有联系,而不能说互为充分必要条件。因为不是所有亡国的诸侯国,其亡国的原因都因为不遵守礼法。但不论是《左传》的作者左丘明这种大知识分子还是一般人,都会将两者联系起来,在脑中建立充分必要关系的链接,这一方面是人类大脑的思维结构所主导,另一方面还是逻辑思维的训练度不足导致。比如民间合婚喜欢说“鸡猴不到头,白马见青牛,婚后双泪流”等等,就纯以出生年的属相来论婚姻的吉凶,并且非常强调这一点,使人会误以为只要是婚姻出问题,都是出在属相不合上,继而推导出只要属相不合,婚姻必然有问题。这种思维逻辑其实只要静下来心一想,就知道是荒谬的。我认识一位教易经的老师,他就喜欢以这种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学生和读者。比如某某地方出了爆炸事件,后者某某城市的市长不升官,他就会在事后做出大量的论证,论证某地在某时必然发生爆炸,或者某城市的风水必然导致市长不升官。其实我们稍微思考一下就知道,比如2019年江苏响水县爆炸事故其发生的原因必然是综合性的,从易学角度进行的解读可以看做这次爆炸事件的其中一个视角,但绝对不是唯一的解释。比如某城市市长不升官、某交通厅厅长更换频繁也是有多种原因的,其岗位的敏感性,权力,个人的性格等等都会在其中起到作用,不能完全归结到风水上去。将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全部偷梁换柱,改成充分必要条件,这本身就是逻辑思维不足的表现。强调这种思维逻辑,要么是坏,比如“某棍局”,将改革发展的成果全归结到风水上,其目的就是敛财;要么是蠢,他自己也没搞明白。对于空亡理论也是这样,因为中国术数在根源上是一个整体,几乎所有的术数都离不开阴阳五行八卦的概念,而阴阳五行八卦又来源于古代天文学,所以从古代天文学来解释空亡,也是能解释通的,但反过来逆向解释,就必然不全面了。这是中国术数体系与中国古代文化相互结合的一个特点。其实,用二进制数字和易经的编码进行结合来互相解释,也是这个理路。聪明的读者如你,一想就明白。就像“真善美”的标准在所有的民族都有核心的观点是相同的一样,越实用的理论越简化,越简化的理论到了极致的时候就越类似。不存在中国文化学西方,也不存在西方文化学中国,双方只是必然要出现类似而已。至于空亡的具体界定,比如真空、假空、动不为空等等之类的原则,可以参考我之前发的一篇文章《详论空亡》。02 在《卜筮正宗》、《增删卜易》和一些八字理论书籍中,空亡都是指旬空,而且是日柱旬空。唯一强调了时柱旬空的是时家奇门遁甲,在张官德先生的奇门案例中,我注意到张官德先生就使用了时柱旬空。因为我们目前学习的奇门遁甲都是一个时辰换一局的时家奇门遁甲,所以在看时家奇门遁甲盘式的时候,要注意时柱旬空。除此之外,我所了解到的其他术数基本上都是使用日柱旬空。日柱旬空就是:甲子旬中戌亥空,甲戌旬中申酉空;甲申旬中午未空,甲午辛中辰巳空;甲辰旬中寅卯空,甲寅旬中子丑空。根据起卦的日柱,先查出日柱属于哪一旬,然后对照即可。在《增删卜易》中,野鹤老人说:“旺不为空,动不为空,有日建动爻生扶者,亦不为空。动而化空,伏而旺相,皆不为空。”他随即举了一个例子:辰月甲寅旬乙卯日(子丑空),占求财,得家人之贲卦:【野鹤老人断】:丑财持世旬空,虽有巳火之生,巳火又化回头之克,不能生丑土之财,此财即无生扶,当主难求。又因三月之丑土,财还有气,古法有气不为空,不敢竟断,命之再占,得睽之损卦:因得此卦,合前卦而决之,竟断曰:财无气矣,不必劳心。彼问何故?予曰:前卦丑财,虽财空而有气,后卦子水财空,伏于五爻未土之下,伏而又空,空而被克,知其无财而无疑也。果后全无。【宗成释】:第一卦有疑问,再起一卦去验证,这是野鹤老人独有的占卜方法,这个方法其根源思想是摒弃了卦师的主观思想,从心底认可“我并不是半仙,无法一眼就看透事物的本质”,所以才会主动对现实认怂,尊重自己第一卦没看明白的客观事实,让求测者再起一卦,两卦合参,以定吉凶。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实际预测中,确实在有些情况下,一卦或者一个奇门盘式或者一个六壬课出来以后,卦师分析来分析去,无法定夺吉凶。这时候大多数卦师会选择“硬看”,使用各种技巧来对一个信息不明显的卦进行分析。当然,不排除一些大师确实能够通过其他技巧分析出吉凶。但对初学者或者仅会六爻预测一种思路的卦师来说,这种“硬看”的结果,往往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而求测者之所以来求测,无非是想求一个“准确”,如果以准确为前提,在第一个卦看不出明显吉凶的时候,不妨试试野鹤老人这种方法。回到两个卦例。求财财空,自然是不吉的。之所以起出第二卦,无非是因为第一卦世爻妻财所持的丑土在辰月被月令辰土所比助,还是有余气的。有余气则不为真空,因此要起第二卦来判断。第二卦妻财子水伏藏,又被飞神兄弟丑土所克,两卦合参,就能确定无财。这就是野鹤老人在后面继续说的:“月破为空,有气不动亦为空,伏而被克亦为空,真空为空”的含义了。但旬空且真空就一定不吉吗?也不尽然。在《易隐》中有一例:己丑年壬申月甲子旬乙丑日(戌亥空),占求官,得震之豫。【曹断】:此卦己事不成,代占则成也,但费心力,多用财耳。盖子水动化未土,文书受伤。又应财亦克文书。所云克我者,他来就我易。我克者,我去就他难也。所喜日辰丑土冲未合子,子水又长生于月建申中,故只损心神,行财贿,终必成也。若夫世爻旬空,丑日又刑之,己事必不可成也。【宗成释】:按照《易隐》的规则,此卦不需另起伏神,即以本宫断即可。这一卦主要是在《丁忧起复》这一章后,主要解释的就是丁忧后等起复文书之事了。“丁忧”即是古代官员父母丧事的别称,古代官员父丧或母丧之后,要守孝三年,这段期间为“丁忧”。三年之后,朝廷发来文书,重新赴官上任,为起复。这一卦里五爻临白虎,妻财辰土为白衣煞来克父母爻,推测为丁父忧,也就是为父亲守孝。如果按照大六壬的判断原则,看丁忧是否起复,这一课主要看皇书、驿马等神煞,而在六爻卦里,则要看父母文书。父母子水文书动,本是吉事,但最怕的是父母化财爻未土回头克,这不仅仅是花钱办事,很可能花钱还办不了事。而且应爻妻财辰土也来克父母子水。世爻为我,应爻为事,这里面有个主客动静关系。如果我去克事,则为我主动,也就是世爻要主动,但是世爻戌土正好旬空,不但旬空而且月令日建均不相帮,是真空。这样一来,世爻就算主动,也主动不起来,空亡无气,有心无力。而应爻与月建半合,虽然也不强,但应爻为事。事来克我,是人在家中坐,事从天上来。因为丁忧起复本来就是在家里等朝廷的文书,正好符合事理。而且事来克我,相对我去克事,要容易些。最好的就是日辰丑土冲未合子,子水又长生于月建中,所以此卦的结论就变成——如果暗中行贿赂,在家坐等起复文书,虽然会煎熬一点,但最终会等到。如果主动去求官,则变成我去克事,世爻本身空亡,又被日辰所刑,日辰代表自己的直属上级领导,被领导所刑,必然好心办坏事。所以曹九锡在这个卦例中说:“如果是自己来测,则事情不可行,如果代占,则事情必然可成。”因为代占事情,世爻为占测人,而应爻为所测之事或所测之人。所以说,卜卦也要参考事理,有些事适合在家坐等,有些事适合主动出击,在动静之间,天机尽显。这就要求卦师和求测者要进行充分的沟通,至少卦师能够明确知道求测者的诉求,方能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再回头来看《卜筮正宗》,因删繁就简的缘故,《卜筮正宗》对空亡的论述反不如《增删卜易》详细,初学者对于这一段,可参考《增删卜易》。以上理论和案例是否把空亡的情况论述完了呢?远远没有!对于六爻体系来说,《卜筮正宗》和《增删卜易》所讲的案例只是冰山露在水面上的部分,还有大批的案例并非按照这个规则来判断,我们以后会借着《卜筮正宗》的框架,一点点,慢慢的研究。好,今天就聊到这里。--- End ---欢迎理性探讨,怒发冲冠、一叶障目及鸣翠柳者不回复。E-mail:youwushuzha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