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茂:元宵佳节谈传统文化

元宵佳节谈传统文化

李光茂

“又是一年元宵时,春节鞭炮声声响,正月十五,龙灯花鼓。”这是我小时候写作文时用的一句话,那个年代烟花爆竹还没有禁放,纸糊的灯笼随处可以买到,元宵节是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很多人习惯的把正月十五当成过年的完结,所以格外重视,元宵节从饮食、风俗到文化内涵都有着其他节日无法比拟的地方,今天,我们就在花好月圆的时节,谈谈那些有关元宵节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每个节日都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事。元宵节,激起了一代代人关于这一天的回忆,那元宵节究竟从何而来呢?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宵节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宵是古语对夜的称呼,所以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被称为元宵节。元宵节还有很多别名:比如“上元节”对应了中国道教中的三元说,即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梦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比如灯夕,代表了这天赏灯的习俗,宋朝以后就另称为灯节了。

说到赏灯,元宵节的灯也有很多有意思的说法:最早火把演变来的灯能带来光明,驱逐黑暗的恐惧感,因此点灯就有了祈许光明的意思。在闽南语里,“灯”和“丁”的发音相似,点灯笼就和求子添丁联系到了一起。还有农家在田里挂上一盏灯“照田蚕”,以火色预测一年的水旱情形。到了唐代,小孩子上学要请一位博学的老先生给点亮花灯,象征前途光明,而多数私塾都是正月十五过后开学,所以开学的花灯也就成元宵节的一种表现形式。

我记得儿时的一句童谣“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我和小伙伴们打着灯笼喊着童谣满处跑,谁的灯笼被碰烧着了寓意谁就有福气,那种嬉笑玩闹的场面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后来灯笼换成塑料的,趣味少了许多,再后来我就很少看见小孩子打灯笼了,也许是塑料的灯笼不好玩儿,也许是现在的孩子可选择的东西太多,根本就不玩儿灯笼,也许是孩子们功课太多,压力太大,没时间玩儿灯笼,也许是市场上就没有几个卖灯笼的。

元宵节的习俗还有猜灯谜、踩高跷、舞狮子、划旱船、走百病、吃元宵等,这个传承了近千年的节日中蕴含的不单有人们对新一年开端的美好期盼,还有对家庭和睦团员的诸多祝愿。元宵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与其他传统节日的过法稍有不同的是,过元宵节被称作“闹元宵”。一个“闹”字把元宵节的狂欢气氛表达得极为生动。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观灯乐行》,将元宵之夜帝王之都的花灯如山、车水马龙的热闹盛况全部尽收眼底,仿佛让人回到了盛世唐朝;“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代诗人欧阳修的一首《生查子·元夕》,将元宵之夜古代未婚男女两情相悦、与意中之人约会的浪漫场景描写得惟妙惟肖,着实令人沉醉……在诗人的笔下,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元宵节的热闹场景、元宵节对爱人和亲人的思念等情景,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一日元宵佳节,朗朗佳句婉转流传。传统节日之美,在于历史,在于民俗,在于诗词流转,在于文化积淀。这份美,需要静下心来慢慢体会,犹如品茶,甘香久沁胸怀。 “元宵争看采莲船”、“东风夜放花千树”、“百枝火树千金屧”等描写元宵之夜美景的名作佳句举不胜举,烘托出了中华民族喜庆祥和、国泰民安的节日文化氛围。幸福团圆的文化丰富节日精神内涵。元宵佳节中同样寄托了古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承载着人们期盼团圆,对家乡、对亲人的浓浓思念之情。为了表达和抒发这种精神情感,古人以元宵节为载体,在诗词歌赋中运用了不少诸如“煮汤圆”、“长相思”、“团圆月”、“开口笑”等词句,将古人渴望爱情、向往幸福、期盼团圆的精神情感浓缩于三言两句之间,读来朗朗上口、别有一番意境。

回到现实社会当中,尽管现代社会纷杂烦扰、文化价值取向多元,人们过元宵节的方式也多样,但传承和弘扬文化却是节日亘古不变的话题。

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我们经历过抛而拾,拾而抛的几番周折后,已经能对它的综合价值抱以认可和肯定,但这份肯定该如何助力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的确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难题。

文化出现的历史脉络仅次于人类和农业,它从最早的历史记录工具,逐渐演变为了世事变迁的助力推动器,任何一个种族和国家的兴衰变迁,都离不开文化的传承和演变。客观而言,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糟粕,有伪科学,但同样有诗词之美,有中医之奥妙。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引了方向。

对传统文化的推崇和发扬,应该是全面认知后去伪存真的过程。伪的存在某种程度上应和着对应时代发展的桎梏,我们的所谓去伪,并不是遗忘和抹黑,而应该是对桎梏的分析和对历史的铭记;而存真的过程也不是某时某刻的盖棺定论,将“真”赋予时代含义,用不断完善的文化和科学技术来校正“真”理论,验证“真”科学,弘扬“真”文化。能用这样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来全面认知传统文化,我想,传统文化的新春天才会更加绚丽。

(0)

相关推荐

  • 为什么年要“过”,元宵要“闹”?【龙晓初 | 文学看台2091】

    .............................................................................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 ...

  •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诗情画意元宵节/陈凡

    元宵佳节,这个始于汉代,盛行唐宋,沿袭至今的传统佳节,关于元宵节的文化,历久弥新的厚重. 今儿天暖,翻看日历,此刻,特别想说说"元夕"节,正月十五日,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非常喜欢 ...

  • 元宵节,们五台的这些美女"火"了

    元宵佳节,这个始于汉代,盛行唐宋,沿袭至今的传统佳节.那些关于元宵节的文化,历久弥新的厚重.此刻,特别想说说"元夕"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个人非常喜欢这个和月亮有关 ...

  • 元宵夜,我走在流光溢彩的“不夜城”

    本文为读者来稿中优秀稿件 经作者同意原创首发 又是一年元宵佳节,处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不论相机还是手机,人们都愿意记录下这独属于节日的喜庆.大街小巷,公园景区,无处不彰显着人们生活的富裕.这是最好的 ...

  • 圆圆汤圆,希望满满——有感于今年元宵佳节到来时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坔有一方文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

  • 量子眼里的元宵节

    量子眼里的元宵节 新年的钟声犹在耳边回响,如钩的月牙逐渐饱满,元宵的脚步已悄悄而至.有一种说法"正月十五大似年",可见其隆重的程度不亚于春节,甚至有过之.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每个节 ...

  • 今昔元宵节

    今日元宵节 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电视.手机.相机和电脑等,相继闯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庆祝元宵节的方式也发生了不少变化,增加了好多丰富多彩的节目和内容.节日里,可以携亲朋好友观灯赏月:也可以足不出户, ...

  • 灯火印万家 团圆共此时

    元宵佳节到了 吃元宵 赏花灯 猜灯谜 甚至还可以借着节日的气氛许个愿 大伙儿团团圆圆,热热闹闹~ 元宵,中国的情人节 古时候 由于正月十五这一天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平时受宵禁影响的老百姓 在这天也 ...

  • 浅谈“传统文化热”现象 | 陕西蒋雨田 高一年级

    你好文字,我来了 你就是未来作家 得作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 "中小学作文精选平台"为全国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习作发表机会,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让孩子爱上写作,写出最美满分 ...

  • 元宵灯谜,传统文化的“隐语”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既是"月上柳梢头"的浪漫情人节,也是"百枝火树千金屧"的中式狂欢 ...

  • 精彩课堂(附直播视频) | 听王鹏老师谈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

    对于古琴爱好者和学习者而言,"钧天坊"的大名可谓如雷贯耳.此次,钧天坊创办人王鹏老师来到北大讲坛,漫谈何谓古琴艺术.如何传承古琴文化.给北大学子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 王 鹏 王鹏, ...

  • 从安然村的变化谈传统文化资源发掘的意义

    徐州大地上几乎每一个地方都不缺少独特的传统文化资源,但即使如此我们还是感觉到创新性挖掘远远不够.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古村落是一块瑰宝,也是一地的宝贵财富,它们以别样的方式守望我们的精神家园,从远古一路走 ...

  • 天津炜龙书画院走进欣苑公寓社区 弘扬传统文化共庆元宵佳节

    2月22日,天津炜龙书画院走进欣苑公寓社区,弘扬传统文化共迎元宵佳节. 2月22日,天津炜龙书画院走进欣苑公寓社区,弘扬传统文化共迎元宵佳节.     天津美术网讯 2月22日,农历正月十一,在&qu ...

  • 浅谈中医与传统文化

    民国时期,中国传统的中医学,被现代科技的冲击,不被人们所接受,被列为了那种"经验医学"和"神秘医学"的范畴,离所谓的"正规医学"越来越远了. ...

  • 【浅斟细语】浅谈红楼梦里的传统文化

    编者按: 都说是一入红楼梦难醒,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对于<红楼梦>,太多的人读起来就再也放不下.一读再读之后,就会在心中产生千百种情愫,互相冲击,澎湃不止,对宝钗的敬,对黛玉的怜,对湘云的爱 ...

  • 谈拳论道: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人体有三条能...

    谈拳论道: 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人体有三条能量流.第一条是 胃和脑能量流,第二条是肺和脾能量流,第三条是心和肝能量流.其中胃肺心是动的部分,为能量流的源,脑脾肝,是静的部分为能量的流.这三条能量流是按先 ...

  • 浅谈《易经》风水学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浅谈<易经>风水学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易经>风水学作为我国影响深远的民俗文化,传承了5600多年,从没有间断过,虽然一波三折,但它总能复兴,并且走向世界,被国际上认同,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