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
在我们的青年时代,十几岁二十余岁的时候,感觉自己的精力无比充沛,总有使不完的力似的。随着年龄的渐渐增长,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开始变得不那么“想动”了,曾经喜欢的体育运动,都似乎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生老病死,是人类生存的自然规律,谁也逃脱不了这个法则。但是,站在养生的角度,我们完全可以提前做点什么,一来减少健康上的问题,同时也增强机体的活力。
不同的人,他们本身的身体情况是完全不同的。“阴阳气血”这四种身体的根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盛虚衰。因此,每个人需要重点呵护的都不相同,这是需要注意的。
虽然我们认同有个体的差异,可实际操作时,还是得“求同存异”,才能更好地总结出生老病死的规律。如果胡子眉毛一把抓,说不准反而扰乱了身体自身的气机规律。
我们知道,在中医养生观里,阴阳二者虽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历代医家、养生家也都主张“阴平阳秘”,认为只有阴阳平衡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可是实际上,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其实大多数人还是认为,相对而言,“阳气”对于机体似乎显得更重要些。
也怪不得大家有这种认识。毕竟,“阳”是功能性的和温暖活跃的,相对于功能静止的“阴”来说,阳气更容易受到大家的关注。什么时候感觉自己有点疲乏了,第一想到的就是,是否有点阳气不足?有点不想运动了,首先想到的也是阳气的问题。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这是一句很有意思的经文。文中说“阴气自半,起居衰”,这个说法,和大多数人既有的认知是相反的,甚至有人怀疑“阴”是不是誊写错了?
因为我们日常的起居活动,都是功能性的,按理应该和阳气关系更密切点,为何内经会说原因是“阴气自半”?也就是说,因为“阴气”衰减到了以前一半的水平,才导致起居不利。
其实,引起这种误解的原因,还是我们对于“阴阳”的认识不够。如果我们对内经稍微熟悉点,就会知道,阴阳之间的关系,并非就是“阳气是活动的,阴气是静止的”这么简单。如果结合“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一起理解,我们就很容易明白了。
阳气,确实是功能活动的,它支配着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让我们似乎清晰地感觉到它的存在——尽管“阴阳”都是抽象的。可是,为什么阳气能让我们感知到它的活跃而不消散呢?就是因为功能静止的“阴”在体内蛰伏,就如同磁铁的“异性相吸”原理一般。你阳气尽管出去体表、以驱动人体的起居活动,但是却不能无限制地“走远”或亢进,因为功能静止的“阴”在体内的缘故。
我们知道,阴阳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存在。任何一方减少了,会导致相对一方的“过”,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身体的自我调节机制,会将看似“过”的部分慢慢削减一些,让阴阳趋于一种低水平的、“不够”的平衡状态。看上去,似乎阴阳相当了,其实是两者都虚损了。
于是,“年四十而阴自半”就很好理解了。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四十岁左右的人,体内的阴津虚耗才是症结所在。因为阴津阴气的虚损,导致在外的阳气也随着不足,于是,日常活动都表现得“不利索”起来。看上去是阳气的不足,其实根源还是阴津的亏损。这就是“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的正确解读。
所以,根据身体生长的过程,我们就能得知,一般来说,中年之后的养生,单纯的养护阳气其实是不够的。而应该滋养阴津为主,在此基础上配合养阳。“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需当速固”,其实也是一种阴阳调理的原则。只有阴津充足,阳气才能慢慢恢复到年轻时的活跃水平。不知道您对此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