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322)科举制度的意义
易经(322)允升的大胸怀
战国时期,齐秦对抗,其他国家都沦为棋子,齐国担心天下人才流失,专门搞了个稷下学宫,学宫里汇集大量的人诸子百家人物,使得整个战国时期的优秀人才都被其汇集于册,即使不为所用,亦有所研究。当魏国的丞相惠子在担心庄子会因为学识太高抢了他的相位时,齐国已经是人才济济。
齐国先是在孙斌的军事思想下,用两场大战废掉了强大的魏国,然后与秦国遥相对视,有战像冷战时期美苏争霸。
为什么秦国能在这场争霸中取胜,而不是齐国呢?秦国在这场大对抗中,取得了非常巨大的优势,因为其国人才的上长通道是打开的,而齐国几乎只有世家子弟才能获得机会。
齐国的学宫,在某种意义上虽然能培养人才,但其主要的精力却是用在限制人才去别国成为自己心腹之患这个层面。
允升,会形成一个年轻人都愿意奋发前进的机制。齐国权力部门都是世袭,普通人即使读书破万卷,也没有前进机会让他们去锻炼实践。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没有办法处理这些读过书的旧贵族子弟,而采取了极其激进的大清洗,史上叫焚书坑儒。这一类大清洗若是得当,会形成社会格式化,从而让具备新思想的年轻人快速进入社会中坚层,如斯大林的大清洗,就使前苏联迅速进入到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国家发展一日千里。不得当,会造成人心崩溃,社会极其不稳定。
初六,允升,大吉。
曹操在打败袁绍,平定北方之后,曾经举办过一次大型的比武,演义里叫铜雀台比武,这场比武呢,分为两班,一班红衣,一班绿袍,这一分就看出来了,曹操是要借比武提拔一下曹氏宗亲,比武的奖品是一匹锦袍,然而比武的过程很好玩,绿袍皆非曹氏宗亲,所以这些大将,比如徐晃、许诸等人,也慢慢就明白,自己的上升通道之前,有着巨大的势力,就是曹氏宗亲,整个比武最后在一片祥和中结束,曹操特别高兴地表扬了曹休,其他人呢?得了锦袍。
这比武之后曹操再打的仗义输多赢少,为什么呢?人心失了,大家都知道夏侯家曹家才能居于高位,其他人到顶了。
赤壁之战后,曹操曾数度与孙权交手,其间也叹息曰:生子当如孙仲谋。
萃是聚集人才,而升是创造性的使用人才,假如对人才不能使用,那么就只能看着这些人祸乱国家。所以秦始皇的办法是大清洗,一杀了之,而汉武帝则是人尽其用,让他们去建功业。武则天以一女子登大位,统治期间,国家发展迅速,她一方面,大量任用酷史杀门阀世家豪强,这也相于大清洗。一方面又大搞科举,还创造性地搞了武举人。天下精英都被其围猎于朝堂,一边是杀,一边创造升的机会。
周公曰:初六异体而顺德,当升之时,不务躁进,以柔顺而异于二阳。则是温恭自处,有以动人之诚,谦让不争,足以起人之慕。故二阳重而信之,能使志行孚于同类,名誉蓍于当时,声应气求,援以同升。由是建大功而立大业,所谓用见南征,吉熟大焉?
古代的世家子弟常会参加一些围猎大会,一种是锻炼,一种是发现和培养年轻一代的厉害的人物,围猎的目标根据不同时期有多种,厉害的帝王发现了人才若可以为自己所用,则国家会有所发展,若不能为自己所用也要将这些人才选拨到一些养老场所,比如所谓的各种府院。
战国未期,天下的人才,能人尽其用的只有秦国,其他的国家人才得不到施展就都被所谓的四公子收入门客群中。而这些人对门客的使用也是极其浪费,导致秦国对山东六国一直处于优势。真正与秦国一抗的就只有赵国的李牧等极少数英杰。四公子弄了一堆闲人,都养成了废物。秦国最后败于四公子魏国信陵君,其他几君子都不堪一击。
升之大用,对于今天中国的各个城市有也有意义,各省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国外留学经历的又是工业化极为宝贵的资源,所以各个省都有各种人才引进的奖励机制,大家就靠金钱吸引。出台的人才规划也是各有千秋,人才留下,关键是升,升向哪里?
象曰:允升大吉,上合志也。
孔子说:初之允升大吉,何哉?盖上之二阳,或以刚中为君所倚任,或以刚正为世所仰瞻,其志奋发有为,皆欲上进者,今初异于二阳,而上与之合,志合则道同,得籍所援,相引而升,其大吉也,不亦宜乎?夫贤者在下,非有特达之知,不能自奋而升。然养之邃者,其孚必速,不党同以求合,不务名而尚未志,是盯信在未升之前,虽欲弗升而不可得也。
隋文帝开启了科举制度,彻底打开了底层人上升的通道,同时也对世家门阀一直占据的世袭权力造成极大的影响,这就像是蚂蚁啃骨头,慢慢地将士族门阀势力给消解成另一种形式。大唐的兴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这种大势,可惜的是隋文帝没有得到这改革的好处,其子杨广被愤怒的士族给干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