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先生的回忆中,有我们从没见过的时代

1938年西南联大负责人与教员合影

他的回忆中,有我们从没见过的时代

文:葛兆光 编:kuang

何兆武先生生于1921年,比我父亲还长一岁,我一直把他看成是我的父辈。

这次,看到何先生口述他求学经历的《上学记》出来,不知为什么,想起两年前的夏天,那时我父亲还没有过世,在病榻上,很少谈起甚至好像有些忌讳谈起往事的父亲,望着天花板,突然给我讲起了他往年的经历,断断续续讲了一整天,从福州的家办私塾到官立学堂,从抗战时期流转山区的暨南大学,到已是“晴朗的天”的南京军政大学......

何先生和我父亲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执著地追求国家富强和相信普遍真理,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真的是和我们不同,有点儿像精卫填海,也有点儿像飞蛾投灯。

现在,看到何先生讲述他从北京的师大附中,到云南的西南联大,再回到北京的“革大”,仿佛那一天和我父亲的谈话仍在继续。

丨亲历历史

那是一个我们没有见过的时代

慢慢地阅读《上学记》,好像随何先生重新行走在那个时代的历史之路上。这个历史之路好像很熟悉,又好像很陌生。

之所以熟悉,是因为它千百次地出现在我们各种的历史书里。何先生求学的时代,正是中国最痛苦的时代,“五四”退潮后,面对一连串的战争,军阀互相打,日本人打进来,把中国变成一个杀戮场。杜甫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是,那个时候的烽火岂止是连三月,简直是连了几十年。

不过,这个烽火岁月是我们的历史记忆和历史叙述筛选后的简明大纲,可历史并不仅仅是“大纲”,正像何先生评论西南联大历史书的编纂一样,有时候历史被写得就像“注册组的报告”,让我们看不到真正的生活。

其实在生活世界里,毕竟不仅仅有烽火和杀戮,因此,当我们随着这些亲历历史的长者进入细节,历史便好像变得陌生起来,仿佛另有一个我们没有见过的时代。

在何先生的往事记忆中,那个时代,不仅有北京从军阀的“五色旗变成青天白日满地红”,有“一二九”那一年多雪的冬天,有北平中学里的尊孔读经和白话教育之争,有那个时代中学生“无事乱翻书”的愉快,还有短暂平安时期看西洋电影的震撼。

那时,他有读《莎氏乐府本事》《格列佛游记》的时候,还有“逃课、凑学分与窗外的聆听”的时候,还有自由选修诸如郑天挺、陈福田、沈从文、钱钟书那些风格各异课程的时候......

也许,那只是历史的细节,可是正像现在流行的一句话“细节决定一切”一样,看到历史的细节,常常会反过来,让你更加理解历史的脉络和轮廓。

这份口述历史之所以对我们很重要,还因为有很多已经进入历史的人物,随着何先生的回忆,又从历史里面走了出来。

他的记忆中有一团热情的闻一多、有战国策派雷海宗、历史学家吴晗、有哲学史家冯友兰、逻辑学家金岳霖,有“中国通温德,白俄噶邦福”、有化学家兼教育家曾昭抡,当然,还有他看到的和大多数人印象不同的殷海光,更有他一生都引以为荣的朋友王浩。

这些我们文史领域中人耳熟能详的学者,就活生生地出现在我们眼前,为我们重构了那一代学术和文化的历史,也为我们重建了何先生求学时代的文化环境,让我们知道何先生是在什么样的历史中成为知识分子的。

丨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的“幸福”

何先生在和朋友王浩的谈话中,说到“幸福是圣洁,是日高日远的觉悟,是不断地拷问与扬弃”,把幸福看成是追求理性的超越和超越的理性。

在这本《上学记》中,何先生强调:“幸福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你必须觉得个人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可是这又非常模糊,非常朦胧,并不一定是什么明确的目标。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前景,也必须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如果社会整体在腐败下去,个人是不可能真正幸福的”。

也就是说,个人的幸福和整个社会的幸福是密切相关的。

我想,对于理性始终的追求和对于社会始终的责任,也许是我们同情地理解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关键。

生在中国已经不再是天朝大国,而是积衰积弱的时代,何先生他们那一代人在战乱中一边上学,一边观察社会,上学也许既是一个学知识,成为有技术的专业人员的过程,可也是一个成为有社会关怀的知识分子的过程。

那个时代对民族命运的普遍焦虑,现实的危机,他们这些知识分子自然把追求国家富强当作自己的理想,把建设科学理性当作自己的目标,而把民族的整体崛起看作个人幸福的基础,这是一代人的感情倾向。

有人说,自从十九世纪末以来,中国整个地向西转了,是西风压倒东风,所以知识分子的主要倾向就是“西化”。

这个理解可能太简单,应该看到正是在这种情势下,中国知识分子以向西方“现代性”看齐的方式,反过来以西方的自由、民主和科学的诉求,追寻民族和国家自立和富强的愿景,在“世界主义”的外衣下,凸现着一种曾经被称作是“民族主义”的感情。

这就是我常常说的,以世界主义的面目成就民族主义,以民族主义目标接受世界主义。

虽然这种纠缠的心情,有时候会被看成是“救亡压倒启蒙”,但是,因为救亡是追求富强,依靠的是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和科学,所以,启蒙和救亡始终是一体两面。

因此在中国,知识分子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追随那些可以拯救国家、导致富强的大潮流,特别是在外敌压境的危机中。这种心情,是很多没有经历过那一代历史的人所不太能够理解的。

“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不太能理解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幸福观和自由观好像都有些太单纯甚至太简单”,何先生很感慨。

的确是很单纯很简单,但单纯和简单未必就不美好,比如说他们爱国,国家富强是他们观念世界中最优先的选项,在这个选项下,他们会接受能够达成目标的观念、制度和策略,而批判或抵制不能达成这一理想的做法。

正像何先生所说的,“人类总有一些价值是永恒的、普世的,不能以强调自己的特色来抹杀普遍的价值。中国有没有特色?有特色,但是这特色你不必强调”。

现在,流行时尚是批判普遍性,质疑源自西方的民主、科学和自由,强调文化多元,似乎要特立独行,鄙视遵守规则,觉得知识分子永远是冷峻而超然的批判者和搅乱者,这也许有它的洞见。

但是,在现代中国历史中,我们却需要理解和尊重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于西方所谓普遍真理和永恒价值的选择。

对国家(不是政府)的忠诚,对政治(不是政党)的疏离,看起来冲突,实际上统一,我相信这就是那一代中国有立场的知识分子。

并不是有专业的人就是知识分子,什么是知识分子,什么是知识分子的立场?

关于这一话题,现在讨论的著作已经很多了,不过书本常常只是一些理论,并不好拿它来截长续短、按图索骥。特别是像何先生那一代中国读书人,身处万方多难的社会中,成为一个有立场的知识分子,好像并不如书本上说的那么简单。

萨义德的《知识分子论》里面说,知识分子的公共角色应当是“局外人”,认为他需要的是“反对的精神,而不是调适精神”。

在中国现实中,这话也许只对一半,因为在那种精神紧张和生存危机中,人们无法不向往一个光明的未来和富强的国家,他们无法成为“局外人”,也不可能仅仅是“反对”。

何先生那一代人,追随着“五四”时代的精神,把民主、自由和科学当作矢志不渝的追求,把国家整体的富强当作永恒的理想,这是超越专业技术人员,成为“中国”的知识分子的基础。

丨风度与修养:现在还需要绅士吗?

2001年,清华大学曾经试图为何先生举办一个八十寿辰庆祝会,邀请了一些人来座谈,何先生一直婉拒,理由是他不是大人物,不配开颂寿会,也不配出纪念集。

也许,有的人以为这只是做做谦让的姿态,但是那天早上,他的学生彭刚去接他,他却把家门锁上,一人飘然离开。我参加过很多次大大小小的祝寿会,而这次主角缺席的祝寿会,却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次。

我认识的何先生,始终谦和而从容,在大家谈兴很高的时候,他会笑眯眯地在旁边听着,如果话音稍停,他也会很高兴地说上两句,绝不让大家扫兴。

说起来,他的著作和译作等身,我们这一代人对于西方历史和思想的理解,多少都得益于他的翻译和介绍,但他却始终处世很低调。

我常常在想,人怎样才能像何先生那样有修养,“修养”这个词,其实翻过来说就是“文明”。

按照一种说法,文明就是人们越来越懂得遵照一种规则生活,因为这种规则,人对自我和欲望有所节制,对他人和社会有所尊重。

但是,仅仅懂规矩是不够的,他又必须有超越此上的精神和乐趣,使他表现出一种不落俗套的气质。

我近来越来越感到,这种精神生活需要从小开始,让它成为心底的基石,而不是到了成年以后,再经由一阵风似的恶补,贴在脸面上挂作招牌。

爱德华·席尔斯在《传统》里面曾经说道,“何谓传统?凡是代代相传的事物、信念、形象、行为和制度都是传统,自觉性的高低是次要问题,但必须通过三代(时间的长短不拘),也就是通过两传才能成为传统”。

我不知道那种从容、自省和乐观的气质,是不是也需要两三代家庭的熏陶和从小浸染才能够获得,但是这种近乎贵族气质的传统,在现在这个变动不居、关系万千重的社会中,似乎是越来越难以见到了。

古代中国经常的改朝换代,近代中国太多的底层革命,使得气度好像成了虚伪,风度可能是无能的别名。

非得“幸分一杯羹”才能成为胜者,不顾孤儿寡母才能黄袍加身,“我是流氓我怕谁”才无往不利,“千万别把我当人”倒成了可夸耀的名言。

世事对何先生这样的人未必公平,社会对有修养的传统也不见得接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人心中是绝对政治正确的口号,这是很可悲的。

那份从容和宽厚,不仅在“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古代没法延续,在“你方唱罢我登场”、“天翻地覆慨而慷”的现代,还能够不受世事的冲击而继承下来吗?

《上学记》谈到1949年便戛然而止,这让我觉得很遗憾。

前半生上学的过程,保留在何先生的记忆里,而进入绝大多数读者记忆中的,却是后半生的何先生。

他卓越的学术成就在《上学记》里面都没有提到,我曾经向何先生建议把口述历史继续下去,何先生笑而不答。

当我写这篇小文的时候,何先生因为偶然病恙,却两次住进医院,让人察觉到他已经85岁了。85岁的老人,那一生经历该是多么丰富而复杂。

我曾去医院看望他,被医生命令不准下床的他,手里正拿着《资治通鉴》。不知为什么这让我有一种奇怪的联想,如果说,《资治通鉴》记载的是古代中国的整体历史,而在拿着《资治通鉴》的何先生身上,却是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的具体历史,在这个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整体历史和具体历史之间,该有多少故事?

走出医院,我想起了《上学记》里面的一段话:“'二战’的时候,我们真诚地相信未来会是一个光明的、美好的世界,一个自由的、民主的世界,一个繁荣富足的世界,好像对这些完全没有疑问。”

这是一个追求理性和光明的知识分子一生的信念吗?这种信念是否就是支持他一生乐观对己和善意待人的基础呢?

(0)

相关推荐

  •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史书中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作者就是那个少年砸缸小可爱.长大龙图阁直学士.死后从祀于孔庙的司马光. 内容:<资治通鉴>共29 ...

  • 如今的孔乙己,是否会代职残联主席?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 文丨曹旭 孔乙己在现代的社会,在现今的鲁镇,是否会代职残联主席呢? 据学者王富仁先生对孔乙己的叙事性评论,说自己及一代知识 ...

  • 只要你的光明永不磨灭:纪念一二·九学生运动

    原创 新闻发布会 2021-03-24 分享+转发 --在一二·九学生运动85周年纪念活动上的发言 "一二·九"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是反抗强权,反对压迫的精神,更是勇 ...

  • 不“卷”青年人,重燃创新魂

    半月谈评论员 潘晔   看了"上头",豆瓣评分9.3.一部<觉醒年代>,一代"新青年"大写的人生史,让下一个世纪的青年人看得心潮澎湃. 旧中国风雨中 ...

  • 刘小枫 | 忆念宗白华师

    编者按:原文题目为"湖畔漫步的美学老人:忆念宗白华师",载于<读书>杂志1988年第1期,后收入<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刘小枫著,华夏出版社,2007/201 ...

  • #早读#474《岁月沧桑》

    世界是一本书,共享阅读之乐 ♥ 今天是小一大书建群的第754天 #早读474#  2017年5月21日  周日 一.图书简介 <岁月沧桑>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沉思十年之作,也是其" ...

  • 回忆中的那些事?!

    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留住岁月的痕迹.                       发现美的本质 pingpu

  • 神秘园《夜曲》一段让你迷失在回忆中的旋律...

    一起来听吧<Song for Kiara>让身心舒缓,放松! 一起来听吧<Song for Kiara>让身心舒缓,放松! 展开

  • 胡玲娟 郭兴军(在回忆中深呼吸:那个温暖的人啊,如今多么冰凉!)

    胡玲娟 郭兴军(在回忆中深呼吸:那个温暖的人啊,如今多么冰凉!)

  • 回忆中的亲人

    回忆中的亲人 海 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都会产生感情,感情是一种互相牵挂的情感,一种相互喜欢的真情.爸爸的一个姑姑是聋哑人,她是由于耳朵听不到而不会说话的,所以她口中有声音.由于她身体上的残疾在村上不 ...

  • 我们回忆中的《刺客信条》或不复存在

    雷科技游戏组 编辑丨雷玩社 "万物皆虚,万物皆允." 这是<刺客信条>中刺客们的信条,也是这个系列自由的象征.刺客们行走于黑暗,躬耕于光明,有着特别的行事准则,也有着他 ...

  • 后来,只能在回忆中寻你

    文丨思情画忆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在微醺的时光里,用浅浅的文字,抚慰你的心灵. 大约很多人的心中都有一段难以释怀的过去,尽管时光飞逝,依然铭记于心.人生中最难过的事,莫过于你心心念念的那个人与你渐 ...

  • 妻子回忆中的王孝和:临刑前,他在狱中写下五十多封家书

    妻子回忆中的王孝和:临刑前,他在狱中写下五十多封家书作者:忻玉英.昂俞暄 2021-04-03 10:36:36(本文由忻玉英口述.昂俞暄整理)1949年5月27日,红旗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22 ...

  • 烛影深| 回忆中的六一儿童节

    回忆中的六一儿童节 Table qing in Xining 作者|烛影深(青海) 每个人在成长的路上要经历过童年这一环节的成长过程.童年对每个人的成长过程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的童年很快乐,有爷爷.奶奶 ...

  • 【远方】内蒙 《留在回忆中的儿童节》 作者:吴丙环 主播:红日

    作者:吴丙环 主播:红日 编辑:小鹿 留在回忆中的儿童节 那时,我入学第一年的儿童节 老娘,给我寻了件补丁最少的衣裳 老师,给我系崭新的红领巾 少年的膨湃,击荡着胸膛 尚不知道北京在何方 却会唱,我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