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古方治疗鼻渊,亦可作养生保健方,内、妇、男科等均可
第 1875 期
作者 / 1叶红 2李鑫浩 1李俊珂 1刘玲 1杨佳楠 1李应存 1甘肃中医药大学 敦煌医学与转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北京中医药大学
编辑 / 许红 ⊙ 校对 / 钱秀华
李应存教授运用敦煌四时常服方
治疗鼻渊经验撷菁
敦煌医学是敦煌学的重要一脉,是关于整理、研究敦煌遗书、敦煌壁画以及敦煌文物中医药史料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内容大致包括对敦煌遗书、残卷里医理类、藏医类、本草类、医方类、针灸类、医事类及外来医学等著作的研究。敦煌医学对于补充汉代以前的医方、解决医史研究方面的争议问题以及探索中医药学术成果,指导当代中医药研究和应用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学术价值。李应存教授系国内敦煌医派代表人物,现任甘肃中医药大学敦煌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敦煌医学的学科带头人,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内科专家。李教授长期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结合古籍,精心研究,深入思考,探索现代疾病发生之根本,经验丰富,尤其擅用敦煌古医方灵活化裁治疗内科疾病,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笔者有幸成为李应存教授学术继承人,受益良多,现将其运用敦煌简方四时常服方治疗鼻渊(慢性鼻窦炎)的经验加以整理并归纳总结如下。
1 敦煌医方——四时常服方溯源
2 四时常服方的临床运用
鼻渊是指鼻流清涕,如泉下渗,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常伴鼻塞、头痛、嗅觉减退,各鼻窦区压痛,久则可出现虚眩,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亦有“脑漏”“脑砂”“脑崩”“脑渊”之称,即西医学的鼻窦炎疾病,可分为急、慢性病。
急性鼻窦炎常为多个鼻窦同时受累,临床表现为鼻塞、流脓涕且有臭味(甚则一过性嗅觉下降),且往往伴有头晕、发热、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少数有过敏、哮喘等特异体质的患者,急性鼻窦炎常反复发作。这类情况中医常诊断为感冒、发热,证型常见(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风热犯表、痰热蕴肺等卫表病证,而临床上鼻渊(慢性鼻窦炎)患者,多为急性鼻窦炎迁延不愈而来,多有伤风鼻塞病史,且因外感风热袭肺,或风寒侵袭,久而化热,肺气不宣,痰湿不化,循经上蒸,犯及鼻窍而致,如《辨证录·卷之三》云:“人有鼻塞不通,浊涕稠黏,已经数年,皆以为鼻渊而火结于脑也,谁知是肺经郁火不宜。”
或胆经湿热,随经上犯,蒸灼鼻窍;又或因脾胃湿热,湿浊之邪循胃经上扰等引起,如《张氏医通·卷八》云:“鼻出浊涕,即今之脑漏是也……要皆阳明伏火所致。”其标实,致本虚,病情往往迁延不愈,部分患者每至季节更替频繁发作,此病初及肺、脾、胆,久则累及肝肾。《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十》云:“有不因伤冷而涕多者,涕或黄或白,或时带血,如脑髓状,此由肾虚所生。”
为此,李教授应用敦煌医方四时常服方随证化裁,补肝益肾,补肺固表,填精益髓,治标固本,古为今用,收效颇佳。
3 病案举隅
任某,男,34岁,2018年9月7日初诊,间歇性鼻塞、涕黏白3年余,稍遇风冷则鼻塞加重,鼻涕增多,喷嚏时作,嗅觉减退,头昏、头胀,气短乏力,自汗畏风寒,腰酸冷,不寐,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辨证:肺肾亏虚,痰浊蒙窍。治法:补肺益肾,扶正固表。
药用四时常服方加减,方中菟丝子、生地黄补肝益肾,填精益髓;石菖蒲有化湿、豁痰之功且合远志、茯神宁心安神,健脾调中;红参较人参更添温补之性,可温肾阳,化痰饮,补虚益肺气;桂枝(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温通经脉,助人参益气活血,温通心阳,交通心肾;当归、川芎通窍活血,气血调则痰湿去;黄芪、防风益气固表;菊花、升麻升清举阳,清利头目;
二诊:2018年9月10日。患者鼻塞、流涕、头昏胀、气短乏力、畏寒、腰酸冷均有好转,刻下见眠浅,易惊,小腹胀,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守方改茯神15 g,加酸枣仁10 g、木香20 g,继续服5剂。
按:二诊时患者症状、气色均有改善,仍见眠浅、易惊耳鸣,兼见腹胀,因此加大茯神的用量,且加酸枣仁以助宁心血,宁心安神。木香,行气消胀。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
三诊:2018年9月15日。患者精神好,诸证减,面色红润,无鼻塞、腰痛,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守方续服6剂。
按:三诊时患者诸证除,气色明显好转,已无不适症状。因患者鼻渊日久,应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