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音机里的怀旧情结

难得一个静谧的夜晚。

我双手抱在脑后,靠在竹质藤椅上,看绿色的散尾葵低垂,听收音机里的音乐缓缓流淌。收音机是那种温暖的棕色的长方体形状,边缘有着柔润的弧度和线条,很像母亲家里那个最古老的收音机。边上立着台灯,柔和如水的灯光披泻下来,映着银紫色的暗花窗帘。窗外是漆黑的夜,收音机里放出的声音还有点杂音,沙沙地响。然而那低缓的女声,配着优美旋律的背景音乐,在寂静的夜里,透着一种慵懒的、复古的氛围。有多久没有这样了?什么也不用做,什么也不用想,就只懒懒地听着收音机?

收音机这个物件现在可能并不常见了,然而我一直对收音机有种怀旧情结。从小到大,大大小小的收音机也不知道买了多少个。

小时候,家里没有什么奢侈的物件,唯有一台收音机和缝纫机算是值钱的家当。收音机是那种非常老式的收音机,在物质贫乏的年代,带给了我不少快乐。

最初,当然是“小喇叭”节目的忠实听众,每天那首开场曲“嗒滴嗒-嗒滴嗒-嗒滴嗒-嗒-滴!小朋友,小喇叭开始广播啦”一响起,我便从房间的任何一个角落钻出来,凑到收音机前听小故事、儿童广播剧、儿歌……大一些,便喜欢听单田芳的评书。现在记得最清楚的只有那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竟是十分的韵味绵长、铿锵有力,在回忆里余音绕梁。我也喜欢听各种电影录音剪辑。每听一场电影录音剪辑,便好似是看了一场极好看的电影,回味良久。再后来,便喜欢听收音机里播放的音乐,介绍歌手的文字和或是各种听众点歌及祝福。

离开家,读了大学,又买了小小的收音机,天天听。

勤奋的学生拿来听英语,练听力,我只拿来当背景音乐,走路、看小说、聊天,都离不了它。往往在夜深人静时,我还会躲在被窝里面,戴上耳机,听柴静主持的“夜色温柔”,听到不知不觉睡着了,第二天早上醒来,发现耳机里面还有一阵嘈杂的电流声。有时候迷迷糊糊的,也会记得把收音机关掉。那时候室友们常听柴静和尚能的节目,相比于尚能咄咄逼人的自负,我更喜欢柴静的“夜色温柔”节目。我喜欢柴静那能安抚人心的低沉轻柔的嗓音,也喜欢听她念一段段读者写来的美文。依稀记得我也曾懵懵懂懂写过信投稿并被选中念了一次,心里那个美啊。可是什么内容却已全然不记得了。受柴静的影响,后来学校电视台招人的时候,我去应试,还刻意学着柴静主持时的低沉嗓音,念着手里拿着的新闻稿。主考官听了一会儿,不耐烦地喝了一声:“念大点声!”可我还是固执地用念散文的低沉嗓音,念着手里的新闻稿。毫无疑问地,我被淘汰了。这个电台主持梦便从此破灭了。

刚开始工作,每个月工资还只有500多元,可我却还是狠下心来花160元买了个长长的淡绿色收录机。收音机非常漂亮,淡淡的绿色,机体分三部分,中间是收音、录音的主体,两边各连了一个可拆卸的音箱。可惜后来坏了,也没有留下照片。考研那一年,每一个晚上,都是这款淡绿色的收音机陪伴着我。每天吃完晚饭,我便会坐在桌前,拧亮台灯,打开收音机,把声音开得小小的作背景音,打开书本,再泡一杯咖啡提提神,复习到深夜。那种日子按说是枯燥无味之至的,但回想起来,却只记得那种淡淡音乐里的宁静时光,心里竟是极喜欢的。

之后搬家,大大小小也买了几个收音机,不是坏了就是丢了,心里始终遗憾,直到买到现在的这个复古收音机。今夜独坐在台灯下,听着收音机,仿佛又回到了那段听着收音机,复习资料准备考研的时间,宁静而温馨。焦躁的心一下子便沉静下来,什么也不用想,什么也不用做。

看完那部《从全世界路过》的电影才明白,也许我这样喜欢收音机,只是因为简简单单的电波,也能在空气里传递着那样温暖人心的力量。有了它的陪伴,孤独的人便不那么孤独,心情不好的慢慢开朗,浮躁的心能变得澄静。

在收音机的陪伴里,岁月静好,不忘初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