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一起聊北京廿五——“江擦门”与“乏塔寺”
1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左安门是北京外城南侧三个城门之一,位于永定门东侧。左安门城楼与广渠门、右安门一样,是单层单檐歇山小式,可以说是外城建成时的标配了。清乾隆年间的城楼改建也没有获得规制上的提升,直至拆除都保留着原形。
2
城郊牧笛声 落在那座荒村
左安门周边没有什么华丽的建筑,甚至没有什么城市迹象可寻。
据《北京街巷图志》记载:同样是城市干道,在南城,右安门内的道路相对于左安门内的更加笔直、宽阔,其原因在于右安门内的道路在辽金时代是城市干道,而左安门一带则一直是村野。
右安门箭楼
左安门外的护城河
虽然左安门一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城市规划,但其周边自然环境却另有一番情趣。这里的路,东至西南城角,南北接开阔田野,地里种粮食和蔬菜,苇塘长满芦苇。
3
古老传说讲遍 缘分落地生根
同样的,每个城楼都会有个别名儿。老北京人又称左安门为“江擦门”,您听着是不是挺奇怪的,怎么叫这么一个怪名字?这就与左安门外的“乏塔寺”有关了,没错,这里又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法藏寺法塔】
话说鲁班爷四处云游,有一天来到北京。他看到北京城“东城无塔,西城五塔”后(五塔为万松老人塔,北海小白塔,白塔寺大白塔,双塔寺双塔),觉得很不高兴,便决定为北京东城也造一座宝塔。
之前他看到雷峰塔时,觉得这个宝塔既漂亮又壮丽,于是三下五除二,他按雷峰塔的样子建了一座宝塔。这时天已黄昏,鲁班爷便将宝塔变小成了个物件儿,随即唤来一个老和尚,让他将宝塔背到东城去。
经过左安门城门的时候,因为变小后的宝塔的个头儿还是太大,过城门洞很困难。老和尚费了好大劲儿,宝塔才将将擦着城门洞进来,老和尚气喘吁吁的说:“这城门,将擦呀。”所以左安门就被叫作“将擦门”了,久而久之就成了“江擦门”。
【低矮的左安门箭楼】
进城之后老和尚乏了,就把塔放到一个苇塘边休息,只听呼拉一声响,一座宝塔凌空而降,老和尚吓坏了,赶紧通知附近寺庙,老方丈闻讯赶来一看,知道这是神圣显灵,五体投地便拜。因为老和尚走乏了,所以此塔就被叫作“乏塔”,庙就被叫“乏塔寺”,宝塔边的苇塘就是现在的龙潭湖公园。
【龙潭湖公园一景】
4
那史册温柔不肯 下笔都太狠
“乏塔寺”是真实存在的,正式名为“法藏寺”,位于今龙潭湖西北方向,建于金代。
据《日下旧闻考》记载:“法藏寺旧名弥陀寺,金大定中立。景泰二年太监裴善静修之,更曰法藏。法藏寺塔崇十丈,窗八面,窗置一佛,凡五十佛,佛设一灯。岁上元夜,僧燃灯绕塔奏乐,金光明空,乐作天上矣。”
这一描述,可见当时法藏寺及处于其后院的法塔,在元宵节时会奏乐明灯,热闹非凡。后来年久失修,法藏寺在清道光、咸丰年间就已倒塌,只留下法塔孤零零地立在那里。
1966年法塔亦被拆除,至今荡然无存。
“乏塔寺”和“江擦门”如今都已不见踪迹了,那么左安门就没有什么遗留的古迹了么?敬请期待下一期。
作者:韩汉
95后双子座 一个努力干活不缠人的北京爷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