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吃面
南胜吾乡吾土林清和13400933048
挖掘南胜的人文历史,展示、宣传、推广美丽家乡!
昨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按南胜的传统习俗,立夏这一天是要吃面食的,如做包子馒头或吃面。至于为什么这一天非得要吃面食,不得而知。但个人觉得,许是以前农村家家户户多少有种些小麦,而小麦差不多在清明节前收获,所以家家户户都有面粉。在立夏这一天要拜灶王爷和土地公,在食物匮乏的年代,刚收获的小麦做成面条便是最好的供品了,拜好后就吃面,是庆贺丰收,也是慰劳一下自己辛苦的劳动吧。而后便成了一个习俗。
(此图来源于网络)
以前,每年家里会收获几大袋的小麦,父亲用自行车载上一袋到无尾虹的磨坊去磨成面粉,顺便也会做一些面条回来。那时,我们三兄弟可高兴了,可以吃面条了。母亲得空时,总会变着戏法似的把面粉变成各种各样的面食,如:包子、馒头、面煎、发饼等等。每一次饥肠辘辘的时候,这些东西已经塞得肠肥肚满了也不觉得饱。母亲总会说:短铳仔入重硝!卡多也煮不付吃!(闽南话)
每年立夏的时候,母亲总是安排我去做面。用布袋装几斤的面粉,再用竹菜篮提着,走村前的小路,蹚过两条溪,去无尾虹磨坊做面。那时,无尾虹的磨坊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它建在无尾虹村的溪边,里面有一套依靠水力推动的机组,有碾米机、磨面粉机、制面机等。机器与机器之间用宽大的皮带链接着,磨坊前有一口蓄水的池塘,池塘的出水口有道闸,闸道通向机房的地下,直达水轮机处。工作时,只要把池塘的那闸门一撬起,水流便急速地冲进磨坊地下的水轮机,水轮机一转就带动上面所有的机器。一时间,水流声、机器声震耳欲聋,仿佛整个磨坊都震动了起来,有点儿令人心惊肉跳,又让人因那飞转的机器轮而热血喷张。
(此图来源于网络)
做面的时候,我喜欢站在一边看着,看当时的老板育池怎样地和面团,怎样的把面团碾成面片,再怎样的把面片碾成面条,然后把从机器里出来的面条扯成一段段的,对折后再码放到菜篮子里......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有趣。等面做好,付了加工的钱,我便提着菜篮子原路返回,感觉比之前重了许多,难怪,做面要加一些水啊。因此,一路上得交替换着手提,到家时两只手的胳膊肘酸得要命,不过,想着马上可以吃到面条了,心里也高兴。
面条做回来后,母亲要烧大半锅的水把面条稍烫煮一下,然后用笊篱捞起,分成一份一份地摊晾在簸箕上。这样可以放上几天不坏。那时候,煮面没什么料,肉是极少有的,往往是放韭菜,下点猪油就很好吃了。有时候,肚子一饿,拿起烫煮过的面份放入大碗里,开水再烫一下,倒上酱油,下点猪油,就吃得津津有味了。
那时候面条的味道是真正的香,仿佛有着田野的芬芳、母亲的味道,百吃不厌。每每想起儿时吃面的情形,仿佛还依稀可以闻到那终生难忘的面的味道。
如今,机器更先进了,面粉更优质了,可是面条却再也没有当年的味道了,或许是面粉没有以前的地道,或许是吃面时再没有当年的情怀,或许是流逝的岁月早已把一切渐渐地冲淡了......然而不变的是对儿时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