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深化教育改革
税 红
近年来,盂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县教育事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在2018年先后成立了盂县一中初中部,组建了盂县四中集团,为我县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和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并且在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优先解决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工资待遇问题,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广大教师的真切关怀。众所周知,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只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水平。作为我县基础教育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一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仍然不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老龄化严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共有教师2396人,其中年龄偏大的教师50岁以上597人,40岁以上855人,40岁以下849人。以县直属两所初中为例,盂县二中在岗教师227人,50岁以上62人,40岁以上102人,40岁以下63人,盂县四中在岗教师120人,50岁以上57人,40岁以上51人,40岁以下12人。教师队伍老化现象严重。近三至五年,将有大批教师退休,而新鲜血液补充不及时(近年来虽然招考了部分教师,但人数不多,且分配至偏远地区,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结构),将面临教师青黄不接的困境,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我们看到,许多年龄偏大的教师仍坚守岗位,兢兢业业,但是也有部分老教师自身储备知识不足,缺乏现代教育理念,对新知识、新思想、新理念、新技能涉猎较少,特别是农村薄弱学校,难以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要求。
二是性别比例失衡。我县中小学教师男教师800人左右,女教师1500人左右,性别结构的不合理,会给学校管理带来一定影响和困难,一些学校连班主任教师都配不足。再者,教师队伍的女性化倾向,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成长发育、个性塑造、性别角色的形成及思维方式的形成,不利于学生“全人”的发展。
三是学科比例失衡。由于农村中小学布局分散,学校规模小教师多学科、多年级兼课的情况比较普遍,教师专业不对口问题十分突出,音乐、体育、美术等专业学科教师严重不足,英语、计算机、实验操作等方面的专业教师更是寥寥无几,满足不了课程设置和教学需要。直接影响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和新课程改革推进。
四是大量雇佣代教造成教学质量整体下滑。各学校为了确保正常教学,大量雇佣代教,特别是县城内中小学,代教人数众多,如实验小学代教52人,占在岗教师35%,实验二小代教66人占在岗教师31%,实验三小代教75人,占在岗教师的42%。大量代教的使用造成教学质量的不稳定性,也给教育管理增添了不便。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解决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源头活水,使其保持健康肌体,成为当前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当务之急。结合我县实际,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多途径引入人才,稳定教师队伍。针对教师队伍年龄老化,教师结构不合理,学科教师缺编现象严重等客观存在的问题,建议县有关部门,在财政允许的情况下,拿出相当一部分资金,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建立中小学教师逐年招收常态机制。公开在高等院校毕业生中,招收选拔有教师资质的学科紧缺人员,尽快解决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年龄断层的问题。
二是结合人事制度改革,清理不能胜任的教师。对于极少数由于身体原因或者文化素质较差,不能胜任所授学科教师,结合人事制度改革方案,调整其绩效工资或减少适度工资,清理一批或提前病退一批。对于那些业务能力过硬,身体素质允许的老教师,鼓励继续从教。通过绩效工资的区别对待,让教师队伍更加纯洁,更有战斗力。
三是完善交流轮岗制度,推进均衡发展。为了实现师资的均衡发展,提高农村教学质量,需要实行教师定期的、有序的、双向的流动制度。可以组织县城学校帮扶农村薄弱学校活动(例如盂县四中集团的成立就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次尝试),以城区优秀教师为主体。可以采取下乡支教、经验交流、对口支援等城镇帮扶农村的弱势补偿机制,加强学校间合作,实行捆绑评价,有效的实现优秀资源的共享。还可以采取优秀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将
现存的优秀教师进行全员重新分配,通过名师带动,力求缩小区域、校际教育发展水平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四是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培养具有现代教育意识的新时代教师。如聘请专家、特级教师进行新课程示范教学、开展新课程观摩教学,使新教材新教法在教师心中生根发芽,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定期对教师开展现代教育技能培训,如多媒体课件、白板教学、网络资源平台使用、微课的录制与发布等,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努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我县教育事业将迎来更明媚的春天。时不我待,任重道远,我们都是教育路上的追梦人!
(税红,东梁中学教师,第九届县政协委员,2018年“国培计划”优秀教师。土家族,无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