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回家寻亲,与车夫闲话一路,突然对车夫大呼:我的亲爹啊【一点资讯】

引言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中这两句诗,写尽了离家多年沧海桑田的巨变。殊不知,不仅家乡人认不出多年未还的归人,就连归来的人,也会不识亲人。1953年,一名志愿军师长坐着一辆牛车回家,路上和车夫天南地北地聊天,不料竟发现,他竟是自己多年未见的父亲!

01

1953年5月,王扶之在朝鲜战场上负伤,回国休养的他想回老家探一趟亲。从1935年参军至今,已是志愿军39军115师师长的王扶之,竟已离家十八年之久。在这漫长的十八年里,王扶之未曾与家中的老父亲谋面,一想到即将父子团聚,王扶之有些激动。王扶之出生在陕西的一户佃农家庭,家庭条件十分艰苦。在王扶之5岁时,母亲便因病撒手人寰,父亲为了给王扶之更好的生活,只身去往外地打工,赚取更多的工钱。

▲王扶之

留下王扶之跟着爷爷生活。待到农历新年,王扶之才可以和父亲见面,父子俩这才能坐下来聊聊天谈谈心。日子就这样过去了,一转眼时间到了1935年,这一年,王扶之十二岁了。他的命运也在这年夏天发生了改变。他看见陕北红军的英勇模样,心生向往,便虚报了年龄,加入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红军队伍。虽然王扶之年龄小,但打起仗来却是一把好手。他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战场上英勇作战,表现优异。

02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王扶之成为了第一批入朝作战的将士之一,由于过往立下许多战功,王扶之被拔擢为师长。走过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王扶之,差一点在1952年的“秋季攻势”中丢了性命。王扶之所在的师指挥所,被敌人投下一颗重磅炸弹。王扶之只听得“轰”的一声,铺天盖地的泥土便迎头涌来,将包括他在内的7个人掩埋。不幸的是,有4名同志在此次事件中当场殒命,而王扶之和另外两人则要等待救援。

▲我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

时值战斗之中,可用的人力和工具都较为匮乏,所以救援行动的战线拉得非常长。在连续挖了30多个小时后,大多数人都已经失去了希望,毕竟在这么厚重的岩土之下被掩埋如此长的时间,很难有回天的可能了。此时,奇迹却发生了。只见人们将视线定定地望向坍塌的缝隙,从那之间飞出了两只苍蝇。人们意识到,在塌房之下还有空气,那么下面的人也有一定可能还活着。

▲王扶之接受采访回忆朝鲜战场

任何生的希望,都不应该被轻易放弃。战士们浑身仿佛又充满了力量,他们废寝忘食地挖掘着碎石残土,最终成功地营救了王扶之三人。在此事之后,王扶之便不再打苍蝇了,苍蝇对他来说是蒙难时的“恩人”。次年5月,王扶之回国休养,想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回过老家了,王扶之便启程回乡。

03

以王扶之当时的职位,是可以乘坐配套的小吉普,由专职的司机一路送回家乡的。但王扶之这个人向来十分公私分明,他选择自己独自回乡。王扶之的回乡之路很是坎坷,不仅要火车、客车次第换乘,而且因为县城到老家没通车,王扶之还得靠双脚走上十几里地。走了没多久,王扶之便幸运地遇上了一位赶着车的大爷。见他走得辛苦,大爷很热情地要捎他一程。

▲正在赶车的大爷

于是王扶之便上了大爷的车。也许是回到家乡、听到乡音,让王扶之倍感亲切,他的话匣子也骤然打开,与这位大爷侃侃而谈起来。在聊天中,王扶之得知这位大爷有一个儿子已经失联多年了,且和自己一样,也是十二岁时就参军离家。老人谈起儿子时,眉宇间尽是担忧,可怜天下父母心,音信全无的儿子,怎能不惹老父亲挂怀呢?王扶之于是追问老人,其儿子的详细信息。不问不知道,一问正赶巧。

▲反映参加红军的油画

老人的儿子正是在1935年参加的红军,而且叫做王扶之!这不就是自己吗?王扶之大惊,连忙端详起眼前老人的面貌。经过了十八年的风霜雨雪,父亲的脸上尽是岁月的痕迹,一道道的皱纹掩盖住了他年轻时的面貌,王扶之第一眼竟没有认出来。而儿子当年离家时,还是青涩懵懂的模样,十八年后变为一个器宇轩昂的军人站在自己面前,父亲也甚为吃惊。父子二人都没想到重逢的场合如此特殊,感慨良多。之后王扶之将父亲从老家接到了自己身边,将错失的许多年全都补了回来,为父亲养老送终。

结语

在苏轼的《江城子》中有一句“纵使相逢应不识”。虽然在词中形容的是夫妇阴阳相隔,但何尝不是王扶之十八年后与父亲重逢场景的写照呢?在战争年代,家人之间相聚都显得那么不易,而在和平安稳的现在,我们更要珍惜能与亲人团聚的机会,莫让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参考资料:

《回乡偶书》

《江城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