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水有浮丘 灵石千佛显-浮丘山千佛寺石窟

浮丘山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县城西南,故又称南山,与大伾山相望,系太行山余脉。浮丘山绰约多姿,妙景无穷,因山傍卫水势如行舟,故有“浮丘”之美称。

浮丘山千佛寺石窟位于浮丘山碧霞宫后门西北。寺内建筑群主体以明清风格为主,中轴线上有山门、罗汉殿、大雄宝殿、水陆殿等建筑。院内苍松翠柏,尤其是水陆殿前的那株千年桧柏成为千万信男善女乞求美好姻缘的上佳之所。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金不换的新作《法海禅师》便取景于此。

千佛寺始建于唐,因有千佛洞石窟而得名,石窟依托山上一座高约4米,南北长约15米,东西宽约5米的山岩而建。千佛寺石窟主要由南北两窟组成,开凿于盛唐时期。南北二窟坐东朝西,南窟最大,因密密麻麻雕刻有千余座佛像,故称千佛窟,山崖上也有深深浅浅大大小小佛龛二十余处。但其中的造像多已毁损难辨。

传说这“山上之山”原本是须弥山上的镇山之宝,非常有灵性,但他耐不住寂寞,不愿静修正果,遍证菩提,于是被如来佛放到东洋大海的海底,他痛改前非,在海底静静地修炼,耐心地等待,终于盼来了海水干枯,海底变成了平地,他也有了出头之日,到了唐代,佛事大兴,武则天在洛阳龙门捐脂粉钱开造了卢舍那大佛,当地人发现了这块灵石,于是也开洞造佛,普渡众生,成了佛教圣地。

壁造像 |

南窟造像 |

南窟外有卷棚抱厦一间。檐柱联:凿破混沌别幻出七宝山庄严妙相,烧残劫烬常存留千佛洞自在法身。清初书法家程淓在窟门上方题有“佛国”二字,其下方刻元至元六年(1269年)八思巴文书写的六字真言。窟内为三壁三龛的布局,主壁以及南北壁均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组合,主尊均为结跏坐,窟内四壁刻满小佛龛。窟内有大唐永隆元年(680年)、永隆二年(681年)、开耀二年(682年)、永淳二年(683年)等时期的题记。

北窟造像 |

北窟较小,洞内平面呈马蹄形。窟内造像题材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力士,窟内四壁亦刻有小佛龛,造像内容与南窟类似。窟内题记有如意元季九月的造像题记以及北宋嘉佑七年十一月钟游历题记等。

在山上山与天王殿之间建有一座建于雍正年间的青石牌坊,上书“威震五岳”、“即武当”字样。“即武当”源自于山上山顶那座歇山顶小庙祖师殿,这里祭祀的是武当山的主神玄武大帝。佛道相容,这便是浮丘山给人的宗教感觉。

千佛寺不仅仅是佛道交融,更有着儒学的融入。从高宗时期兴盛起来的千佛寺赶上了唐武宗和周武宗两次大规模灭佛运动,浩劫重重,这也是千佛寺雕像多半损坏的缘故之一。宋明理学兴盛起来之后,这里时而佛寺,时而被大儒们改为学院,成为教育一方学子的化外之地。明代曾一度改为浮丘书院,清朝光绪二十八年,设为农业中学堂。五六十年代,曾为浚县一中所在地。


西洋镜:5-14世纪中国雕塑

西洋镜:中国早期艺术史

——————————  EN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