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洧水注》考略
A1
△洧水出河南密县西南马领山。
水出山下。亦言出颍川阳城山,山在阳城县之东北,盖马领之统目焉。洧水东南流,迳一故台南,俗谓之阳子台。又东迳马领坞北,坞在山上,坞下泉流北注,亦谓洧别源也,而入于洧水。
洧水,即今河南双洎河。《左传》:襄公元年 (前572),晋伐郑,“入其郛,败其徒兵于洧上”。《汉书·地理志》 颍川郡阳城县:“阳城山,洧水所出,东南至长平入颍。”汉、唐故道,源出今河南登封县东阳城山,东流至西华县西入颍水。北宋时通惠民河,遂自长葛县东南引洧水经鄢陵、扶沟县北,东入蔡河 (长葛县以下故道遂堙)。元时蔡河为黄河所夺,有水改入贾鲁河。至明改称双洎河。[1]
阳城县,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即今河南登封市东南二十四里告成镇。西晋属河南郡。后废。北魏正光中复置,属河南尹。孝昌二年(526)为阳城郡治。[2]
阳城山,俗名车岭山,又名马岭山。在河南登封东北,为嵩山东支。公元317年十六国汉将刘雅山攻赵固于洛阳,赵固奔阳城山,即此。[3]
马领坞,魏、晋以后之坞堡名。在今新密市超化镇超化寨,洧水河南岸。以坞筑于马领山,故名。今称超化寨。《水经注·洧水》记:(经文)“洧水出河南密县西南马领山。”(注文)“又东径马领坞北,在山上,坞下泉流北注,亦谓谊别源也,而入于洧水。”即指此坞。
洧水东流,绥水会焉,水出方山绥溪,即《山海经》所谓浮戏之山也。东南流,迳汉宏农太守张伯雅墓;茔域四周,垒石为垣,隅阿相降,列于绥水之阴。庚门,表二石阙,夹对石兽于阙下。冢前有石庙,列植三碑。碑云:德字伯雅,河南密人也。碑侧树两石人,有数石柱及诸石兽矣。旧引绥水南入茔域,而为池沼。沼在丑地,皆蟾蠩吐水,石隍承溜。池之南又建石楼。石庙前又翼列诸兽。但物谢时沦,凋毁殆尽。夫富而非义,比之浮云,况复此乎?王孙,士安斯为达矣。绥水又东南流,迳上郭亭南,东南注洧。
浮戏之山,一名方山。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南 (汜水镇东南三十二里)。《山海经·中山经·中次七经》: 浮戏之山 “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4]
汉宏农太守张伯雅墓,学界多认为汉宏农太守张伯雅墓即打虎亭西侧1号汉墓。东汉打虎亭汉墓位于新密市牛店乡打虎亭村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东西并列的两座东汉晚期大型壁画、画像石墓。1959年发掘1号墓由两前室,一中室,两后室、一侧室和两耳室组成,为砖石混合结构,全长26. 50米。2号墓为石门砖室墓,形制与1号墓相同.全长19. 80米,两墓早年均被盗掘.仅存少量陶器和铁器残片.1号墓以画像石为主,2号墓以壁画为主,题材内容有车骑出行、宴饮百戏。侍女。骑猎。升仙以及由仙禽神兽,祥云瑞草,闪神仙人等掏成的繁缛图案。画像石线条流畅,刀法娴熟细腻、形象生动,壁画场面壮阔,构图严谨,色彩鲜艳.据考证,位于西侧的1号墓墓主人为弘农邵太守张伯雅。(见《文物,1972年第10期)[5]
安金槐在《密县打虎亭汉墓墓道填土中残石刻画像探讨》一文中认为:就《水经注》中记载汉宏农太守张伯雅墓的地理位置看,它和打虎亭汉墓在现今密县境内的地理环境基本吻合。打虎亭汉墓是位于现今密县城西约六公里的绥水之南的打虎村西地。绥水是发源于密县城西北的现今仍称谓的方山。绥水东南流,经过打虎亭村北约半公里,流至现今的超化镇北,注入发源于密县西南马岭山而东流的洧水。绥水与洧水相交之后向东注入新郑县境,即现今当地所谓的双洎河(洧水)。从打虎亭一号汉墓的墓冢底部周围至今还保存有用大青石条石围墙基础来看,它也和《水经注》中记载的汉宏农太守张伯雅墓的“莹域四周,垒石为垣”是一致的。所以密县打虎亭一号墓的墓主人,就应是《水经注》中记载的汉宏农太守张伯雅……又如《水经注》记载的汉宏农太守张伯雅墓前曾有“数石柱及诸石兽矣”。而在打虎亭一号墓的墓道填土中曾出土有石柱残块(M1:10)、石兽残块(MI;11、12)。说明这里出土的石柱残块和石兽残块,很可能就是在制作一号墓前的石柱与石兽过程中,因这些石柱与石兽被凿制坏了才作为废石填入墓道填土中。依此可以看出,打虎亭两座汉墓墓道中填的石刻构件和石刻画像的来源,很可能都是与兴建墓前的石阙、石庙、石柱、石兽时被刻凿坏的残石有关。同时从墓道内出土的残石刻与石刻画像也可为证明打虎亭一号汉墓就是《水经注》中记载的张伯雅墓,提供了重要资料。[6]
丑地,指东北偏北方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洧水》: “沼在丑地,皆蟾蠩吐水,石隍承溜。” 《隋书·礼仪志二》:“黑郊為壇,宫北十一里丑地,高六尺,并广四丈。[7]
陈桥驿先生犀利地指出:张伯雅从墓碑上仅知其名叫张德,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为官也不过州郡,却造得起如此规模的大坟墓。郦道元把这座坟墓描述得如此详细,显然是有用意的,是为了更有力地揭露这个为官不仁而死求排场的匹夫,"富而非义,比之浮云,况复此乎?"说尽了古往今来的无耻厚葬者的结局。而他所表扬的杨王孙和皇甫谧(士安),正是提倡薄葬的典范。[8]
上郭亭,具体不详。但按方位推析约今新密市甘寨、李沟村一带。
A2
洧水又东,襄荷水注之。水出北山子节溪,亦谓之子节水,东南流注于洧。洧水又东会会沥滴泉,水出深溪之侧,泉流丈余,悬水散注。故世士以滴沥称,南流入洧水也。
襄荷水(子节水),按《河南省密县地名志》:子节水又名襄荷水。发源于密县(新密市)尖山乡下寺沟子节溪,因水出子节溪,故名。经米村乡月寨、范村、慎窑、方山、于湾,到牛店乡的郭湾注入绥水。全长11.5公里。[9]则今子节水注入的是绥水与郦注时“注于洧”不同。
绥水,发源于密县西北五指岭绥溪,沿登、密两县交界处的凤凰山南流,经登封县的土观、玉台折而东南流,进入密县牛店乡境,经月台,李湾、石匠窑、牛店,谭村湾、补子庙、张湾、打虎亭、夏庄河,城关镇的东瓦店、超化乡的湖地、龙潭,到河西注入洧水。全长34公里,河床宽100—300米,流域面积319平方公里。[10]
沥滴泉,约今新密市七里岗乡沥滴泉。[11]另按钦定四库全书《河南通志》:滴沥泉在密县(七里岗乡)天仙庙前,石涧水出滴沥如雨昼夜不絶。[12]
△东南过其县南。
洧水又东南流与承云二水合,俱出承云山,二源双导,东南流注于洧。世谓之东、西承云水。
承云山,即今破荆山,古称承云山。位于新密市平陌乡与超化乡交界处.长约1.2公里,宽约1.5公星,总面积约1.8平方公里.主峰破荆山海拔557.5米。相传,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返回经过洧水,过河时碰见乌龟相助,乌龟向唐僧要真经不与,遂怒将经担沉下河去,渡河后路经承云山,唐僧让徒弟将经担打开把经取出,在山上晾晒,大风骤起将经全部刮跑,孙悟空腾空追赶仅抓住一片.上有“阿弥陀佛”四字。当地人对唐僧失经非常惋惜,遂将承云山改名为破经山,现演变为破荆山。现晒经台,捉经窝遗址尚存.山顶修有四仙庙一座,山上遍值刺槐,梨树等树木。[13]
洧水又东,微水注之。水出微山,东北流入于洧。洧水又东迳密县故城南,《春秋》谓之新城。《左传.僖公六年》,会诸侯伐郑,围新密,以郑不时城也。今县城东门南侧,有汉密令卓茂祠。茂字子康,南阳宛人,温仁宽雅,恭而有礼。人有认其马者,茂与之,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遂挽车而去。后马主得马,谢而还之。任汉黄门郎,迁密令,举善而教,口无恶言,教化大行,道不拾遗,蝗不入境,百姓为之立祠,享祀不辍矣。微山
微水,洧水支流,今定名超化河,在河南省新密市超化镇注入洧水。[14]
密县故城,西汉置,属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南三十里。《尔雅》:“山如堂者曰密”,因以为名。西晋属荥阳郡。[15]考古资料显示密国(县)故城位于新密市大隗乡大隗村,系西周遗存城址平面近似正方形,边长100余米,现残存南城墙长约60米,高约米,俗称擂鼓台.城内出土陶器有豆,瓮,鬲等。[16]
汉密令卓茂祠,卓茂是千古循吏,汉以后,县官皆以他为楷模,密县在县城大隗建立卓茂祠,在大隗镇东门外修筑了卓茂衣冠冢,历代县令到密县任职,都先到卓茂柯敬拜,上级官吏来密县也必到卓茂祠瞻仰。明末地理学家、诗人顾炎武来密县凭吊卓茂祠后,写下《大隗镇卓太傅祠》一诗:“拱木环遗祠,空山走部民。循良思旧德,执节表淳臣。几杖中兴札,丹青御座亲。至今传俎豆,长接大隗春。”卓茂衣冠冢位于大隗镇东门外,坐北面南,北依杨河,南望洧水,冢高约7.5米,周长约10米,冢前有桐,祀卓茂。今祠已不存,仅存方形祠基遗址。南北长7米,东西宽15米。[17]
洧水又左会璅泉水,水出玉亭西,北流注于洧。洧水又东南与马关水合,水出玉亭下,东北流历马关,谓之马关水。又东北注于洧。
璅泉水,按钦定四库全书《河南通志》:锁水泉在密县大隗镇西南八里,其水澄湛深丈余明鉴须眉与徐家沟龙池水㑹即水经之璅泉水。[18]而按“(璅泉)水出玉亭西,北流注于洧”则“洧水又左会璅泉水”需校正为“洧水又右会璅泉水”。
玉亭,按方位次序结合相关文普资料综合考量,颇疑玉亭与新密市大隗乡张庄西周遗存有关;该遗址位于张庄村东北,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50米。出土有陶豆、瓮、鬲等遗物。(见《河南文博通讯》1980年第3期)[19]
马关水,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南。[20]洧水支流马关水,今定名苟堂河,在河南省新密市苟堂镇东北注入洧水。[21](备注:徽水与马关水,均位于新密市大隗镇西南一带。大隗镇中有洧水河,西南有徽水、马关水,北部有北小河和东方红大渠。地下水位高,一米深就可挖出水来,很适合打井、搞提灌站。[22])
洧水又东合武定水,水出北武定冈,西南流,又屈而东南流,迳零鸟坞西,侧坞东南流。坞侧有水,悬流赴壑,一匹有余,直注涧下,沦积成渊。嬉游者瞩望,奇为佳观。俗人睹此水挂于坞侧,遂目之为零鸟水。东南流入于洧。洧水又东,与虎牍山水合。水发南山虎牍溪,东北流入洧。洧水又东南,赤涧水注之。水出武定冈,东南流迳皇台冈下。又历冈东,东南流注于洧。
武定水,洧水支流,今定名老寨河,在河南省新密市大槐镇老寨南注入洧水。[23]
零鸟坞,在新密市黄帝宫北响水潭处。[24]
虎牍山水,洧水支流,今定名韩嘴河,在河南省新密市苟堂镇韩嘴沟注入洧水。[25]
赤涧水,赵春青推析《水经注》所云的赤涧水当是今新砦城址以东不远的武河,《水经注》说它与武定水同出于武定冈。今武河上游可达云岩宫水库以北地带的岗地,这里也是武定水的发源地,可见赤涧水的确与武定水共同发源于武定冈[26]。按此则云岩宫水库以北地带的岗地约为武定冈。
皇台冈,熊会贞认为黄、皇古通,按此皇台冈亦即黄台冈。(会贞按:“《续汉志》,黄台县有黄台冈,黄、皇古通。黄台冈盖即黄台[27]”)赵春青推析赤涧水东南流经的黄台冈,很可能就是当今传说的力牧台。新砦遗址附近与黄台有关的地名有两处,一是黄台村,西南距新砦城址不足5公里。经调查,这是一处以黄姓人家为主的现代村庄,与历史上的黄台可能没有直接的关系。另一处是西北距新砦城址约3公里的力牧台,这里海拔200多米,高出新砦城址约50米,系武定水与赤涧水之间的制高点。该台据《密县志》记载又名黄台冈,《河南通志》载:力牧台,一曰拜将台,一曰熊台;在大隗镇东。俗传黄帝讲武于此。又曰:“筑拜风后。土人呼为台子冈,又曰黄台冈。”由此可见,《水经注》提及的黄台冈的确有可能就是指力牧台。该冈地为黄土丘,地面上保存有夯土台,其上为周代夯土建筑。地下未发掘。力牧台四周散布着周代和汉代的陶片。站在这里面朝东南方向,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砦遗址。[28]
A3
洧水又东南流,潧水注之。
洧水又东南迳郐城南,《世本》曰:陆终娶于鬼方氏之妹,谓之女隤,是生六子,孕三年,启其左胁,三人出焉,破其右胁,三人出焉。其四曰求言,是为郐人,郐人者,郑是也。郑桓公问于史伯曰:王室多难,予安逃死乎?史伯曰:虢、郐,公之民,迁之可也。郑氏东迁,虢、郐献十邑焉。刘桢云:郐在豫州外方之北,北邻于虢,都荥之南,左济右洛,居两水之间,食溱、洧焉。徐广曰:郐在密县,妘姓矣,不得在外方之北也。
郐城,西周郐国故城位于新密市曲梁乡古城寨村,城址平面呈长方形。部分已被溱水冲毁。现存东墙长330米,丙墙长360米,南墙长435米,北墙长442米,残高5-7米。据《括地志》等记载,此地为西周时期郐国都城。城址下分布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见《河南文博通讯)1980年第3期)[29]
《世本》,《世本》一书在战国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研究上十分重要。乔治忠等学者考析司马迁未见及此书,认为《世本》可能是西汉刘向汇编战国时诸多零散文献而成书,先秦时期并无此书存在。[30]
洧水又东迳阴坂北,水有梁焉,俗谓是济为参辰口。《左传.襄公九年》,晋伐郑,济于阴坂,次于阴口而还,是也。杜预曰:阴坂,洧津也。服虔曰:水南曰阴。口者,水口也。参、阴声相近,盖传呼之谬耳。又晋居商参之分,实沈之土。郑处大辰之野,阏伯之地。军师所次,故济得其名也。
阴坂,坂一作阪。今河南新郑市西北双洎河(古洧水)上津梁。[31]
阴口(参辰口),邑名。春秋郑邑。在今河南省新郑市西、古洧水岸口。
△又东过郑县南,潧水从西北来注之。
洧水又东迳新郑县故城中。《左传.襄公元年》,晋韩厥、荀偃、帅诸侯伐郑,入其郛,败其徒兵于洧上,是也。《竹书经年》:晋文侯二年,周宣王子多父伐鄫。克之,乃居郑父之丘,名之曰郑,是曰桓公。皇甫士安《帝王世纪》云:或言县故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也。郑氏徙居之,故曰新郑矣。城内有遗祠,名曰章乘,是也。
新郑县故城,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即今河南新郑市。西汉属河南郡。《方舆纪要》卷47新郑县: “春秋时为郑武公之国,曰新郑,以别于京兆之郑也。” 西晋废。[32]
郑韩故城 [城关镇·东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东周时期郑韩两国都邑.城墙曲折,夯土城坦周长约20公里,现存最高达11米,一般3-4米.由东西两城组成.中有隔墙.西城南北最长处约4 300米,东西宽约2 400米,为宫城.自六十年代钻探发掘迄今已近30年,发掘有大面积宫殿遗址,大叠贮物仓窖等。东城为郭城,北墙长1 800米,东墙长约5 100米,南墙长约2 900米,西墙即隔墙,城内发现铸铜、铸铁、制骨、制陶等作坊址多处,白庙范村北曾出土战国晚期韩国窖藏铜兵器.城内外曾发现多处墓葬区.其中以1923年在宫城之南的李家楼一带墓葬中被盗出土的一批春秋中晚期青铜器和莲鹤方壶等最为知名,习称新郑彝器。(见《文物资料丛刊》,第3集)[33]
洧水又东为洧渊水。《春秋传》曰: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即此潭也。今洧水自郑城西北入,而东南流,迳郑城南,城之南门内,旧外蛇与内蛇斗,内蛇死。六年,大夫傅瑕杀郑子纳厉公,是其征也。水南有郑庄公望母台。庄姜恶公寤生,与段京居。段不弟,姜氏无训。庄公居夫人于城颍。誓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故成台以望母,用伸在心之思,感考叔之言,忻大隧之赋,泄泄之慈有嘉,融融之孝得常矣。
郑庄公望母台,位于新郑市郑韩故城西城区,洧水南岸。台高约9米,底周长约60米,夯土筑成,实际是南城墙的一段。《水经注》“洧水”条注,洧水“经郑城南”,“水南有郑庄公望母台”。据《左传》记载,郑武公的妻子姜氏,生二子,长子名寤生,因生时难产,故姜氏厌恶。次子名段,姜氏偏爱,曾多次请求武公立段为世了,但武公没答应,仍然按照周朝的宗法制度立长了寤生为世子。公元前743年武公死,寤生即位,即郑庄公。庄公把段封到京(今荥阳东),段到京后蓄谋夺权,“缮甲兵,具卒乘”,随时准备偷袭郑城,其母姜氏密作内应。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得此消息后,派公子吕率兵车200乘伐段。段逃奔共国(今辉县)。郑庄公—怒之下把母亲姜氏迁居于城颍(今临颍县两北),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不久郑庄公反悔,便常常登上南城头远望城颍,抒发思母心情。大臣颍考叔给郑庄公想了个办法,只要在地下挖条隧道,一直挖出泉水,在隧道里与母亲见面,并不违背当初的誓言。庄公派颍考叔办理此事。庄公母子在隧道里相见后,和好如韧,姜氏被迎回郑城。后人把郑庄公登城望母之处称为“望母台”。[34]
《郑伯克段于鄢》话剧
洧渊,古洧水一段之称谓。在春秋战国时期郑国都城南门外。即今新郑市区南双洎河之一段。周景王二十二年(前523年),郑国发大水,人相传有龙斗于此,请子产进行祭祀,子产认为祭之无益,制止了祭祀。《左传·昭公十九年》:“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即指此。[35]
A4
洧水又东与黄水合,《经》所谓潧水,非也。黄水出太山南黄泉,东南流迳华城西。史伯谓郑桓公曰:华,君之土也。韦昭曰:华、国名矣。《史记》秦昭王三十三年,白起攻魏,拔华阳,走芒卯,斩首十五万。司马彪曰:华阳,亭名,在密县。嵇叔夜常采药于山泽,学琴于古人,即此亭也。
黄水,约今新郑黄水河。
太山,泰山又名太山,史书称之为西泰山,坐落于新郑市龙湖镇西南。太山,是郑州市西南的最高点,海拔312.32米,由中生代三叠系紫红色石英岩构成,为红褐色黏土所覆盖;太山是黄帝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中心,现保存黄帝活动遗址多处。[36]
华阳亭,在今河南新郑市北四十里华阳砦。《晋书·嵇康传》:“初,康尝游于洛西,暮宿华阳亭,引琴而弹。夜分,忽有客诣之,称是古人,与康共谈音律,辞致清辩,因索琴弹之,而为‘广陵散’,声调绝伦,遂以授康。”[37]考古资料显示华阳故城位于新郑市郭店乡华阳寨村,系东周遗存,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夯土城垣周长约5公里,现存墙高8米,基宽15米.四面城墙正中和城角均设有一高台,城内外经常出土各种陶器和铜簇,西垣缺几处曾发现多量入骨,据记载;华阳故城为春秋战国时期著名争战之地。[38]
黄水东南流,又与一水合。水出华城南冈,一源两分,泉流派别,东为七虎涧水,西流即是水也。其水西南流注于黄水,黄即《春秋》之所谓黄崖也。故杜预云:苑陵县西有黄水者也。
七虎涧水,《新郑县志》(清乾隆四十一年)认为七虎涧水很可能是当时新郑县的华城水。(经东岳庙西,又北华城水自西注之按:此水疑即《注》所称七虎涧水也。[39])
苑陵县故城,苑陵故城位于新郑龙王乡古城村东,系汉代遗存,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周长约4公里,城墙高约10米,城内出土有铜器、铁器、陶器以及布币和空心砖等。城墙下层叠压有周代夯土,内含夹砂绳纹陶片,据文献记载为汉苑陵故城。[40]
黄崖,春秋郑地。在今河南新郑市西北。《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前545):“公过郑,郑伯不在,伯有廷劳于黄崖”,即此。[41]
又东南流,水侧有二台,谓之积粟台,台东即二水之会也。捕章山水注之,水出东捕章山,西流注于黄水。黄水又南至郑城北,东转于城东北,与黄沟合。水出捕獐山,东南流至郑城东,北入黄水。
积粟台,位于新郑市城北约6公里望京楼遗址西侧,黄水河自北折而往东的转弯处。台北、台东为丘陵地,台南80米、台西500米为黄水河滩。台下和台北是商代文化遗址。面积约5625平方米。东、南、北三面各建有二层台,高约3米,宽约20米,均属夯土建筑,夯土层厚10一15厘米。夯窝圆平。夯土层中夹杂很多夹砂绳纹陶片和筒瓦、米字纹空心砖片。据《水经注》载:“苑陵县西有黄水也,又东南流,水侧有二台也,谓之积栗台。”可推测积粟台可能是古代交通大道上的驿站,囤积粮草之地。[42]
捕章山水,汉魏时期水名。以水出捕章山(在今新郑市薛店镇西南部,现名咆嶂山)而得名。其水南流,于今新郑市区北注入黄水(今称黄水河)。《水经注·洧水》:“捕章山注之,水出东捕章山,西(南)流注于黄水。”即指此水。 [43]
郑城,即郑韩故城位于新郑市城关镇,系东周遗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东周时期郑韩两国都邑,城墙曲折,夯土城垣周长约20公里,现存最高达11米,一般3-4米.由东西两城组成.中有隔墙.西城南北最长处约4 300米,东西宽约2 400米,为宫城.自六十年代钻探发掘迄今已近30年,发掘有大面积宫殿遗址,大型贮物仓窖等。东城为郭城,北墙长1800米,东墙长约5100米,南墙长约2900米,西墙即隔墙,城内发现铸铜、铸铁、制骨、制陶等作坊址多处,白庙范村北曾出土战国晚期韩国窖藏铜兵器.城内外曾发现多处墓葬区.其中以1923年在宫城之南的李家楼一带墓葬中被盗出土的一批春秋中晚期青铜器和莲鹤方壶等最为知名,习称新郑彝器。(见《文物资料丛刊》,第3集)[44]
黄水又东南,迳龙渊泉东南,七里沟水注之,水出隟侯亭东南平地,东注。又屈而南流,迳升城东,又南历烛城西,即郑大夫烛之武邑也。又南流注于洧水也。
龙渊泉,汉魏时期泉名。在今新郑市区东北15公里,龙王乡西部、薛店镇东部一带。苑陵县故城西北,平地出泉,世称“龙渊泉”。泉水西流,重泉水注入,又南流,注入白雁陂。《水经.潠水注》:(苑陵)故城西北平地出泉,谓之“龙渊泉。”即指此。[45]
七里沟水,黄水支流,今定名能庄河,在河南省新郑市新村镇能庄注入黄水。[46]
隟侯亭,具体不详。
升城,按方位及次序考量约今沈庄村一带。
烛城,春秋时期郑国地。在今新郑市区东南4公里,和庄镇任庄村。为郑国大夫烛之武之封邑。周襄王二十二年(前630年),晋国、秦国联合攻打郑国,危急万分,郑文公派烛之武夜缒城而出,劝说秦国退兵。烛之武能言善辩,理情真切,说服秦穆公退兵,以解郑国之围。烛之武因之而显名,烛邑亦垂留于世。[47]
A5
△又东南过长社县北。
洧水东南流,南濮、北濮二水入焉。濮音仆。洧水又东南与龙渊水合,水出长社县西北。有故沟,上承洧水,水盛则通注龙渊,水减则津渠辍流。其渎中泌泉,南注东转为渊,渌水平潭,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矣,所谓渊无潜鳞也。又东迳长社县故城北,郑之长葛邑也。《春秋.隐公五年》,宋人伐郑,围长葛是也。后社树暴长,故曰长社。魏颍川郡治也。余以景明中,出宰兹郡,于南城西侧,修立客馆。版筑既兴,于土下得一树根,甚壮大,疑是故社怪长暴茂者也。稽之故说,县无龙渊水名,盖出近世矣。京相璠《春秋土地名》曰:长社北界有禀水。但是水导于隍堑之中,非北界之所谓。又按京、杜地名,并云:长社县北有长葛乡。斯乃县徙于南矣。然则是水即禀水也。
南濮、北濮二水,洧水支流,故道均在今河南省新郑市北境。[48]
泌泉,在今长葛市东。[49]
龙渊水/禀水,《注》称水承龙渊,其上“有故沟,上承洧水,水盛则通注龙渊,水减则津渠辍流”,但尚有泉水南注东转为渊,或为伏流之类。龙渊为连通湖,故地在今河南省长葛市东北。[50]
地方学者刘水林认为: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长葛归韩,很短的一段时间内,长葛又被魏国攻取。这段时间,长葛“长葛社树暴长”,因此更名为长社,可能是因为屡次战乱,长葛邑被毁得实在不像样,加上城也太小,魏国把长社南迁6公里,建了一座更大的长社城……这座城的得名跟社树息息相关,神奇的是,社(柏)树今天仍在。在老城镇西北0.5公里一处不大的古社柏园里,23株古柏就像23位老友,抱团屹立。跨越2300年风雨,所有古柏均微微斜向南方,但枝叶繁茂,虬枝峥嵘。民国版《长葛县志》载:“社柏为葛名胜,前志未载,诚憾事也……应劭注《汉书》谓社树暴长,因名长社,或即此柏,唯长社之名,非由汉始,魏或已植此柏,因暴长改为长社。两千年古物可称巨特。”[51]
来源:许昌市旅游局
按上述地方学者所论则长社县故城应即今郭村城址,而非郦注所谓“郑之长葛邑也”。结合相关考古资料推析颇疑即今郭村城址。该城址位于长葛市增福庙乡高庙郭村北及村东,系战国遗存,在金鱼河南岸,俗呼为紫禁城,分内外两城,内城正方形,边长约300米,城墙仅存西南城角部,长约50余米,夯层厚10-15厘米,夯窝直径8-10厘米.外城边长约l公里,墙基依稀可寻,外城东存一高台高20米,传为子产台.城内外历年曾出土铜剑、镞、刀、战国货币等物。[52]
其水又东南迳棘城北,《左传》所谓楚子伐郑,救齐,次于棘泽者也。禀水又东,左注洧水。洧水又东南,分为二水也。其枝水东北注沙,一水东迳许昌县,故许男国也。姜姓,四岳之后矣。《穆天子传》所谓天子见许男于洧上者也。汉章帝建初四年,封马光为侯国。《春秋佐助期》曰:汉以许昌失天下。及魏承汉历,遂改名许昌也。城内有景福殿基,魏明帝太和中造,准价八百余万。
棘城,春秋时郑之棘泽。在今河南长葛市东北。《水经·洧水注》:禀水“又东南径棘城北”。[53]
许昌(故许男国)。考古工作者认为即今许昌市张潘故城,位于张潘乡盆李村西,系汉代遗存,面积150万平方米。分内城、外城,残存夯土城墙高1-3米,内城西南隅有“毓秀台”,传为汉献帝祭天坛;外城西北隅有张飞庙;城周围有传说中的汉献帝墓、张、潘二妃墓、伏皇后五姊妹冢等。出有鼎、灶、釜、甑、瓮、壶、钫等陶器,剑、矛、镞、镜、印等铜器,以及板瓦、筒瓦、陶水管道和玉器等。据史载为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献帝所迁之许都城。[54]
景福殿,三国魏殿名。学界多认为故址在今河南许昌市。三国魏明帝所建。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立景福之秘殿,备皇居之制度。”[55]贾庆申先生认为汉魏许昌宫景福殿基址, 不在今之许昌市衙前街的许昌县委招待所院内, 而只能是在今许昌县张潘乡古城村一带的许昌故城内西南隅。[56] 而按上述郦注“城内有景福殿基,魏明帝太和中造,准价八百余万”显然景福殿应位于汉魏许昌故城(即今许昌市张潘故城)之内,故贾先生所论为是也A6
洧水又东入汶仓城内,俗以是水为汶水,故有汶仓之名,非也,盖洧水之氏阝阁耳。
洧水又东迳鄢陵县故城南。李奇曰:六国为安陵也。昔秦求易地,唐且受使于此。汉高帝十二年,封都尉朱濞为侯国。王莽更名左亭。洧水又东,鄢陵陂水注之,水出鄢陵南陂东,西南流注于洧水也。
鄢陵县故城,位于河南省鄢陵县彭店乡古城村、田岗村一带,系春秋遗存,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分内外两城.外城南北长I 916米,东西宽988米,内城正方形,边长约200米.夯筑城墙上部平夯,下部有夯窝。现外城西南角城墙残长约350米,高3米,东城墙残存约100米,高1. 50米.城内出土有粗绳纹鬲、细柄豆、板瓦等。《左传·隐公元年》:“郑伯克段於鄢”即指此城,西汉末遭黄水淹没。[57]
鄢陵陂水,南陂又称鄢陵陂,在今鄢陵县西北。[58]
△又东南过新汲县东北。
洧水自鄢陵东迳桐邱南,俗谓之天井陵,又曰冈,非也。洧水又屈而南流,水上有梁,谓之桐门桥,藉桐邱以取称,亦言取桐门亭而著目焉。然不知亭之所在,未之详也。洧水又东南迳桐邱城,《春秋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楚伐郑,郑人将奔桐邱,即此城也。杜预《春秋释地》曰:颍川许昌城东北。京相璠曰:郑地也。今图无,而城见存,西南去许昌故城可三十五里。俗名之曰堤,其城南即长堤,固洧水之北防也。西南桐邱,其城邪长而不方,盖凭邱之称,即城之名矣。
桐邱城, 考古工作者认为桐邱故城位于河南扶沟县韭园乡后郑村北,系春秋、汉遗存。现存西城墙墙基局部,夯筑而成,夯层厚10-15厘米.城内现存少量陶罐、豆、板瓦等,并有汉空心砖墓分布。据《左传》等史籍记载,春秋时此地是郑之桐邱城,汉时曾为桐邱县治。[59]但按郦注“京相璠曰:(桐邱城)西南去许昌故城可三十五里。俗名之曰堤,其城南即长堤”作方位及距离校验,则扶沟县韭园乡后郑村之桐邱故城距位于其西南的许昌故城(张潘乡盆李村西)约27公里(约65汉里)。远远超出35里的距离校验。故此对于考古工作者所认为的桐邱城位于河南扶沟县韭园乡后郑村北之说,本文姑且存疑。
由上述注文“今图无,而城见存”可知郦道元当时在为《水经》作注时,除了实地踏勘、文献校验外,他还尽可能地结合相关地图资料进行统筹辑释;郦善长实事求是严谨认真而又不失系统的科学探究精神直至今日依然迸发着璀璨的学术光芒。
洧水又东迳新汲县故城北。汉宣帝神雀二年,置于许之汲乡曲洧城,以河内有汲县,故加新也。城有洧水南堤上。又东洧水右迤为濩陂。洧水又迳匡城南,扶沟之匡亭也。又东,洧水左迤为鸭子陂,谓之大穴口也。
新汲县故城,西汉神爵三年 (前59) 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扶沟县西南二十里汲下村。《汉书·地理志》 注引阚骃云:“以河内有汲,故加新也。” 东魏属许昌郡。隋废。[60]按此新汲县故城应即今扶沟县固城村古城;考古资料显示该古城位于扶沟县固城村,系春秋、汉遗存,城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800米,东西宽480米,面积约40万平方米.四城角为圆转角,西墙中段偏南处稍向外凸。现存夯筑城墙基宽约20米,高2-8米不等.墙外有护城壕环绕.城址四门轮廓尚清楚,门道宽约5米.城内现存数处夯土台基.发现有圆筒形陶排水管道、冶炼炉址、水井、墓葬等遗迹,出土遗物有窖藏春秋楚金银币、陶鬲、罐、钵、碗等。[61]
濩陂,张文华等学者认为在今扶沟县西南。[62]而按郦注结合相关地形图综合考量,濩陂约位于扶沟县固城村东北方向的宋庄、小路岗一带。
鸭子陂,在今扶沟县南。《魏书》卷-O六《地形志中》许昌郡新汲条云有“鸭子陂”[63]《一统志》称《旧志》鸭冈陂在扶沟县南三十五里。[64]按郦注结合相关地形图等综合考量,鸭子陂约位于今扶沟县练寺镇西的低洼地带。按此则扶沟之匡亭(匡城)亦应在练寺镇西北一带;但遗憾的是尚未见有相关考古发掘报告。
A7
△又东南过茅城邑之东北。
洧水自大穴口东南迳洧阳城,西南迳茅城,东北又南,左合甲庚沟。沟水上承洧水于大穴口,东北枝分,东迳洧阳故城南,俗谓之复阳城,非也。盖洧复字类音读变。汉建安中封司空祭酒郭奉孝为侯国。其水又东南为鸭子陂,陂广一十五里,馀波南入甲庚沟,西注洧,东北泻沙。
洧阳城,当地学者认为约今扶沟练寺村。[65]
茅城邑,具体不详。
(大穴口)鸭子陂(水),张步天认为此洧水支分为大穴口通鸭子陂之水道,鸭子陂又有水道注甲庚沟,称鸭子陂余波。大穴口故地在今河南省扶沟县城北贾鲁河西侧。此水与鸭子陂余波、甲庚沟构成一段洧水闭合支流。而甲庚沟系洧水支流,水承鸭子陂余波。今河南省扶沟县城有河道,连接贾鲁河、清水河、后李河,向东南,此河段与甲庚沟相合。甲庚沟东另有一段故渎注沙水。[66]
洧水又南迳一故城西,世谓之思乡城,西去洧水十五里。洧水又右合濩陂水,水上承洧水于新汲县,南迳新汲县故城东,又南积而为陂。陂之西北即长舍城,陂水东翼洧堤,西面茅邑,自城北门列筑堤道,迄于此冈,世尚谓之茅冈,即《经》所谓茅城邑也。陂水北出,东入洧津,西北纳潩流。
思乡城,杨守敬依据《魏书.地形志》认为“思乡城”应校正为“思都城”。(思乡城,守敬按:《地形志》,襄邑治思都城,都为乡之误,当以此正之[67])。按方位结合相关考古资料及地名等综合推析颇疑思都城与西华县思都岗村北的女娲城遗址有关。该城址位于聂堆乡思都岗村北系东周、汉遗存。因传女娲氏在此建都而得名,城址呈正方形,分内外两城,内城面积16.96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夯筑城墙,残高3米,宽8米。城内发现有宫殿基址,陶排水管道。出十有陶鬲、罐、釜、瓮、盆、豆、简、板瓦等。[68]
长舍城,熊会贞认为在今扶沟县西南,并援引《魏书.地形志》辨析“长舍城”可能是当时新汲的“长合城” ;系“舍与合形近致误”。(会贞按:《地形志》新汲有长合城,舍与合形近致误。然足征此《注》本作舍,不作社,戴改失之。在今扶沟县西南。[69])
新汲县故城,详前。
△又东过习阳城西,折入于颍。
洧水又东南迳辰亭东,俗谓之田城,非也。盖田、辰声相近,城亭音韵联故也。《经》书:鲁宣公十一年,楚子、陈侯、郑伯盟于辰陵也。京相璠曰:颍川长平有故辰亭。杜预曰:长平县东南有辰亭。今此城在长平城西北,长平城在东南,或杜氏之谬,《传》书之误耳。长平东南涝陂北畔,有一阜,东西减里,南北五十许步,俗谓之新亭台。又疑是杜氏所谓辰亭,而未之详也。洧水又南迳长平县故城西,王莽之长正也。
辰亭(辰陵),春秋陈邑。在今河南西华县西北。《春秋》:宣公十一年(前598),“夏,楚子、陈侯、郑伯盟于辰陵”。杜注:“陈地。”《续汉书·郡国志》:陈国长平县“有辰亭”。[70]按方位推析颇疑与西华县护当城遗址有关,该遗址位于红花乡护当城村,系汉代遗存,面积3万多平方米,文化层厚1-3米。出土有陶罐、瓮、豆、壶及砖等。[71]
长平县故城,考古工作者认为长平故城位于西华县田口乡董城村,系战国、汉遗存,城址正方形,面积16万平方米。地面已无城垣遗迹,地表下残存3米高的墙垣。城内文化层厚2米。出土有陶鼎足、罐、釜、豆及筒瓦、饭瓦等。据文献记载为战国时魏长平城,汉置县。[72]
涝陂,在今西华县东、淮阳县西北。卷二二《渠水》云:“水(谷水)源上承涝陂,陂在陈城西北,南暨荦城,皆为陂矣。”[73]
洧水又南分为二水,枝水东出,谓之五梁沟。迳习阳城北,又东迳赭邱南,邱上有故城。《郡国志》曰:长平故属汝南县,有赭邱城,即此城也。又东迳长平城南,东注涝陂。
洧水南出,谓之溪笼水,故水会有笼口之名矣。洧水又东迳习阳城西,西南折入颍。《地理志》曰:洧水东南至长平县入颍者。
五梁沟,在今河南西华县南。《水经·洧水注》:“洧水又南径长平县故城西。洧水又南分为二水,枝水东出,谓之五梁沟。”《寰宇记》卷10宛丘县:五梁沟“按《图经》云,西南十里。从西华县界洧水出,东流入谷水。古老传云,此沟有五桥渡,因名焉”[74]
赭邱城,按方位次序结合相关地形地貌特征及考古资料等综合考量,颇疑与西华县西柳城遗址有关,该遗址位于西华县红花乡西柳城村东,系商、周、汉遗存,遗址为一方形高台,面积2.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3-4米。出土宵陶鬲、鼎、罐、壶、豆、盆、红陶釜等,分别饰粗细绳纹和附加堆纹,还采集到一块带“柳”字的大方砖。[75]
习阳城,熊会贞认为在西华县石羊集。[76]按此习阳城即今西华县后石羊城址,该城址位于西华县黄桥乡后石羊村,系汉代遗存,城址呈长方形,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500米,城内面积50万平方米,地表上夯筑城垣因淤积已不见,南、北垣址上各发现有城门遗迹;城内出土有大量陶罐、豆、瓮、壶、筒瓦,板瓦、砖块及五铢钱、铁剑等。[77].
(图片摘自网络)
[1]《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3]《国土资源实用词典》
[4]《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5]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46页。
[6]安金槐:《密县打虎亭汉墓墓道填土中残石刻画像探讨》,《华夏考古》,1994-12-26
[7]《军事大辞海·上》
[8]陈桥驿:《郦道元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04-01
[9]密县地名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省密县地名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12,第322页
[10]密县地名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省密县地名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12,第321页
[11]密县地名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省密县地名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12,第45页
[12]钦定四库全书《河南通志》巻八.山川下
[13]冯辉,于明义主编,密县揽胜,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03,第88页
[14]张步天著,水经注河川概论,线装书局,2017.06,第160页
[15]《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6]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46页。
[17]郑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韩纪中主编;孙春杰,何洁副主编,郑州文史资料 第33辑 郑州古镇掇粹 2,郑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2012.08,第213页
[18]钦定四库全书《河南通志》巻八.山川下
[19]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46页。
[20]《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21]张步天著,水经注河川概论,线装书局,2017.06,第160页
[22]《中国城镇·河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城镇·河南卷,中国城市出版社,1992.12,第44页
[23]张步天著,水经注河川概论,线装书局,2017.06,第160页
[24]刘峰亭编,文苑英华丛书 新密古诗选,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12,第110页
[25]张步天著,水经注河川概论,线装书局,2017.06,第160页
[26]赵春青:新密新砦城址与夏启之居;郑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编;张立兴,马世之主编;刘晏普,高玉楼,张玉霞副主编,华夏都城之源,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02,第146页
[27]《水经注疏》,第1863页。
[28]赵春青:新密新砦城址与夏启之居;郑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编;张立兴,马世之主编;刘晏普,高玉楼,张玉霞副主编,华夏都城之源,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02,第146页
[29]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46页。
[30]乔治忠; 童杰:《世本》成书年代问题考论,《史学集刊》,2010-09-01,第35页。
[31]《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3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33]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16页。
[34]郑州历史文化丛书编纂委员会编,郑州市文物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12,第108页
[35]政协河南省新郑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新郑文史资料 第8辑 古今地名专辑,,1999.10,第141页
[36]王吾中:《泰山村——昔日黄土今变金》,《农家参谋》,2016年第6期,页64-65。
[37]《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38]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17页。
[39]新郑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整理,《新郑县志》清乾隆四十一年,标注本,新郑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1997.01,第69页
[40]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17页。
[41]《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42]郑州历史文化丛书编纂委员会编,郑州市文物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12,第108页
[43]政协河南省新郑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新郑文史资料 第8辑 古今地名专辑,,1999.10,第138页
[44]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16页。
[45]政协河南省新郑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新郑文史资料 第8辑 古今地名专辑,,1999.10,第141页
[46]张步天著,水经注河川概论,线装书局,2017.06,第160页
[47]政协河南省新郑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新郑文史资料 第8辑 古今地名专辑,,1999.10,第130页
[48]张步天著,水经注河川概论,线装书局,2017.06,第159页
[49]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11,第54页
[50]张步天著,水经注河川概论,线装书局,2017.06,第160页
[51]游晓鹏:“豫地密码·千年古县”系列之长葛(二) 只设丁字路口的神秘老城 ,《大河报》,2014年08月08日
[52]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325页。
[53]《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54]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315页。
[55]中国古代名物大典·上
[56]贾庆申 :汉魏许昌官景福殿基址考辨,《许昌学院学报》,1993年 03期,第97页。
[57]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328页。
[58]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11,第54页
[59]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427页。
[60]《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61]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427页。
[62]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11,第54页
[63]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11,第54页
[64]《水经注疏》,第1855页
[6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扶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扶沟县文史资料,第2辑,第131页
[66]张步天著,水经注河川概论,线装书局,2017.06,第160
[67]《水经注疏》,第1856页。
[68]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412页。
[69]《水经注疏》,第1856页。
[70]《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71]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412页。
[72]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412页。
[73]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11,第54页
[74]《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75]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412页。
[76]《水经注疏》,第1817页。
[77]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4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