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说透我读书20年的心得:人生4个阶段,2个教训,1个建议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和大家聊聊我读书二十多年的心得。
主要分三块:我读书的四个阶段,从小学到大学,再到工作。两个遗憾;没人指点,经典读的太少。一个建议:建立深度阅读习惯。
1
20年,4个阶段,苦乐都有
我读书的经历,大概有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小学到高中,是不挑食的读。
我大概从一二年级开始,就喜欢读课外书了。原因也简单:因为寂寞。我家是独门独户,周围没有邻居小朋友玩,只好看书打发时间。
最开始读的都是小人书、故事会,一些七八十年代的文学期刊,比如《清明》《钟山》等等。后来上初中,学校里有了图书馆,手上也有了一点零花钱,各种课外书读的就更多了,印象最深的是金庸、余华、王小波。还喜欢买《读者》《南方周末》《辽宁青年》。
金庸的书,就是我初一暑假,花两毛钱一天,去大街上的书店里租书读完的。
余华的书,则是高一时,从同学书中借的,“一盘猪肝,二两黄酒,黄酒要温一温”,《许三观卖血记》里的这段话,现在的我每次献完血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黑铁时代》《革命时期的爱情》,是姐姐送给我的。当年正是高二,读完之后,在宿舍里眉飞色舞的讲了一个中午“王二”“小和尚”的,大家都听傻了,个个都觉得世界上怎么有这么有意思的书。
那时读书是不挑食的,有什么吃什么,信马由缰。
第二个阶段,是上大学以后,跟着兴趣读,信马由缰。
上了大学之后,一边是我的考试成绩常年稳居倒数,另一边是在课外,主动找了不少书看。从余华、鲁迅溯流而上,沉迷了一段时间的精神分析,啃完了弗洛伊德、荣格。
又随着教科书,系统读了明清小说(尤其是艳情的主题)、八九十年代的寻根文学,还因为青春萌动,读了很多校园文学。
这个阶段读书也比较散乱,一会儿读这个,一会儿爱那个,不过却多多少少养成了一些阅读偏好:
关注细节,对文笔特别挑剔,故事可以简单,但是叙事一定不能绕,神神秘秘云山雾绕,或者主题很沉重的小说,一般都会绕着走。
第三个阶段,是工作以后到研究生毕业,有系统、有目的、有主题的读。
这个阶段前后持续了六七年。
本科毕业以后,我先是工作了一段时间。手头上钱一下子多起来了,当当、卓越网店兴起,买书也方便,我开始自己买书看。而且那时候,有一种隐隐约约的感觉:
文学作品,可以安慰人心,对人性多一点洞察,但是对于认识社会问题,理解当下的生活,好像用处不大。
于是,在不知不觉中,我的读书兴趣开始转移,舍弃小说,集中读历史、社科类作品了。
曾经有两三年,每天下班之后,回到家里,打开台灯,就是看书。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茅海的《天朝的崩溃》,还有很多讲自由主义的书都是这一段时间读的。
等到后来又回到学校读研,因为毕业论文,同门师兄弟的影响,我的兴趣点更加集中,开始系统的读中国近现代史,尤其是中共党史、当代中国史方面的著作,前前后后大概读了一百多本吧。
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也是今天时不时会拿出来重读的,主要都是一些回忆录,尤其是在政治斗争中失意者的回忆录。那里有秘闻,有牢骚,更有正史之外观察历史的另一个角度,被遮蔽的史实。
这个阶段是有系统、有目的、有主题的读,也是打下我思考问题、资源的基础,至今我还保持了这方面的兴趣,每年都会翻阅这方面的论文,买这方面的书。虽然大多数时候也是不甚了了,甚至连书皮都懒得拆了,但是兴趣一旦养成,等闲难以更换。
第四个阶段,围绕工作、生活、家庭,开始了非常功利性的阅读。
大致说来读书有两个目的,或者是陶冶品格情操,或者是解决实际问题。
从中学到研究生毕业,我的读书生活,大多数时候都可以说是出于兴趣、困惑,功利心没有那么强。即使要写论文,要读各种工具书、材料、档案,那也毕竟是出于最原始的兴趣和冲动。
但是离开学校之后,迫于生活、职场的压力,许多时候都是自己不想干,但又不得不干的事情了。
于是读书的目的开始越来越现实,越功利:要解决什么问题,就找什么方面的书读。要解决财务、人力资源的问题,就买一堆“财务30讲”“人力资源规划”,要搞明白景区规划怎么做,就搜“XX景区规划实操”“景区规划注意事项”。
总结下来,这二十多年里,我读书经历了大概四个阶段,也算是对应了人生里的不同年华,苦乐都有。
少时懵懂无知,随波逐流。青春时,意识觉醒,精力充沛。青年时,义愤填膺,困惑无穷。中年时,贴地生活,亦步亦趋。
2
没有人指点、经典读的太少
读书二十多年,有哪些经验、教训、遗憾?
我个人觉得最大的遗憾是两个:一是在读书这件事上,得到的指点太少,走的弯路太多。二是早年经典读的太少,基础不牢,现在补课来不及了。这两个遗憾其实是高度相关的。
先说第一个遗憾“没有指点”。
在读书的前十多年里,我基本上都是靠自己摸索,没有人指点我哪些书该读,哪些书可以翻一翻,或者完全放弃。这导致的遗憾就是,浪费了太多的时间,走了太多的弯路。
举一个切身感触的例子。我现在就挺后悔读了太多的文学作品。
好处当然是重情义,对世道人心能设身处地的共情,但是坏处也是因为在年轻时读了太多文学作品,潜意识里养成了太敏感的性格,考虑问题经常陷入情绪化,很难做到一二三四的有一说一。
第二遗憾就是经典读的太少。
在十几二十岁的时候,在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养成的最重要的阶段,经典作品读的太少,基础打的不扎实。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精力最充沛,时间也比较闲暇的时候,我把太多的时间花在了那些二流、三流,甚至完全不入流的作品少。比如很多革命小说、八十年代的文学期刊,还有网络、侦探推理之类的小说。
说实话那些书,当时读着爽,但是读完也就读完了,收获很少。
所以常常感到遗憾,如果年轻时多读一点,积淀也就深一点,那现在就是深夜反刍,而不是硬着头皮补课了。
等到我现在意识到这些问题,再回过头去找名著,找经典一本本地啃,心境、精力都已大不同。实不相瞒,像中国的四大名著,托尔斯泰、雨果这些书,我都是最近几年才开始认真读一读的。
3
建立深度阅读的习惯
读书是一个好习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深度阅读是好习惯中的好习惯。
我身边的绝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现在都陷入一种碎片化的状态。
每天拿出手机刷微博、抖音、朋友圈,两三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坐下来冷静想一想,好像干了不少事,读了不少文章,但脑子里还是空荡荡的,啥也没留下。
互联网是“快”,书是“深”。了解最新的信息、资讯,寻找解决方案,拿出手机搜一搜就能知道了。
但是要说系统、深度,还是一本本厚厚的书扎实。要想让自己的思考有深度,有进步,心情不那么浮躁,还是要隔三差五读一读书比较好。
二十多年的读下来,让我有了强烈的路径依赖,一旦现实里出现了问题,都习惯从书中找答案,而且会穷尽可能地围绕一个主题,多看几本,尽量了解深一点,掌握多一点。
比如我现在业余跑步、写育儿方面的文章。虽然跑的一般,写的还不太好,但其实准备工作做得并不少,读相关的书也非常多。我家书柜上关于跑步的书至少有二十本,育儿的书那就更多了。这就是最简单意义上的深度阅读。
下面这张图就是我读过的关于跑步的书。
读书给我带来了不少好处。
大到考虑问题,看新闻、咨询,不会轻易被潮流带着走,有自己的独立的想法。小到考试、职场、人情世故,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像我这样的农村娃,一路成长,其实很多这样的事情都没人指点的,必须要靠自己想办法,其中的一条路就是去书里找答案。
人性都是喜新厌旧,享乐的,坐冷板凳看书,没有几个人做得到。现在大家工作都忙,生活压力大,上有老,下有小的,有时候想看书,也未必有大块的时间。
比如,以我现在这么有意识、喜欢读的状态,一年再怎么挤,最多也就看五六十本书了,这其实就是一个普通人一年读书的极限。
没有阅读习惯的呢?那一年两三本书就挺好了。一年年围绕一两个问题累积起来,慢慢的也就摸到深度阅读的门了。
最后再说一句真心话:说到底,读书这件事还是挺私人的。读的多,不代表就牛,读的少,甚至不读,也不代表就一无是处。在我们国家,毛是众所周知的爱读书,邓就读的很少很少。以读书多少来论英雄,来嘲笑别人的,都是腐儒,读书读傻了。
共勉。
今日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