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名家名人坛】多才多艺的施蛰存教授|李远荣(中国香港)

名人与我有约(李远荣)专辑之七十六

提示:施蛰存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是严谨的学者。他在词学、唐诗和金石碑刻等研究领域,都取得了蜚声中外的卓越成就。他送香港作家李远荣一本大作巜善女人行品》,请看下文分解。

多才多艺的施蛰存教授
文/李远荣

施蛰存先生是著名的诗人、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和编辑家。他的风格独具的文学创作,至今在海内外拥有广大的知音,是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他在高校任敎后,又成为一代名教授,是众所周知的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严谨学者。他在词学、唐诗和金石碑刻等研究领域,都取得蜚声中外的卓越成就。
     以写诗开始其文学生涯的施蛰存,其后他的诗名虽被文学所掩盖,但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自有其不可忽视的地位。他的意象抒情诗,都经过精心的艺术处理,因而其深刻的内在联系,在文字表面几乎无迹可求,总是通过十分简洁而又意味深长的抒情意象扩散。施蛰存的散文为感情心理型,着重表达内心感受,在散淡的文字中注入丰富的体验和情绪,思路开朗,不落俗套,文笔生动自创一格。
     然而,施蛰存在文坛上留下更深足迹的毕竟是小说创作。他的小说被称为心理分析派。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出版于1923年十八岁时,其后在1936年共印出九个单行本;《江干集》丶《娟干姑娘》、《追》、《上元灯》、《将军的头》、《李师师》、《梅雨之夂》、《善女人行品》和《小珍集》。他的小说把人物的心理过程写得极为曲折而又富层次,增强了心理分析的深刻程度和细密度,从而引人入胜。施教授送我一本他的大作《善女人行品》,弥足珍贵。
      施蛰存在《我为什么写作》中说:「我在三十岁以前,是为了想做作家而写作 ,我在三十岁以后,是为了想做一个不丢脸的教授而写作。」他先后在昆明云南大学、厦门大学、上海暨南大学、沪江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2年调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当教授,带古典文学博士研究生。在反右斗争中,他被错划为右派,在嘉定县的华东社会主义学院「洗脑筋」,被剥夺了写作和教书的权利,长达二十年久。
     施老在七十九岁那年得了癌症,住一年医院,但出院后,仍笔耕不巳,天天「爬格子」,完成了「三百方针」,即出版了《金石百咏》、《唐碑百选》《唐诗百话》三书。刘禹锡有诗云:「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用这两句诗来形容施蛰存的晚年是最恰当不过了。

施蛰存照片

施蛰存赠送作者李远荣的签名书

作者简介:李远荣,祖籍福建省南安市。1973年到香港定居至今。在港期间默默耕耘,热心写作,发表作品800万言,专著20本。散文诗《承诺》荣获1998年中国散文诗征文比赛优秀奖;人物传记《李光前传》名列1998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十大畅销书。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香港文联常务副主席、香港中华文化总会副监事长、香港作家联会秘书长、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名誉副主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