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徽州77】蕃村:也叫宁丰大社,有歙县外销茶叶八大名家之一
【行走徽州77】蕃村:也叫宁丰大社,有歙县外销茶叶八大名家之一
司马狂/文
其实知晓蕃村是好几年的事情,那时候就听闻“三点鲍”的传说。去年的时候,歙县新增一批国保单位,蕃村的名字赫然在列。于是,对于这个地处歙县北乡的村子,有了一探究竟的念头。趁着五一假期,在同宗武民兄陪同下,更兼有蕃村土著鲍海涛协助,这才真正走进了蕃村。游历完毕,不由赞叹一声,真的是个藏在闺中人不知的古村落啊。
甫入蕃村,有一小学,鲜红的国旗,迎风招展。我本想入内,奈何铁将军把门。于是,攀上小学隔壁老乡家的坦上,隐约能瞧见里面似乎有老房子遗存。回来后,翻阅《歙县志》,才知晓蕃村小学的不一般。早在光绪32年(1906年),鲍家敦德堂后裔鲍开林,率先将村口的茶行改为西式小学,取名乐育小学堂,面向整个歙县招生。据说著名教育家叶元龙先生便是该校首届毕业生,时任安徽都督的柏文蔚还曾题匾“热心兴学”。后又有爱友堂鲍茂林,以祠堂为校舍,创办叙育小学。这两个小学后来合并,形成了蕃村小学。
去年蕃村的祠堂被列入国保单位,得鲍海涛的地主之便,请来鲍关顺老先生给我们打开祠堂门。这座始建于乾隆末期的祠堂,名为“惇叙堂”,是由在苏州经营茶叶生意的鲍世通建造的。鲍世通在苏州所开店铺名为“鲍德润”,传说中乾隆皇帝曾在其铺中喝过茶,更有甚者民间传言乾隆皇帝亲自给鲍世通题过“鲍家名茶”招牌。整个祠堂建筑面积达到680平方米,前后有三进两个天井,门头虽无五凤,人得入其中却也是惊叹不已。更为难得的是,祠堂之后,前人植有樟树,历经岁月,亭亭如盖,遮天蔽日,倒好似专为这惇叙堂配置的一把遮阳伞一般。
《歙县地名录》记载,蕃村本名范村,因先有范姓入住,后改蕃村。又名樊村,这个,没有解释是为什么,我猜测着可能和蕃村家家户户都种梨有关,毕竟一提到梨花,大家都会想到樊梨花嘛。而《歙县志》则记载着,蕃村所处之地,本为沼泽,水草繁茂,故名蕃湖。先世定居此间者,掘坑排水,形成蕃湖坑,简称蕃坑,所在之村,于是叫做蕃村。蕃村多姓共存,鲍许汪王结为一社,名为宁丰大社,在进村的“云路”途中,还有遗存。鲍姓最早自南宋年间便已经定居在蕃村,村内有惇叙、敦德、爱友、守仁、树德、礼恭、迎庆等诸多分祠。
蕃村的茶商在整个歙县乃至徽州地区都是举足轻重的,自鲍世通往下,后期还有鲍怡和茶庄,那是同治年间,对外贸易中的歙县外销茶商八大名家之一。在内销方面,光绪年间,鲍怡和还与谢裕大、吴馨记一道左右着营口的茶叶市场价格。也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蕃村商人外出经营,积累下来大量的金钱,才有了今天蕃村依旧保存完好的,建造于民国初年的9栋单体却又紧密相连的建筑群。这是蕃村敦德堂派下耀、仁、义、礼、智、信6房各自的房舍,6房各自营建房舍,而敦德堂的支祠、花厅居中而处,形成紧密围绕,再加上专为客人而建造的客房,这就是蕃村的鲍氏住宅群。
旧时不同姓氏的大家族能在一个地方和谐相处,断然是有亲眷关系的,蕃村亦是如此。蕃村的鲍姓有两支,除去上面说的南宋来的那支以外,还有一支是明代宣德年间才由蜀源来的蕃村。那是因为这支的先祖娶了许家的女子,迁居到此,其弟也跟随而来。许家和鲍家因那条潺潺流水的溪水,天然形成分界。河这边是鲍家,河的那边便是许家。许家亦有祠堂,名为“叙伦堂”。这个祠堂没有大修过,天井的排水口没有那么通畅了,绿色的苔藓,满布青石上,木门的色泽也暗淡了下来,岁月更迭的痕迹便是如此浓墨重彩的遗留下来。
许家这边,老宅子也不少,穿行巷弄里,总是能感触到曾经的人声鼎沸。如今却鲜有人在家中,偶遇的几位,都是白发苍苍的长者。快到饭点了,老宅子里冒出来的炊烟,那是生活本来的气息。而在许家这边最让我惊讶的,莫过于一栋老宅子的门楣上镌刻着“XX宗祠”的字迹。询问周边的老人,告知我是蕃村山上的某个村落,其姓氏的宗祠。奈何这个姓氏,当时未能认真打探清楚,倒是留下些许遗憾。不知道,在看此文的诸君中,可有知晓者,还望告知。
(注意看上图门楣上的字)
走出蕃村的时候,我一直在思量,为什么世人大多只听闻过蕃村的“花果山”,而对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古村落,知之甚少呢?或许,这也一直以来是黄山旅游的痛楚,大多数人都是冲着黄山的自然景观而来,又有多少人知晓黄山的人文历史底蕴呢?更不消说,那满是历史沉淀的徽州府!或许,文化也好,历史也罢,对于当今社会的浮躁和功利心态而言,是有些过时的产物了吧……一如,这篇文章,想来能看完的人本不会很多,道理也是一样的。
附录:蕃村入村有一条“云路”,那是蕃村鲍家先人在清朝中期修建的,路虽不长,却也别有一番风味,且路上还有古桥、古社。之前我已经单独成文,介绍过这条古道,大家可以直接点击蓝色标题,跳转阅读,看完记得回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