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徽州(51)满满都是儿时回忆的手工粉皮

舌尖上的徽州(51)满满都是儿时回忆的手工粉皮

司马狂/文

身为歙县南乡人,虽然自己家不产一粒米,却始终习惯吃米饭,对于面食总是没有那么喜爱,只是偶尔调剂胃口的时候才吃上一顿。在歙南乡下的各式面食中,有一种名为粉皮的食物,小时候并不是很喜欢吃,如今却是多少年没有吃到,甚为想念。或许这就是人最矛盾的地方,有的吃的时候,没有感觉甚至是厌恶,待到真的吃不到了,却又无限的怀念。

印象中的孩提时代,家里有一块挺大的面板,平日里是做盖子用的,盖子底下我隐约记得是口缸,不过多少年前的记忆,已然有些模糊啦。那辰光,打粉皮、打饺皮、打面条都是在这块面板上进行的,还有一个根圆圆的擀面杖。后来,有了压面机,家里的擀面杖和面板也就一并消失不见啦,现在的孩子们,还有多少人曾经见过这些东西呢?

打粉皮是需要技巧的,爷爷在世的时候,虽然不跟我们住在一起,但偶尔在我家的时候,他打粉皮我是目睹过的,那手艺还是可以的。从一开始的和面,到揉捏成面团,而后慢慢的擀成一大张的面皮,过程中时不时的还得用番薯粉沾几下,不然那面粉就容易粘在一起。这是一个考验手劲、耐心的综合任务,反正我是只在很小的时候看到过,真叫我去做,那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摊开双手。

一大块的粉皮,薄薄的,摊在面板上,先切成一条条的长条状,再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看似没有规则,却又有着粉皮自己独有的形状。我形容不上来这到底是什么形状,但只要让我见到,那定然会双眼冒光,因为那绝对是记忆中粉皮的状态。

煮粉皮不是光秃秃的粉皮在那里煮,我们那的人习惯在粉皮汤里面放上一些绿色的蔬菜。这时节还有很多小青菜,采摘回来,洗一洗,扔在锅里,平添几许绿油油的色泽,好看的很。我家那时候,一到夏天,老妈经常用苦马来煮粉皮,讲真话,小时候特别抵制这样的做法,觉得超级难吃。只是现在想吃,都不一定能吃得到啦。

(这是一亩山庄自己家种的菜,纯绿色,有机的!)

灶台下烧火的责任,很小的时候我就去承担了,看着柴火在灶膛间尽情释放自己的热情,颇有些成就感,总是想把锅烧得旺旺的。小时候,不去烧锅,会被母亲一顿训斥,现在过年的时候回家,想去帮她烧锅,反而会被她赶走,这就是岁月的变幻。一大锅水煮沸,粉皮下锅,待到水再度煮沸,粉皮熟了,青菜入锅,熟了之后,加入调料和油,粉皮也就煮好啦,简单的很。接着就是挨个拿碗盛出来,小时候妈妈总是先给我吃,现在长大了,母亲也还总是让我先吃。

乡下人不像城里人,吃饭得规规矩矩坐在餐桌前,我们喜欢端着碗,溜达出去,几户人家的人,或蹲或坐,或站或倚,围拢着边闲聊边吃饭。甚至聊得兴起,还会争论得面红耳赤,如今,又到哪里去找寻这般邻里和睦的关系去呢?

文末感谢歙县桂林镇金坑坞一亩山庄的王海英特地让她姑姑纯手工打的粉皮,并且拍照,录视频。海英也是我们歙县南乡人,嫁在金坑坞,现在同丈夫一起开的这家一亩山庄,在歙县非常有知名度,菜肴做的极其好吃。而且一亩山庄不仅能吃饭,还可以住宿,山庄进去有条能通往呈村降佛岭脚的山谷,里面也是极美的,大家有需要可以扫描下面二维码直接加她。

(这山谷中,野花丛生,石块铺就的小径,一路通往佛岭脚,岭头上还有一棵几百年的白果树,之前县妇联、县共青团5月20日组织过青年男女的相亲活动,就是在这里。)

(0)

相关推荐

  • 我去黄山却不为看山,赏徽派建筑景翠阁山庄民宿,品歙县独特美食

    忘记宏村吧!这才是安徽春天美成仙的地方,在中国,相思不光是一种情愫,也是一处风光,它有个美丽诗意的名字--徽州. 去过徽州的人都说那里是人间仙境,走一遍结庐在人境的桃花源,多年后仍会梦见那片水墨丹青的 ...

  • 舌尖上的徽州(38)据说比任何水果都好吃的八月炸(luo)

    舌尖上的徽州(38)据说比任何水果都好吃的八月炸(luo) 司马狂/文 有天,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临安的朋友发了一种很好看的水果的图,好奇心大起,连忙追问着究竟是什么.由于那朋友家同歙县交界,所以我觉得歙 ...

  • 舌尖上的徽州(60)捂熟以后比蜜都甜的枳椇(金zhou)

    舌尖上的徽州(60)捂熟以后比蜜都甜的枳椇(金zhou) 司马狂/文 今天的<舌尖上的徽州>要谈到的这样美食,我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吃过,只是我们真的不晓得它的学名叫什么.在我们家那一带,管 ...

  • 【舌尖上的徽州94】喝过这个汤的人,最年轻的都奔四啦!

    [舌尖上的徽州94]喝过这个汤的人,最年轻的都奔四啦! 司马狂/文 五·一回家的时候,因为到家比较迟,过了饭点,米饭有些吃不下,突发奇想地央着母亲给我泡个酱油汤.那一刻,孩提时代的记忆纷纷涌了上来.一 ...

  • 舌尖上的徽州之绩溪水馅包

    舌尖上的徽州之绩溪水馅包 司马狂/文 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写<舌尖上的徽州>系列文章喽,今天就继续这个系列,给大家介绍绩溪的水馅包.这绩溪的水馅包同很多徽州的美食一样,都是因为徽州子弟年少出 ...

  • 舌尖上的徽州(22)灵山酒酿

    舌尖上的徽州(22)灵山酒酿 司马狂/文 从小到大,一到春节期间,家里长辈总是会做上一大锅的酒酿.在我的记忆中,酒酿是只要掀开锅盖就能四溢开来的浓郁香味:酒酿是用来煮油粿的美味食材:酒酿是父亲怎么喝也 ...

  • 舌尖上的徽州(23)清明包饺

    舌尖上的徽州(23)清明包饺 司马狂/文 前几日正好是清明节,我的微信朋友圈被各式祭祖活动和美味的清明团子频繁刷屏.,但其实在我们歙县南乡,清明节的时候,吃的并不是清明团子,而是一种用自家地里种的菜, ...

  • 舌尖上的徽州(24)记忆中的“梦”

    舌尖上的徽州(24)记忆中的"梦" 司马狂/文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个"梦"可不是我们平日里睡觉时候做的梦,而是一种野生的果子,在我们歙南的方言当中,管它叫做& ...

  • 舌尖上的徽州(25)观音豆腐

    舌尖上的徽州(25)观音豆腐 司马狂/文 说起这个观音豆腐,相信很多徽州老乡们都会对它印象深刻吧?不过,观音豆腐和柴仔豆腐是两个东西哦!今天我们写的是观音豆腐,关于柴仔豆腐,有图的亲们,也可以分享给我 ...

  • 舌尖上的徽州(26)深渡蒸糕

    舌尖上的徽州(26)深渡蒸糕 司马狂/文 孩提时代,因为父亲同母亲最终定居在正口园艺场,而父亲是深渡镇凤池村人士的缘故,比起身边的同龄人,我会有更多的机会坐船上深渡去.彼时的深渡镇,人声鼎沸,歙县水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