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4-2)
孔子认为,人生应以仁德为本,不断地修身进德,这样才能安贫乐道,才不会因生活的贫困或者安乐等外界因素而影响仁德。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注释】
约,简约、穷困、困顿。
乐,安乐、富贵。
仁者,有仁德之人。安仁,以行仁道为安。
知者,有智慧的人。利仁,以行仁道为利。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于贫困之中,也不能长久地处于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是安于行仁的,有智慧的人是利于行仁的。”
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就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不然,这种人要么会走向为非作歹,要么会滑向骄奢淫逸。只有真正的仁者,无论贫穷还是富贵都会安于仁,这就所说的安贫乐道。孔子的弟子颜回就是典型的代表人物。孔子曾称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所乐,看重的并不是居处、饮食,而是孔子所提倡的“仁”,绝不会因生活处于十分窘迫的境地而丢弃仁德。就是在这人忧己乐之间,可以清晰地看到仁与不仁、真仁与假仁的区别所在。
关于“约”与“乐”,后世有不同的理解。明末清初思想家王船山认为,“约者,窘迫拘束不得自在之谓。乐者,在君子则须是‘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在常人也须有志得意满、纵横皆适之事。”这里将“约”解释为“窘迫拘束不得自在”,与“乐”相对,不仁者因为不能“恒其德”,处于“约”和“乐”的境地则不能长久,所以处于不约不乐之境也未尝不可。
关于“利”,朱子说,“利,犹贪也,盖深知笃好而必欲得之也。”王船山则说,“‘利仁’,总是成德后境界。‘利’字如《易》‘利有攸往’之‘利’,一路顺利,无有阻难,原不可作‘获利’字说”。依此说,“利”则是“有利于做什么”,“知者利仁”就不能理解为“为了获利才行仁”。
关于“不仁”,朱子说,“不仁之人,失其本心。”王船山则说,“集注‘失其本心’四字,下得忒重。但不得其本心便不仁,非必失也。”这一看法也有道理。孔子认为“仁”是修养的最高境界,孔子都自谦“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自认为不能算是一个仁者,那么这里的“不仁者”就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失德缺德之人,而是代表暂时还不具备仁德的一类人,更没有贬低“不仁者”的意思。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怎么理解,给当下人们都是同样的启示,那就是要努力加强自身修养,养成并保持良好的个人道德操守,全力达到“仁”的境界,这样才能“久处约”“长处乐”,才能不受功名利禄所困,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矢志不渝,成就“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