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以约失之者鲜矣(4-23)

孔子认为要学会自律,做到严以律己,就不会有太多过失,告诫人们为人处世一定要有所约束,要时时注重修德行仁。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注释】
以,因为。
约,约束、节制。
失,过失,过错。
鲜(xiǎn),少的意思,与“巧言令色,鲜矣仁”之“鲜”同意。
【译文】
孔子说:“(做人做事时)因为对自己有所约束而导致过失的情况是很少的了。”
“约”本意是约束,这里实际上是“约之以礼”,无论说话还是做事都以社会规范、道德伦理严格约束自己。汪烜《四书诠义》说:“约者,束也。内束其心,外束其身;谨言慎行,审密周详,谦卑自牧,皆所谓‘约’。以‘约’则鲜失,敬慎不败也。”
“约”也可理解为俭约,生活俭约朴素,不沉迷享乐。安德义《论语解读》认为,“约,俭约,其含义有六:一、礼仪之约俭……二、道德之约俭……三、情欲之约俭……四、文辞之约俭……五、生活之约俭……六曰刑、税之约俭……诸如此类,莫不以约俭少失。”总之,处事谨慎而且善于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人,出现过失的情况就少。
从约束的角度去看,“约”就需要讲求礼数、遵守规矩、尊重规律。凡事有度,不约则过,过则失。万事万物都有“约”,遵守作息规律,身体机能就会始终保持良好状态;遵守交通规则,危险发生的机率就会降低到最低限度;遵守交往规范,人际关系就会达到“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最高境界。
从俭约的角度去看,“约”则讲求化繁为俭。言语要俭,说话要谨慎,话多则出错的可能性就大,“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弟子规》中“话说多,不如少”,强调的就是这个道理。办事要俭,自己能够完成就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更切忌简单问题复杂化。生活要俭,饮食结构要合理,不能大鱼大肉、暴饮暴食;穿着打扮要得体,不能奢侈无度、不知满足。如果言语繁琐、办事麻烦、生活奢侈,都是与“仁”相悖,就非常容易出现过失。
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人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和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承担着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一个有理智、会克制的人,都会善于拒绝来自各个方面的各种诱惑,但这种克制是一个艰难痛苦的历程,需要用一生去努力同自己内心的欲望作旷日持久的斗争。只有真正领会了“约”的精神,遇事才能准确把握火候、掌握分寸,处事才能保证恰到好处、避免失误,“约”则不容易“失”,这也才是接近于“仁”、成就于“道”的有效路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