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大朗镇——彭氏宗祠(45)
2021年2月27日(星期六)上午,在湖北老乡王澜的陪同下,拜访东莞市汽车配件用品行业协会会长邝焕娣,在热情洋溢的氛围中进行项目合作交流。午宴结束后,和王澜一起参观游览位于东莞市大朗镇黎贝岭社区下彭村——彭氏宗祠。
第一眼看见彭氏宗祠,感觉小巧玲珑,门面不大,但是很精致,门口一副对联,门檐的柱子一副对联,封椽上人物、动物,雕刻的栩栩如生,给我留下难以忘记的印象。
彭氏宗祠,又称义聪彭公祠,为祭祀十世祖彭义聪的地方。祠前原有头门联:“琥珀冠裳宗祏远,黎山奕叶世家绵”,表明了下彭村彭氏的来源。堂后进左房联:“联吟夜月诗无草,兆梦文思笔有花”;右房联:“窗映王梅书映雪,池生春草笔生花”。
现祠堂门外有石柱长联:“平岭峙堂前虎琚低眠起伏单堤砂展案,大源开局面龙盘暗拱廻环万派水朝宗”。此联点明了宗祠所在位置、附近地形地貌。有意思的是祖宗神楼上的一副对联:“蝠梅麟菊,鹿柳熊莲。”这对联听说以前是用图案画来代替意思的,联语不用字来表示。蝙蝠、麒麟、梅花鹿、熊都是古代祥瑞的动物,寓意彭氏子孙福禄寿全,兰桂腾芳,这是东莞地区很少见的对联形式。
据史料记载,彭氏宗祠始建于明朝中期,多次进行重修,宗祠三间三进合院式建筑布局,两边建有廊房,面宽13.2米,进深26米,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硬山顶。封檐板、梁架木雕和犁头、横梁石雕工艺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据《东莞市琥珀坑彭氏族谱》(2000年)记载,东莞彭氏属于陇西堂。北宋时期,江西人彭延年隐居潮州揭阳县,为彭氏广东始祖;其有后人迁居各处;南宋宁宗开禧年(1201年),彭应春从浙江到广东南雄任职。后迁宝安,再迁居琥珀坑(又称马坑,即今东坑彭屋)。即现在的彭屋村。彭应春就是彭屋彭氏的一世祖。
明代举人黎时昌在《寿左泉翁彭先生七旬开一序》中赞道:“粤东彭氏,宝安右族也。先世科甲名贤光照国史,志于郡邑,代不乏人。”彭氏入莞始祖彭应春,乃彭震峰之九世孙,号云溪,南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年)中举,被派往广东南雄当教谕(相当于市教育局局长)。嘉定十三年(1220年)致仕后居留珠玑巷,嘉定十六年(1223年)从珠玑巷迁往宝安(东莞旧称)彭屋基,在宋理宗绍定元年(1228年)再迁至琥珀坑(又名马坑),为琥珀坑三大姓之一,即今之彭屋村。彭应春被尊为东坑、大朗一带彭氏一世祖。
九世祖锣寿公,字宪章,生于明宣德十年乙卯(1435年),终于正德十五年(1520年),享年八十五岁。相传锣寿公习堪舆之学(风水学),怡情山水,希望找一处好地方建别业以为创基之址。于是纵步名山,流览风土,几经寒暑,终于在离琥珀坑十里许发现一个巨岭,盘结郁翠,灵气独钟,问及农人,告知此为华盖岭,又叫黎贝岭,原有黎姓居住。
锣寿公于是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决定卜居此地。锣寿公次子义聪公生于明成化七年辛卯(1471年),终于嘉靖二十二年癸卯(1543年),年轻时随父来黎贝岭在黎姓屋边寄住,后遂在此娶妻安家,因其经营豆腐生意,故后世子孙亲切称其为豆腐公,而追尊其父锣寿公为下彭村始祖。后来彭姓子孙繁衍众多,而地狭人稠,故黎姓于清中后期陆续迁出。此处于是改称下彭坊,但仍保留黎贝岭的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