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红绿灯规则调整近半年,市民素质是否不堪一击?
新闻背景
2016年4月8日,濮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有关领导做客《阳光热线》,就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焦点、重点、难点等问题进行了答复。
其中提到了为有效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结合我市道路实际,经过近半年调研和专家论证,实现先放左转后放直行在缓解交通拥堵方面优势好于先放直行后放左转。也就是说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濮阳市区的红绿灯左转标志都将统一实行先放左转后放直行的通行方式。
有关专家也提出了调整这种规则的其主要优势在于:
1、左转先行,利于交叉冲突点减少,以便直行正常通行。2、左转非机动车可以按照交通信号指示有效通过道路。(如:中原路与振兴路交叉口)
从4月份试行新规则到现在,将近半年过去了,市民能否适应新的规则,市民在新的规则面前是否保持良好的素质,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度观察。
年轻人的规则意识比中老年人强
笔者在石化路与京开道交叉口进行了半个小时的观察,发现年轻人更加适应新的转向规则。当直行的红灯变成左转绿灯之后,大部分骑电车的年轻上班族会安定的守在路口等待,但是部分中老年人却依旧无视规则,直接闯红灯。
笔者分析:中老年人喜欢闯红灯的主要原因在于对过去传统“直行红变绿”习惯的依赖,这些“老濮阳”心中的地主优越感很强,潜意识中对新规则是不屑一顾的,他们对新规则的耐性和惯性反应很缓慢·,见缝插针式交通陋习伴随着他们的一生。
年轻人之所以更能适应新的规则,一方面在于这些“电车上班族”对规则的敬重,他们大多生在80年代,接受了较好的教育,三点一线的上班生活让他们更加重视规则和制度;另一方面在于他们对生命的珍视和对事故的恐惧,现代技术让信息传播飞速发展,每一天的新闻都充斥有大量的交通事故,年轻人在信息的狂轰滥炸之下,似乎变得更加“胆小”,但这正是媒体教育的结果。濮阳未来的文明需要这些青年人担当,城市的希望寄托在这些年轻人身上。
子不教 父之过
新的规则实行之后。很多幼儿园、中小学都进行了相应的交通法规课程学习。市交通支队也经常派人到中小学进行交通法规教育。但是,与孩子接触时间最多的家长往往成了被教化忽视的对象。笔者在建设路京开道交叉口观察了1个小时,发现带着孩子闯红灯的家长大有人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父母的行为就是准则。遵守交通规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我们欣喜地看到,不少父母非常注重自身行为对孩子的影响,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但是,也有极少数为人父母者,置交通规则于不顾,带着孩子闯红灯、翻栏杆、逆向行驶……可想而知,父母不遵守交通规则,根本不会培养出遵守交通规则的孩子来。
从小的方面说,不遵守交通规则,可能会造成交通拥堵,引发交通事故。从大的方面说,遵守交通规则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遵规守矩,按规则办事。孩子长大之后,就会心存敬畏,依法依规办事,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成为守法的公民。
随大流现象值得警惕
在中国,只要有一个人闯红灯,其他人就会跟着闯。在濮阳也不例外,中国式过马路根本不在乎什么规则,法不责众的劣根在老百姓心中滋长发芽。
笔者在中原路与昆吾路进行了长期的观察,随大流闯红灯似乎成为了普遍现象。美国犯罪学家萨瑟兰提出过犯罪学习理论,认为有些犯罪是向他人学习形成行为惯性的结果。
法国环境犯罪学派代表人物杜尔凯在《模仿规律》一书中断言: 社会生活中所有重要行为的实施都受模仿规律的支配。 交通违法犯罪的随大流现象,也许正是这种理论的实际呈现。
在我国,当前随大流违法犯罪的现象尤其需要警惕,一些人把个别的、偶然的、暂时的逍遥法外、法不责众现象看成普遍的规律,认为别人犯罪安然无恙,自己便可效仿。
除了行人跟风,部分驾驶人也在跟风。当行人穿越没有信号灯的马路时,理论上应当是汽车为行人让行,实际呢?笔者在濮阳市区的多个路口发现:很多行人都是在身后一阵阵的鸣笛声中无可奈何的过马路的。
个别出租车更是缺乏规则和法律意识,看见行人一脚油门就冲过去了。至于晚上长时间开大灯、随意停车、乱摁喇叭等早已司空见惯。这交通陋习不仅仅存在于马路上,更存在于某些人的心里。
1、在各个人行道口设置醒目的提示牌“闯红灯违法,文明过马路”,这样让所有的道路参与者有自豪感,让违法闯红灯的尝试着有羞耻感。
2、交警加大行人违法执法力度,要么罚款、要么责令指挥交通、要么媒体公示。
3、设置闯红灯举报奖励制度,其实不需要太多钱,只要市民抓到或者拍到闯红灯的行为,核实之后适当奖励市民,动员群众力量参与监督。
当然,我们永远坚信濮阳绝大多数市民都是遵纪守法、有规则意识的良民,只要大家重视起来、人人都尽一份力,城市交通才能更加美好,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我们讨厌特权,那么在某时候我们自己就不要“争取特权”;我们讨厌不守规则,那么在某些时候我们自己就不要“下不为例”;我们厌恶违法犯罪,那么在某些时候我们自己就不要“法不责众”。
其实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文明的种子,但我们常常被社会各种各样的“事件”所玷污。人生来平等,人生来善良。濮阳这座30年的小城,总会盛开文明之花,我们期待着。
本文由洪博说自媒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 编丨洪博 编 辑丨亚洁
河南省诗和田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
作者微信 linzhuo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