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入鼻,鼻炎不止!一张除湿治鼻炎的方子,和你共赏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耳鼻喉科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跟你聊聊鼻窦炎这个事儿。

鼻窦炎,也许你没得过。但是你一定听说过。而且我告诉你,鼻窦炎一旦患上,人每天活得都很挣扎,难受劲儿就别提了。

早年,我在阅读、学习名老中医陈潮祖先生医案的时候,看到过这么一个有意思的事儿。我想跟你好好分享一番。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才12岁,啥毛病呢?就是慢性鼻窦炎。

自从有这病以后啊,小伙子每天都流臭鼻涕,那味道腥臭腥臭的,很恶心。而且呢,鼻子嗅觉大受影响,基本上可以说是香臭不闻,脑袋也是晕晕沉沉,前额和眉棱骨的地方疼痛发胀。

小患者曾经在一些医院治疗过,症状有所好转,但是容易复发。尤其是感冒以后,症状必然复发。到后来,这个病已经严重影响到学习和生活了。患者父母几经辗转打探,找到了陈潮祖老先生。

刻诊,见患者脉弦细,舌淡苔白腻,食欲不佳,大便质软不成形,鼻音重浊,而且精神状态很差。人中那个地方,由于经常流鼻涕,导致皮肤发红。看样子,小患者被折磨很久了。

陈师细问,得知患者容易外感。一旦外感,就犯病。

到这里,陈师心中有数了。他提笔写了一张配伍。但见——

桂枝15克,白芍30克,猪苓15克,茯苓20克,泽泻30克,辛夷15克(布包),生姜15克,大枣20枚,白芷15克,薄荷10克,白术20克,苍耳子10克,甘草6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3剂。

结果,患者用药以后,鼻塞有了明显缓解,前额疼痛缓解,但是依然大便不成形,食欲不佳,舌淡苔白腻,脉象弦滑。

陈师将之前的配伍做出调整,增加了建曲15克,苍术15克,陈皮15克,厚朴15克,3剂,水煎服。

这一次用完以后,患者自述鼻窍通畅,精神振奋,前额疼痛消失,大便成形。

陈师嘱咐,今后常服成药玉屏风散一个月。

医案,到此结束了。我们能从中看到什么问题呢?

我提炼出八个字,想和你分享。这就是,湿气入鼻,鼻炎不止。我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但是我愿意和你一起探讨。

你看这个孩子,有明显的脾湿问题。舌淡苔白腻,脉象弦滑,这毫无疑问,说明有湿。大便不成形,为脾虚运化失常。食欲差,这是脾胃之气不强,胃纳不佳所致。

脾虚,必然有湿。湿邪这个东西,我讲过,它哪儿都去啊。对这个患者而言,它就往上走了,来到了我们的鼻窍、前额。湿邪阻滞鼻窍,则鼻涕流不止。湿邪阻滞前额,则前额和眉棱骨处疼痛异常。

脾虚,则气弱,人体表的卫气就不足。卫气不足,营卫失和,我们就容易外感。而一旦外感,就加剧了肺气的失常,使得痰湿在鼻窍的阻滞愈发明显,不可收拾,于是病情复发,总也治不好。

所以我说,湿气入鼻,则鼻炎不止。这个事儿,是值得重视的。

那么,问题清楚了,我们又该如何解决呢?来看看陈师的配伍吧。我再为你复述一遍——

桂枝15克,白芍30克,猪苓15克,茯苓20克,泽泻30克,辛夷15克(布包),生姜15克,大枣20枚,白芷15克,薄荷10克,白术20克,苍耳子10克,甘草6克。

你看啊,这里头,首先有通鼻窍的常用之品,比如说辛夷、苍耳子、白芷、薄荷等等。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治标之品。

同时,这里有不少健脾除湿之品,比如说白术,就健脾燥湿。猪苓、茯苓、泽泻利湿化浊。生姜和大枣,配合白术,健养脾胃。桂枝这个药,温阳化气。痰湿为阴邪,阴邪得阳则化。就好比一滩水,有了阳光就很快化散一样。所以桂枝在这里,能温散水湿之气。

二诊,由于小患者用药以后胃纳依然不好,大便依然不成形,所以加入了建曲、苍术、陈皮、厚朴这样的健脾化浊、除湿理气之品,以增强对脾胃的养护。

另外,还需注意,桂枝和白芍搭配,结合生姜、大枣,这就成了桂枝汤的配伍。桂枝汤,是张仲景的代表方剂之一,调和营卫,减少人外感的几率。而白芍配上甘草,则有芍药甘草汤的意思,可以止痛,缓解患者的前额疼痛。你看,这不是一环套一环么?

这些,就是治病的基本思路。我把它写出来,你可以反复体会阅读。

应该说,这个医案,对我的启发很大。我周围的一些同行,看了也觉得发人深省。因为在临床上,我们确实可以看到,有很多慢性鼻炎患者,存在脾虚气弱、容易外感,痰湿内积的问题。过去,我们总习惯以肺论治。这个医案和配伍,教会了我们从脾论治,兼调和营卫、缓急止痛。可以说,其中的构思,是比较精妙的。

我把这个写出来,供我的读者朋友参考借鉴。非专业读者,应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而业界同仁,不妨抄录下来,适当加减,说不定可以增进疗效。

总之,湿气入鼻,则鼻炎不止。有鼻炎的人,对此要明了。尤其是鼻炎屡治不效的,更要反思自己的脾胃,以及由脾胃所带来的免疫力低下的问题。这是值得重视的经验和思路。

好了,关于这个事儿,就说这么多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