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迅先生的书法再谈艺术的精神性(原创)
从鲁迅先生的书法再谈艺术的精神性
刘晓林
于东方文化而言,书法绝不仅是书法,绘画亦然。王羲之的书法固然出类,倘若不是藉由《兰亭序》的妙文,其影响或许会削弱不少。黄公望的绘画无疑拔萃,如果不是经过《富春山居图》的传奇,其地位一样会降低若干。一言以概,艺术的精神性与艺术本身同样重要甚至超过了后者。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佛经,立地杀人。”鲁迅先生所书上述内容的作品,尺幅仅为20厘米X20厘米。2015年冬天以75万元起拍,最终成交价逾300万元。平均算下来,一个字约19万元。相关报道称:鲁迅先生书法作品在民间极少流通,在收藏界可谓“凤毛麟角”。此前在2013年的嘉德秋拍中,鲁迅于1934年写给民国著名出版人、编辑家陶亢德的信函,拍出了655.5万元天价。本次书法拍品源自周氏兄弟(鲁迅本名周树人)故人、日本教育家清水安三的后人。作品被盛放在一方雅致的小木盒里,盒盖内侧有题识:“朝花夕拾,安三七十七”,又附一段小字:“此书是周树人先生之真笔也。思慕故人不尽,添四个字在此,这是鲁迅先生书名也。”
按一般的界定,鲁迅先生似乎与所谓的职业书法家在“术与法”上有些距离。事实上呢?未必如此!他在文学上的巨大成就和思想界的崇高地位,掩盖了他在书法、美术等方面的艺术成就而已。
据记载:“鲁迅先生的书法是从小苦练习成的。他7岁描红,入三味书屋后则日课6年不辍,书法成绩为同窗之最;他从小养成用正楷抄书的习惯,其勤奋为同辈中所罕见。绍兴鲁迅纪念馆馆藏的鲁迅于三味书屋读书时抄录的《二树山人写梅歌》(《鲁迅手迹珍品展图录》),笔致端庄、秀雅工整。他在少年时,花了大量时间抄写书本和讲义:《康熙字典》、《说文解字》、《茶经》、《地学概说》等,他都整本整部认真抄写。由于用功深入、取法高明,鲁迅在大量规范的抄写中掌握的运笔技巧为其以后的书法进境打下了扎实的根基。尤其是他从1912年到1919年,曾花了七八年工夫“抄古碑”,其书法进入遍临诸碑、海纳百川的时期。在20世纪书人中,下过此等苦功的,唯鲁迅一人。许寿裳在《鲁迅先生年谱》中载:“先生著译之外,复勤于纂辑古书,抄录古碑,书写均极精美。”
鲁迅先生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于书法的传承上颇得有渊源。祖父周福清为晚清翰林,承王右军一路,兼掺宋人笔意。其书法飘逸俊雅,气韵畅达;父亲周伯宜为会稽秀才,擅写馆阁体;叔祖周玉田是鲁迅的启蒙塾师,精通楷法,且治学严谨。曾祖母戴氏亦粗通书道。其入三味书屋后,严师寿镜吾更是越中宿儒,书法方正豁达,气势雄健,不光兼融颜柳两体,且掺入苏、黄、米、蔡等大家笔意。至于留日时的恩师章太炎,更是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其书法也名动天下。郭沫若先生在《〈鲁迅诗稿〉序》中说:“鲁迅先生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自成风格。融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宋唐,直攀魏晋。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川岛在《关于鲁迅手书司马相如〈大人赋〉》中指出:“尽管鲁迅先生不自许为书法家,亦无心作书家,所遗字迹确都不难看。笔致娟秀,不媚不俗,就是好嘛。”
鲁迅先生并不以书家名世,但他的确是了不起的书家。20世纪“五四”时代的文化巨匠可谓人人善书,但“无心”成为这一“五四群落”的共同特点。“无心为书家”方面,鲁迅显得尤为彻底。他说过:“一变‘名人’,‘自己’就没有了。”游于艺而自得,“无意于佳乃佳”在他们那代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验证。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我们能体会到“无心”无技、潇洒脱俗,简穆古朴、无心有书等不仅囿于“技、法的”境界。
短暂的一生中,鲁迅先生以一支“金不换”毛笔,写下了手稿、信札、书法墨迹800万字。他将其性情,其爱、其憎、其美学思想、文化底蕴都诉诸笔端,融入了书法作品中。常言讲“书如其人”,实属不假。此处的“人”指的人这种所谓的高等动物的内在,绝不是生命个体的表象。为什么有些貌似木呐之人的笔下能够出开张跌宕的作品?为什么有些貌似文雅之人的笔下却写出俗不可奈的作品?原因即在此,一个人内在的重要性远超表象。鲁迅先生留给世人的面貌是“锋芒毕露”,在其内心深处则流淌着“柔情”——反映到他的作品中便是绅士般的温文尔雅,清劲自然。这非常符合“书如其人”的本质:他将深厚的学养、审美经验和炉火纯青的技巧内化为其书中的精气神,将风骨隐于了字里行间。从鲁迅先生留下的手稿看,从1920年前后,他的书法逐步由内揠而趋外拓,字体由严谨、瘦狭、秀雅而走向肃散、宽博、沉雄。他的字是以静制动,举重若轻,自由畅达,蕴大巧于平实,显高雅于平凡,在流行的楷、行、行草体中融注了篆笔隶意、魏晋体态和北碑神韵。
鲁迅先生不是“纯粹”的书家,他已然成为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符号,他的思想也影响了各个领域。鲁迅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历史小说,尤其他的杂文更是辉耀世界文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佛经,立地杀人。”如上的内容在鲁迅先生的笔下传递出了什么?
鲁迅先生笔耕一生、战斗一生,同社会斗、他人斗、更同自己斗。在很多时候他寻找揭露“人血馒头”、会压榨出自己隐藏在皮袍下的小来,这样的人难道不能被称做“民族魂”?难道不能被称作现代文学的旗帜、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横眉冷对千夫所指,俯首甘为孺子之牛。试问当下的中国,试问当下的中国文人,拥有并敢迸发出自己骨气与担当的还有吗?“人情冷暖似苍狗,瞬息之间即万变。”宋朝的文豪苏东坡感受过,鲁迅先生也曾感受过。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官僚地主的家庭,他13岁那年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入狱,此后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作为家庭的长子鲁迅先生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序》先生终生对权势者和伪君子深恶痛绝:《孔乙己》中丁举人、《阿Q正传》中赵太爷、《祝福》中鲁四老爷、《长明灯》中郭老娃、《离婚》中七大人……人,处在困境中的人对高高在上的“幸运儿”反感切齿是一种自然反映;对于处于同一“层面”的弱势群体还能抱之以理解、同情、同病相怜吗?能做到的不多!从困境中走出,回首曾经的“困友”还会热爱有加吗?能做到的更少。我钦佩先生也或多或少基于这层原因:他无论高下都基本保持了自己的本性——善良、淳朴……;他一生都基本贯彻了自己的“观点——伟大来自于平凡。少年闰土麻木了,先生要尽力换回他们之间的友情。他同日本的藤野严九郎先生成了莫逆的忘年之交,使得在他去世后多年的今天日本人民还在缅怀他!
当代中国的不少人认为读不懂鲁迅先生,无可厚非。灿烂的星斗不可能每个人都能见到,即使见到了也不见得都能分辨出来。一个人、国家、社会如果没有了思想,其行动无论如何伟大终将停止甚至后退。对于生命短暂的鲁迅先生来说,他文学之所以出类拔萃绝不仅在于文字运用的变化莫测,而在于他的思想。我向来认为任何行业的大乘者除了必须的掌握(专业知识)外,是否具备解剖自我、洞察世界、感知未来的思想也是必不可少的。先生讲过:“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你能看出它出自文学家之口,更多的人会认为只有政治家才可以讲的出。其实只要是立足于现实、放眼未来的人至少会有这种“想法”,只不过有的表达不同罢了。
我们的国家领袖毛泽东主席曾高度评价过他:“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摘自《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98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摘自《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4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可能有人会说鲁迅也是时代的产物,也是综合因素导致的结果。平心而论,哪一个人不是呢?再伟大的人,谁没有自身的局限性呢?远的不说,仅就中国近代的文学史而言,有几位文学家是在一生绝大部分的时间里为百姓、国家、社会呐喊呢?的确有不少满腹经纶、博学多才之士”提升丰富“了自我而获得了不少学问,而这些学问对普遍意义上的大众具有多少实际的意义呢?的确鲁迅先生也仅限于呐喊并没有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这哪是一个人就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呢?文以载道,到底载的什么道?载自己的“道”不难,载大多数人的“道”不易!至少鲁迅先生是在载民众“大道”的同时在载着自己的“小道”,能做到如此我们还能要求什么呢?难道要让他连“牛”都做不成?“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恕我孤陋寡闻,我至今还没见过不用“吃饭”就可以“出奶”的牛!
古人讲:“画外寻画”、“书外寻书”,其有着十足的道理。如果哪位艺术家的作品中仅传递的是艺术之美是远远不够的!当透过作品,我们得到的精神性越多时,其价值越大。九天居士曾经讲过的话,再次引用如下:“如果哪一天,当别人在欣赏你的作品时已经全然看不出你所采用的何种技法与形式(最基本要求)甚至已全然忘了考虑创作者采用的何种技法与形式一事,而是因你作品要表述的一切而费解而思索而震撼而缠绵而嚣张而低沉而不能自己时……你已经接近或走到了艺术的巅峰:不求而求,不知术为何物却处处时时有术,你已将你的一切思想并着整个宇宙(所绘作品)在自己内心所留下的烙印一同进入作品中却浑然不知:中规与破矩自然而生。”一言之概,艺术是人的艺术——精神性是人的核心,也是艺术不可或缺的衡量标准之一。
注:
本文部分文字见刘晓林:《为了中国再谈鲁迅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