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枳术丸到枳术汤看李东垣对仲景的传承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中有枳术汤:“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枳术汤方:枳实七枚,白术二两。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软即当散也。”

病位在心下,病症为痞积如盘,病机为饮停气滞。治疗以枳实苦泻消痞,降气破积为主,合以白术健脾化饮。

枳术丸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易水张先生枳术丸:治痞,消食,强胃。白术二两,枳实(麸炒黄色,去穰)一两。右同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多用白汤下,无时。”王好古在《阴证略例》中指出:“枳术丸:本仲景汤也,易老改丸。治老幼虚弱,食不消,脏腑耎。”清代医家张璐在《张氏医通》中指出:“东垣枳术丸,本仲景枳术汤,至晚年道讲,用荷叶烧饭为丸,取留滓于胃也。太无曰:金匮治水肿心下如盘,故用汤以荡涤之;东垣治脾不健运,故用丸以缓消之。二方各有深意,不可移易。”

可以肯定,枳术丸源于枳术汤。但二方的主治己全然不同。仲景的枳术汤治饮、治气、治积,而易老的枳术丸治虚、治食、治痞。

李东垣立论,从“论阴证阳证”开始,提出临证当明辨内伤、外感,“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可不详辨乎?”进一步接以“饮食劳倦论”,指出内伤病的发生是因于饮食、劳倦损伤胃气,阴火内生:“苟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劳役过度,而损耗元气。既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火与元气不能两立,一胜则一负。”内伤病的治疗当以补中、升阳、泻阴火为大法:“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方药接以补中益气汤及“四时用药加减法”。(见《内外伤辨惑论》)

补中益气汤为治疗内伤脾胃的代表方剂。

读《丹溪心法》,至“内伤五十三”,开篇即言“东垣内外伤辨甚详,世之病此者为多。”而引起笔者注意的是“附方”中附以两方:补中益气汤和枳术丸。

内伤之下附以补中益气汤当在意料之中。而在补中益气汤之外,既没有选用清暑益气汤、升阳益气汤、沉香温胃丸,也没有选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升阳散火汤、葛花解酲汤等方,而单单选用了枳术丸方。为什么?补中益气汤侧重于治疗劳倦内伤,枳术丸侧重于治疗饮食内伤。枳术丸与补中益气汤共同构建起李东垣内伤脾胃学说的方药体系。

丹溪可谓知东垣者。

李东垣活用枳术丸

李东垣目睹时医治疗内伤饮食,或以“集香丸、巴豆大热药之类下之”或用“大黄、牵牛二味大寒药投之”大便通下而重伤元气,转为虚损,“暗里折人寿数”,提出治疗内伤饮食,当根据所伤之物,分经用药:“其所伤之物,寒热温凉,生硬柔软,所伤不一,难立定法,只随所伤之物不同,各立治法,临时加减用之。”同时,“更加升发之药,令其元气上升”,治疗的结果是“使生气增益,胃气完复”。

基于“指迷辨惑”之用心,李东垣以枳术丸为主方,“随证立方”为我们示范了临证如何活用枳术丸治疗内伤饮食。

枳术丸加橘皮为橘皮枳术丸,“治老幼元气虚弱,饮食不消,或脏腑不调,心下痞闷”并指出:“此药久久益胃气,令人不复致伤也”。

枳术丸加神曲、大麦蘖为曲蘖枳术丸,“治为人所勉劝强食之,致心腹满闷不快”。

枳术丸加木香为木香枳术丸,“破滞气,消饮食,开胃进食”。

枳术丸加半夏为半夏枳术丸,“治因冷食内伤”。

枳术丸加黄芩、黄连、大黄、神曲、橘皮为三黄枳术丸,“治伤肉食湿面辛辣厚味之物,填塞闷乱不快”。

枳术丸加神曲、黄芩、萝卜子、红花、白术减半,为除湿益气丸,“治伤湿面,心腹满闷,肢体沉重”。

枳术丸加大黄、神曲、茯苓、黄芩、黄连、泽泻,白术减量,为枳实导滞丸,“治伤湿热之物,不得施化,而作痞满,闷乱不安”。

枳术丸加半夏、神曲、橘皮、黄芩、白矾,白术减量,为白术丸,“治伤豆粉湿面油腻之物”,尚有只用枳实而不用白术之木香化滞汤、草豆蔻丸、枳实栀子大黄汤等方。

笔者读《内外伤辨惑论》,在读到这一部分内容时,每每叹服金元“易水学派”立方之讲究、用药之细腻。内伤饮食,也许在许多医生笔下仅仅是简单的消食与导滞,而在李东垣笔下竟能变出如此多的方药与证治。枳术丸可加消食药,加理气药,加温中化痰药,加清热燥湿药,加苦寒泻下药,甚至加活血药等等。枳术丸或用原方,或白术减量,或不用白术,当然也有不用枳术丸者。

在陈修园著作中,我们读到了传承,读到了规矩;在李东垣著作中,我们读到了革新,读到了方圆。

脾胃病,在东垣创论《脾胃论》的基础之上,阐述脾胃病最著者,明有张介宾《景岳全书》、清有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等书,或从脾阳立论,或从胃阴立法,阐扬和发挥了东垣“脾胃学说”,使脾胃学说更臻完善,为临床医学充实了理论。

脾胃病不仅在于脾胃自身病变互相转化,而且能导致心肺肝肾发病。

“脾位中央而灌四旁”。

“四旁”,就脾胃自身而言,是指四肢,脾主肌肉而实四肢。说明脾病多表现四肢无力,肌肉弛缓、拘急、消瘦或萎缩的病态。

就脾与五脏之间而言,则脾胃病,不但是脾胃受病,而且涉及心肺肝肾,以至脏腑、经络的病变。

张介宾指出:“脾胃有病,自宜治脾。然脾为土脏,灌溉四旁,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有五脏之气,此其互为相使,有可分而不可分在焉。

故善治脾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而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五脏也。”(《景岳全书·论治脾胃》)。

阐明脾胃与心肺肝肾的关系在生理活动中互相关联,有直接的病机联系,也有间接的病机联系,不能分割对待。

兹就“脾胃虚实传变”作简要的叙述。

脾胃与四脏实证

一、心火亢盛,伤害脾胃

症见昏晕眩瞀,心烦失眠,面如火燎,五心烦热,知饥不食,咽干便秘。

病因“将息失宜,心火暴甚”,火灼胃阴,母病累子。

东垣谓:“心火亢盛,乘于脾胃之位,至而不至,是为不及也。黄连、黄柏、生地、芍药、石膏、知母、黄芩、甘草”,以救胃土的焦燥。

举例

高某某,男,70岁。

老夫少妻,常感烦热失眠,面赤唇麻,头昏且痛,脉弦大,舌质绛。

病者不介意,一日食羊肉面一大碗,头忽剧痛,手足抽掣,身热口噤。检查血压为240/120mmHg,诊断为高血压中风。

由于心火引动肝风,风火交煽,戕害脾胃。急当泻火熄风、清心活络以安脾胃。

用生地黄、麦门冬、川黄连、炒栀仁、生石膏、连翘芯、牡丹皮、双钩子、杭白芍、淡竹叶、鲜竹沥为剂连进,汹涌之势稍退。

大便闭结,加锦纹大黄数服,便通而诸症缓解。

二、肺不清肃,浊气攻胃

症见胸膈痞满,咳逆喘促,上气膹郁,痰粘食少,坐卧不宁,二便结涩。

本证多见老年胃气已衰,脾失输精之力,反成生痰之源;肺失清肃之能,反燥大肠之液,因而浊气在上,肺胃不降。

东垣谓:“肺金受邪,由于脾胃虚弱不能生肺,乃所生受病也。故咳嗽气短,皮肤不能御寒,精神少而渴……人参、白术、白芍药、橘皮、青皮、黄芪、桂枝、桔梗、桑白皮、甘草、木香、五味子”,以降浊肃肺。

举例

章某某,男,62岁。

素嗜烟酒,长期咳嗽。近因气候转凉,哮喘不止,夜难安枕,咳甚痰稠,胸满喉燥,气息不匀,闻食欲呕。

察脉弦滑且数,舌苔厚腻。此由胃浊转输于肺,肺失治节,乏清肃之权,痰浊聚结反攻于胃。

乃仿东垣方意,用清肺降浊法:瓜蒌仁、旋覆花、代赭石、葶苈子、桑白皮、苦杏仁、生苡仁、赤茯苓、法半夏、广陈皮为剂,使胃浊降,肺气清,痰饮化,咳喘平。

患者年老气衰,脾元虚乏。服后,脉缓苔薄,食能辨味,咳喘平缓,然少气无力,以六君子汤加炙紫菀、炒桔梗、糯米炒麦冬、五味子,调理而安。

三、肝气郁实,阻遏胃机

症见胸胁苦满,胁痛噫气,呕逆善怒,口苦恶食,腹胀便溏。大抵肝喜条达,郁则生病,病必气滞血瘀。

东垣谓:“肝木妄行,胸胁痛,口苦舌干,往来寒热而呕,四肢满闭,淋溲便难,转筋,腹中急痛,此所不胜乘之也。甘草、白术、茯苓、柴胡、芍药、川芎、藁本”,即所以“以甘缓之”,“以辛泻之”。

举例

胡某某,男,49岁,有肝炎病史。

就诊时,腹形臌胀,胸痞噫气,右胁满痛,厌油恶食,睡眠不安,口苦头昏,面色黧黯,胸前有蜘蛛痣,大便溏薄,脉弦舌暗。

检査:脾机能亢进、中度肝硬化。可见肝气郁实,脾土受克,仿天士“肝逆犯胃”之治。

用疏肝助胃法:北柴胡、制鳖甲、紫丹参、杭白芍、炒枳壳、炒白术、川郁金、白蒺藜、炒麦芽、川楝子、广橘皮、炙甘草等味加减,连续服近百剂,食纳增进,面色润泽,诸症尽释。

四、肾水反侮,脾不制水

症见心悸吐水,四肢肿胀,腹满腰重,渴不思饮,足不任身,小便短少。因于肾关不利,水邪泛溢反侮脾土。

东垣认为,“肾水反来侮土,所胜者妄行也……涎唾多而恶寒,足痛不能践地,骨乏无力,腰脊背胛皆痛。干姜、白术、苍术、附子、桂枝、茯苓、猪苓、泽泻、川乌”,温土以制水。

举例

何某某,女,45岁。

病心悸泛恶,胃中嘈杂,面目四肢浮肿,小便不利,大便溏泻一日三五次,食入饱胀,头昏重,背恶寒,口干不欲饮水,脉沉缓,舌质淡薄白。

肾水偏盛,真阳不足,不能蒸津液化精微,津液反化为水饮,乘侮脾胃,损伤元气。

用东垣运脾制水法:白术、云茯苓、淡猪苓、炒泽泻、法半夏、广陈皮、川桂枝、生苡仁、服药后,得力于脾机健运,促使“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而不悖,肿胀渐消,精神乃复。

脾胃与四脏虚证

一、心脾两虚证

心气虚,可以影响脾气虚,眩晕怔忡,纳呆失眠,胸中压闷,少气不足以息。

由于心阴不足,心阳无所依附,火不生土,脾胃气衰,导致心脾两虚,母子俱病,宗气失司,血不流畅。

东垣制人参芍药汤:人参、黄芪、当归身、白芍药、炙甘草、麦门冬、五味子;可配朱砂安神丸,以调理脾胃,安养心神。

举例

陈某某,男,50岁。

胸满短气,怔忡失眠,头昏目眩,舌质紫暗,食纳减少,精神困倦。

检查为冠心病,冠脉流量不足,心肌缺血。

“心主身之血脉”,“脾统血”,心脾之虚,则不足以运行气血于经络,流畅营卫,其血为痹。

法当益气和血、养心益脾,治以甘温:北黄芪、西党参、紫丹参、朱茯神、当归身、酸枣仁、炙远志、炒白术、川郁金、广橘皮、九节蒲、炙甘草。

服至五十余剂,冠脉流量有所改善,自觉症状消失,精神渐旺。

二、肺弱脾虚证

脾元不足,肺气必虚,短气喘息,胸中郁闷,四肢无力,语声低微,食欲锐减,自汗恶风。

证因脾胃先虚,肺卫不固,“肺合皮毛”,肺气虚则卫阳弱,故皮肤不任风引寒。此属虚劳不足之证,《金匮》言之颇详。

东垣制参术调中汤:黄芪、人参、白术、茯苓、炙桑白皮、地骨皮、橘皮、炙甘草、麦门冬、五味子,扶脾胃以保肺气。

举例

张某某,女,25岁,原有肺结核病史,食少体瘦。

适当秋令,牙龈出血不止,面色一时潮红一时晄白,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大便秘结,但不咳嗽,月经先期而少,病中更显消瘦。

察脉细数,舌质绛裂。此由胃阴亏虚,肺乏滋生之源。

法当培土生金,养胃滋肺:西党参、蒸白术、淮山药、百合、蒸苡仁、麦门冬、明玉竹、广陈皮、苦桔梗、炙甘草等味,以缓方图效。

三、肝郁脾虚证

由于肝虚气郁,郁而生火,火灼肝阴,肝脏自病;肝病妨脾,导致脾机阻遏,脘胀胁痛,面赤口渴,头旋目眩,乍烦乍恐,呕酸吐沫,大便溏滞。

因为肝虚木郁,脾运失畅,形成湿饮阻中、精气不布的病变。

东垣谓“木气既虚,火令不及,是所生者受病也,故所不胜者侮之,是以土乘木之分”,变为上热下寒之候。

东垣用补肝汤:柴胡、升麻、藁本、茯苓、炒曲、苍术、半夏、生姜之辛散为补。所谓“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

然而,火灼肝阴,肝虚自病,则非升柴苍藁姜夏一派辛燥劫阴之品之所宜。

举例

王某某,男,50岁。

胃痛连及两胁,呕吐酸苦涎水,心烦易恐,饮食不思,胃中灼热,便溏不畅,食后痛即发作,因此甚苦。

察脉象弦数,询之,原有胃病。断为肝虚胃实,脾机不利,“标实不去,本虚愈甚”。

“肝以疏为补”,师其法而反其方,即取疏肝养胃:杭白芍、当归身、川楝子、延胡索、淮山药、炒枳壳、广橘皮、酒柴胡、佛手柑、谷麦芽、珍珠母、炙甘草为剂,服之应手取效。

四、脾肾阳虚证

先由肾阳亏损,阴寒偏盛,肠鸣矢气,五更泄泻。病因肾阳不足,不能熟腐水谷,火不生土,脾肾同病。

东垣治脾胃虚寒,泄泻无度,食物不化,制扶脾丸(方见《兰室秘藏》)而用姜桂,实即温养脾肾。

举例

吴某某,男,37岁。

因感受寒湿过甚,“肾为寒水之脏”,“湿从下受”。寒湿伤肾,真阳湮郁,清气不升,以致水谷不化,泄泻不止,腰膝酸冷。

专用实脾无功,当用补火生土法:熟地黄(砂仁拌)、酒白芍、炒白术、云茯苓、西党参、补骨脂、煨肉蔻、熟附片、上肉桂、炙甘草、五味子组方而治验。

综上所述,脾胃与心肺肝肾的发病机理,不仅是消化系疾病问题,而且与各脏之间、各脏与各腑之间的病机相关。

我们在研究脾胃病程中,应从机体整体出发,特别是要研究“形神学说”在脾胃病中的具体反映和主要作用,从而观察和掌握辨证论治的规律。

149、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1],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词解】

[1]蒸蒸而振:蒸蒸,指正气由内向外之势。振,指周身振动,即战汗的具体表现

【提要】辨小柴胡汤证误下后的三种转归及治疗

【解析】本条论病入少阳误用下法的三种转归而引出半夏泻心汤证,并将其与结胸证相对比,论述此种痞证的辨治。伤寒五六日,出现了“呕而发热”者,是外邪已入少阳,属小柴胡汤的适应证。

医者不识,以他药误下,可出现以下三种转归:

第一、“柴胡证仍在者......却复发热汗出而解”。虽经误下,但病情未变,小柴胡汤证仍在。此说明少阳之邪,未因误下而生变,故仍可与小柴胡汤。只因先前误下有所伤正,药后正气的药力之助,奋起与邪交争激烈,可出现蒸蒸发热、振栗作汗的情况,其病邪可随战汗而解。

第二、“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是误下后,邪热内陷,邪热与痰水互结,则形成心下满而硬痛的大结胸证,治以大陷胸汤。

第三、“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若邪陷心下,胃气呆滞,湿浊壅聚,则形成痞证。治当辛开苦降,和胃消痞,治以半夏泻心汤。

【方义】半夏泻心汤为临床常用方,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开结消痞,为方中主药。芩连寒而泻热燥湿,味苦降泻。干姜温中暖脾化饮,味辛而散。干姜与芩、连为伍,辛开苦降,宣降结气,以泻心消痞,体现舍性取用的配伍特点。人参、大枣、甘草补益脾胃而味甘,助其复脾升胃降之职。本方以气味合论之则辛开苦降甘调;以药性而论之则寒温并用;以功效而论则温脾阳散寒散饮,清胃热化湿化痰,且又健脾以助其恢复功能。本方既要泻心下之邪,又要扶脾胃之气,故辛苦甘合用,寒温并用,是为和剂。

【辨治要点】

病机:寒热错杂,中焦痞塞,升降失常

主症:心下痞满而不痛,呕恶,肠鸣下利,舌红苔腻

治法:和胃降逆,消痞散结

方药: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炙甘草、大枣)

151、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1],但气痞[2]耳。

【词解】

[1]濡:同软

[2]气痞:相对痞硬而言,按之濡软,指无形之邪结滞为病。

【提要】论述痞证的成因

【解析】“脉浮而紧”,浮主表,紧主寒,是太阳伤寒的脉象,本应辛温发汗,使邪从汗解。若误用下法,则使正气受挫,表邪乘虚内陷于里,从而导致气机痞塞,进而形成痞证。“紧反入里”,即邪气由表入里之意。气痞证的特点,是患者自觉心下痞塞满闷,然按之柔软无物,不硬不痛。此属无形之邪气壅滞心下,故又称“气痞”。

“按之自濡,但气痞耳”,即描述了痞证的临床特点,又点明了痞证的基本病机,而且指出了痞证与结胸鉴别的关键。一般而言,水热结胸和寒实结胸均表现为心下硬满疼痛,按之石硬,小结胸病亦见心下按之则痛,而痞证只是但满不痛、按之自濡,两者对比鲜明。但应指出,痞证“按之自濡”而不痛,仅是相对于结胸证疼痛拒按而言,不是说痞证丝毫不痛。临床观察表明,痞证亦可见心下疼痛,只是其痛较轻;痞证心下多软,但亦可见心下硬满的情况。

此外,本条从太阳病误下致痞来考虑痞证的成因和特点,但并非所有痞证均由表证误下产生,临床上内伤杂病的痞证多无误下经过,如饮食不节,劳倦所伤等因素,只要引起脾胃升降失常,气机痞结中焦,均可导致痞证的出现。故不应受“误下”限制。

154、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提要】论热痞的证治。

【解析】此条论热痞的证治。“心下痞”是本证的病位及主症,病人自觉胃脘部有堵闷痞塞之感,按之柔软不痛,乃气机痞塞所致,而非痰水实邪结胸;按之濡,是气痞的辨证要点;其脉关上浮,关候中焦,浮主气热,说明无形之热邪壅聚心下。本条述症精炼,既是热邪为病,应兼有心烦、口渴、舌红、苔黄等表现。既属邪热壅聚,治当以泄热消痞之法,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方义】大黄黄连泻心汤是治疗火热邪气痞结于心下而致热痞的一张名方。方中大黄、黄连均苦寒,寒则清泻热邪,苦则泻心消痞,二药合用,热自泄,气得畅,痞自消。

【辨治要点】

病机:中焦有热,痞塞不通

主症:心下痞,按之濡,心烦,口渴,舌红苔黄,关脉浮

治法:泻热消痞

方药: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黄连)

155、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提要】论热痞兼表阳虚的证治

【解析】心下痞亦属气痞。恶寒汗出,是表阳虚。阳虚失温则恶寒,卫外不固则汗出。本条恶寒汗出,类似表证未解,但表证的恶寒,多伴发热一症。现仅恶寒而无发热,且与汗出并见,并且承接上条热痞论治,已无表证可言,故恶寒汗出属卫阳之虚无疑。治当泻热消痞,扶阳固表,附子泻心汤主之。

【方义】方中大黄、黄连、黄芩泄热消痞;附子扶阳固表。本方仍渍三黄,取气之轻清以泻心消痞。而附子则另煮取汁,取其辛热厚味以扶助阳气。

【辨治要点】

病机:中焦有热,气机痞塞,兼卫阳不足

主症:心下痞,恶寒汗出

治法:泻热消痞,扶阳固表

方药:附子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炮附子)

157、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1],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2]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词解】

[1]干噫食臭:噫,同嗳。即嗳气带有伤食气味

[2]腹中雷鸣:即肠鸣,形容腹中有辘辘作响的声音

【提要】胃虚不化水气致痞的证治

【解析】本条所论之痞,因素体脾胃气弱,汗后表邪虽解,但胃气呆滞,脾不运化,湿浊壅聚,形成痞硬之证。因按之不痛,故仍与结胸有别。饮食不消则作腐,胃气不降则上逆,故见“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既言病机,提示本证有水饮内停中焦;又言症候,即胃脘两侧之胁下有水气相搏之辘辘作响,故见“腹中雷鸣”。脾胃虚弱,清气不升,加之水走大肠,则见“下利”。由于本证水气过重,故治在和胃泻心消痞的基础上,兼宣散水气,以生姜泻心汤主之。

【方义】本方由半夏泻心汤加生姜四两、减干姜二两组成。生姜量大为君,开结散水。半夏泻心汤诸药仍和胃消痞。加生姜减干姜,是防寒热药性有所偏重。

【辨治要点】

病机:胃虚水停,气机痞塞

主症: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

治法:和胃降逆,散水消痞

方药:生姜泻心汤(生姜、炙甘草、人参、干姜、黄芩、半夏、黄连、大枣)

158、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1],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词解】

[1]客气上逆:客气,指邪气,即胃虚气逆之意

【提要】脾胃气虚痞利俱甚的证治

【解析】伤寒或中风,病结在表,本当以汗法,“医反下之”,强调下伤脾胃,以致脾胃气虚,湿浊中阻,气机痞塞,升降失常,而见心下痞硬、呕吐、下利、心烦等症。“其人下利日数十行”且“谷不化”,是本证的重点,说明脾胃气虚的程度很重。本条又强调心下痞硬,非邪热与有形之邪相结,故曰“此非热结,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若误用攻下,势必更伤脾胃之气。脾愈虚则气愈滞,所以“其痞亦甚”。总之,本证的特点是因脾胃虚甚,下利急迫,治当在泻心消痞的基础上,补中和胃,缓急止痢,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三证均以心下痞硬为主症,均可兼见呕吐、下利、肠鸣等症,均以脾胃受损,水湿中阻,升降失职,气机痞塞为病机。半夏泻心汤证以胃气上逆为主,故以心下痞、呕逆为主要表现。生姜泻心汤证以夹有水饮食滞为主,故以心下痞硬,干噫食臭为主要表现;甘草泻心汤以脾胃虚弱为主,故以心下痞硬,下利急迫,水谷不化为主要表现。三者病机、证候大体相似,但侧重不同,其治法均以寒温并用,辛开苦降,和胃消痞为主。半夏泻心汤是其代表方,生姜泻心汤重在散水,甘草泻心汤重在补中和胃,当仔细鉴别。

【方义】本方即半夏泻心汤加炙甘草一两而成。炙甘草补益脾胃,又能缓急,因本证脾虚下利频繁急迫,故重用之以缓急;又以人参、大枣,增益其补益之力;干姜、半夏温中散寒、降逆止呕,黄芩、黄连苦寒清胃中邪热。诸药相合,使得虚以得补,急利得缓,热得以清,寒得以温,脾胃健而中州运,阴阳调而升降复。其痞、利、干呕诸症可除。

【辨治要点】

病机:脾胃气虚,痞利俱甚

主症: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谷不化,下利日数十行

治法:和胃补中,消痞止痢

方药:甘草泻心汤(炙甘草、黄芩、干姜、半夏、大枣、黄连、人参)

16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提要】论热痞兼表的治法

【解析】外感表证误用下法,虽经发汗,不但表邪未解,又致表邪入里化热,结于心下,形成热痞兼表证。本条举“恶寒”一症为例,说明表邪陷而未尽,当知尚可有发热、头痛等。如此表里同病,按仲景表兼里实宜先表后里之治则,治宜先解表后治痞,因已经汗下,故不可峻汗,宜与桂枝汤。表解后,复与大黄黄连泻心汤治其热痞。

脏结证

129、何谓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提要】本条论脏结的脉证及预后

【解析】脏结是指邪结在脏,因其有心下硬满疼痛的症状,故应与结胸证相区别。脏结证多因脏气虚衰,元阳不振,阴寒凝结,气血阻滞所致,属本虚标实之证,与结胸证属正盛邪实证有别。由于寒结在脏,不在腑,胃腑无实邪阻滞,尚能受纳,故“饮食如故”,但因脾肾阳衰,阴寒凝聚,水湿下渗大肠,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必浮而无力,主阳虚于上,关脉小细沉紧,小细主气血不足,沉紧主阴寒内盛,凝结不化。若见舌苔白滑,为阳衰阴盛之脉象。本证属正虚邪实之证,补虚则助邪,祛邪则伤正,故攻补两难,曰“难治”。

130、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提要】续论脏结的证候及治禁

【解析】“无阳证”揭示了本证的病变性质,因此应无发热或往来寒热、心烦、口渴等阳热证候。脏结证有心下硬满疼痛等症状与少阳胸满胁痛有相似之处,但“不往来寒热”排除了少阳证。“其人反静”是指病人相对安静无躁动之象,因本证属阴,正气虚弱,无力与阴邪相争的表现。舌上苔滑乃是阳气衰微,阴寒凝结所致。对于本证正虚邪实,不能单纯攻伐,故曰“不可攻也”。

少阳枢机左侧为厥阴,右侧为太阴,气化至少阳,阳极而阴,升极而降,枢机之意尽显。柴胡桂枝干姜汤重点是和解少阳的作用。临证时充分发挥柴胡桂枝干姜汤调理少阳枢机的作用,将厥阴病引出少阳,阴病出阳则向愈;或将太阴病拉回少阳,机转回阳则病愈。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此方具有和解少阳,温化寒饮之功,用途甚广。

【病案介绍】

患者李某,女,42岁。主因胃脘痞塞,纳食减少近2年,于2015年8月30日初诊。

患者于2013年底在北京手术,在尚未痊愈的情况下吃凉葡萄多枚,遂即感觉胃部憋胀难受。服吗丁啉可稍缓解。自此胃部一直痞闷憋胀。曾到多家医院检查,均未查出明确病变。2015年初经朋友介绍曾到广州诊治,服含有附子的中药,服后痞满减轻。然因发生了附子中毒而停服此类药。停药后脘痞腹胀又发生,且渐加重。经人介绍来诊。

刻诊:脘痞胀满,纳食减少,疲乏无力,咽及舌后部干渴,夜间重;每天后半夜定时咳嗽一阵,常常咳醒,痰不多。易急躁,稍着凉就感冒。

查见:营养、精神尚好。脉濡,舌质较淡,舌面多津液。腹部平软,叩之不鼓。心窝部轻度按压不适。

分析:易感冒,属太阳证;病程日久,定时咳嗽(属“往来”之特征),咽干属少阳证,提示少阳枢机不利;易急躁,咽干提示有阳明郁火;脘痞、脉濡,舌淡,多津液说明太阴虚寒,水饮内停。然此患最明显的症状是胃脘痞满,且久治不愈。痞满者,阻塞不通也。究其阻塞不通之原因,乃因太阴虚寒之水饮与阳明郁火互结,阻塞气机,使上下不通。病属少阳、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证属少阳枢机不利,太阴寒结不通。治宜和解少阳,温化水饮。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

处方:柴胡30克,黄芩15克,桂枝15克,干姜15克,天花粉20克,煅牡蛎20克,炙甘草10克,半夏10克, 3剂 ,以水1800毫升煎至900毫升,去滓,继煎至450毫升,每服150毫升,日3次。

方中柴胡、黄芩乃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天花粉和牡蛎逐饮解结;桂枝、干姜、甘草同用可振奋中阳,温化寒饮;加半夏意在下气化痰,且合干姜、黄芩成半夏泻心汤义,辛开苦降而治痞满。

二诊(2015年9月2日):患者电话告曰,药后夜里不再咳嗽,睡眠好;脘痞显减。唯肿(憋)胀明显,憋胀得难受。让其姐来取药。

药已见效,柴胡减为25克,加茯苓20克 以加强淡渗利湿作用。3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2015年9月5日):其姐来云,服药顺当,诸证又有好转。嘱按二诊方再服3剂。

四诊(2015年9月10日):患者亲自来诊,脘痞消失,知饥欲食,食后舒适,身憋胀亦减轻。仍易感冒,稍吹凉风就感冒,大便不成形。查脉搏较前有力,淡红舌,薄白苔。病情好转,原方合玉屏风散和解少阳、温化水饮、实卫固表。

处方:柴胡20克,黄芩15克,桂枝15克,干姜15克, 花粉10克,煅牡蛎10克,黄芪30克,炒白术15克,防风10克,炙甘草10克,5剂, 煎服法同前。

2015年9月16日电话告曰:剂尽诸证已除。令其停药观察一段时间,待机体自然恢复。

【分析讨论】

此患者以胃脘痞满近两年久治无效为主诉来诊。缘何只用十数剂看似平平的柴胡桂枝干姜汤就轻而易举地治愈了呢?这似乎要从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用运气学说和“开阖枢”理论的解释来说明。

自然界的阴阳不是静态的对比,而是一种具有盛衰变化周期的节律运动。古人将自然界阴阳气的盛衰变化表述为一种周期性的离合运动,一开一合,一阴一阳,是一个离合运动—开阖,捭阖。正如《素问·阴阳离合论》所云:“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人与天地相参”即自然界及人体之阴阳气化运动,也始终离不开“开阖枢”之运动规律。枢者,枢机,枢纽也。枢存在于上下、内外之间,舍枢则不能开阖。因此,顾植山教授强调治病时要重视少阳之枢的作用。少阳枢机左侧为厥阴,右侧为太阴,气化至少阳,阳极而阴,升极而降,枢机之意尽显。柴胡桂枝干姜汤重点是和解少阳的作用。临证时充分发挥柴胡桂枝干姜汤调理少阳枢机的作用,将厥阴病引出少阳,阴病出阳则向愈;或将太阴病拉回少阳,机转回阳则病愈。

具体到本病例,正如前边的分析,病属少阳、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而主要是少阳、太阴合病;证属少阳枢机不利,太阴寒饮不化,寒热错杂,阴阳不和,气机不通,升降失司,故症状复杂,久治不愈。今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紧扣调和少阳枢机,温化太阴寒结,将太阴病拉回少阳,使机转回阳则病速愈。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