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安 | 为面店里的“孔子”叫屈
■为面店里的“孔子”叫屈
孙承安
一条新装修的步行街,一家新开业的面馆。入内,坐定,只见迎面墙上,有一幅孔子画像,双手捧着一碗面条,上书“有朋自远方来吃面不亦乐乎”,细看,“朋”像是“明”,“自”成了“白”,我顿时被懵住了。
虽说现如今用名人做广告以招徕顾客是很普遍的现象,这种商业行为固然也可以理解,但我认为,《论语》是儒家经典,任何人都是无权恣意删改的;叫孔子这样一位受万民敬仰的大成至圣先师捧着面碗站在墙上,既像是施舍者,也像是乞讨者,更有些大不敬。再说,字体的艺术化处理本也无可厚非,但汉字的书写是有规范的,把一个字变成另一个字,这就根本算不得什么艺术。我不知道,对诸如此类的现象,有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所以只能为这面店里的孔子叫屈。
我觉得,汉字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是古人象形表意造字唯一传承至今并硕果仅存的文字,也是全球使用时间最长且没有出现断层的文字。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魅力。一天,无意发现孙女随身携带的一只小布袋上,“小盆友”三个字赫然在目。“盆”与“朋”,字形不同;一个读pen,一个读peng,发音也不同;“盆”是盛放东西或洗涤的用具,而“朋”,古代以贝壳为货币,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后来引申为彼此友好的人,意义更加不同。这样截然不同的两个字,商家居然别出心裁地称“小朋友”为“小盆友”了,真让我大跌眼镜。
其实,这种无视汉字规范的现象,并非偶然所见,而且不只是民间一些公司的率性而为,就连高端媒体的一些广告,也频频出现。最常见的是,为了与某个产品扯上关系,莫名奇妙地利用谐音篡改成语。如:
实在举不胜举,只能用省略号表示。
成语是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词汇,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同样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传承好汉字,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坚守中华文明的根。如果肆意妄为,混淆视听,成人或许还有一点抵御能力,而青少年学生就难免以讹传讹。久而久之,连本民族的语言都毁了,还谈什么文化传承呢?
也许我在杞人忧天。社会在发展,语言也一定随之发展,近些年新的语汇在不断出现,这是正常的趋势,无法抗拒也不该抗拒。但我还是认为,“增加”未尝不可,而“篡改”却万万不可。尤其是在自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更需要全社会能加强自律,好自为之。而自律的基础在于一个意识,那就是:文化是必须敬畏的,汉字是必须规范的。否则,朋友圈里随心所欲,发的信息别字连篇,肉麻当有趣,弄得不伦不类,还自我陶醉自我欣赏,只能是对文化的亵渎和践踏!
孙承安老师
作者简介
孙承安老师,1951年10月生,杭州市富阳区龙门镇人,中学高级教师,在农村中小学任教30余年,后供职于富阳区教育局教研室。曾任富阳区第6届政协委员。已出版《且行且思说教育》《蛙声》《在龙门读中国》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