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哥学习笔记(2021.3.8)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轻轻松松,就能保持在高水准的事情。比如减肥成功后,想要随心所欲地吃喝,那么立刻反弹。比如成为大V后,没有继续提升自己,还是输出老一套的东西,立刻就走下坡路。一直努力,才可能保持赢下去。
一个志在成事的人,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限制自己,第一层意义是不能放纵,知已知彼,知不足而力求进步。第二层意义是目标明确,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目标越是笃定就越接近成功。第三层意义是不走歧途、死路。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
很多学习应该被变得更零散,而不是更系统。系统学习的时候,你是按照别人(教材,写书的人)的思路;而零散学习的时候,你是按照自己的需求寻找答案,有强大的内驱力,学起来非常愉快。
每个行业最具价值的职位总是一小部分,比如公众号领域的作者,餐饮行业的大厨,金融领域的基金经理……你要明确你的职位,是不是本行业真正输出价值的职位。这一类职位不仅是本行业回报最丰厚的职位,也是成长空间最大的职位。
你担心的事情往往都不会发生。减少这些无效焦虑是最好的抗衰老药。无效的焦虑不仅无法鼓励你采取行动来解决问题,更会为你增添更多的心理负担。实际上,你担忧的大多数事情都不可能成真。美国认知治疗研究所所长罗伯特·莱希博士曾经带领他的团队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志愿者记录下让自己感到焦虑的事情,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跟踪事情的发展。结果发现,大多参与者想像中的不幸事件根本就没有发生——有85%的担忧是没有发生过的。不仅如此,79%的参与者还表示,即使之前的担忧真的出现了,他们也发现自己比预期中能够更好地处理问题,而且事件的发生,为他们日后解决类似的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一是家庭环境,比如父母喜欢读书,喜欢运动,喜欢唱歌,喜欢跳舞,这种环境的影响。另外一个要让孩子多去尝试,多去体验,让他试过很多事情,他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尊重孩子的选择,把他当成一个人,让他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
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是人的生物性。有的孩子一学习就头疼,有的孩子就爱学习;有的人一工作就困,有的人是工作狂;有的人作文写不了1000字,有的人写到停不下来。关键点就在于同一件事儿,产生的感受链接不同。同一件事有的人感受到快乐,于是追求。有的人感受到痛苦,于是逃避。所以本质上并不是能否吃苦的事儿,而是能否在这个事情中找到快乐和价值。
有个词叫做“机会成本”,意思是你选择A就要失去B,B就是A的机会成本,所以选择时不能只看到什么,更要看到失去什么,而且不要过多参考别人的意见,因为没人知道失去的到底对你意味着什么。
我们会看到很多人,只能赚到一波钱,原因是这一波钱只给他带来了花钱的快感,却没有给他带来看待事物的更高视角,以及捕捉到下一次机会的思考力。但少数人能连续成功,是因为他们能从成功带来的人脉、资源、方法、认知沉淀上做二次开发。比如李宁、段永平,他们的成功都不偶然。他们不成功就没天理。要把每一次成功,都当成新的跳板。
要训练自己,每次不爽的时候,都能停下来想一想为什么不爽。这后面往往藏着自己的弱点。
媒体并不是纯粹的信息渠道,媒体本身就是一种观点。任何媒体信息(权威机构通告除外)都不值得花费时间、精力去主动关注。这些信息不但浪费时间,更会严重扭曲你对真实世界的认知。
这个世界,成功的人有成功的物质。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特质。人能成功,你如果去细细观察,你必然能观察出他们所拥有的特质。
会做社群、运营社群的人太值钱了,因为他们是连接中心和影响力中心,按照区块链的说法,这些人叫做超级结点。
从商业发展来看,现在所有的技术革命,都是在赋能个人,弱化组织,湖畔大学曾鸣的“点线面体”理论也证明了这一点。现在到未来,个体的能量与影响力都被新技术、新媒体推到了一个新高度。一个牛逼的人产生的商业价值,完全可以媲美一个企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