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总结篇
01初选夏令营
说一下我来夏令营点初衷:
1.让孩子过一下集体生活(规律的集体生活)
2.集中训练体能
3.如果能顺便改掉一下平时拖拉和吃饭慢吞吞的小毛病,那就完美了.
我选择的这个夏令营,被我称之为乡村夏令营,教练是专业的体育教练,平时我和孩子都跟着一起锻炼,非常喜欢教练霸道风格.
想起一句话“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我觉得现在的孩子,缺少某种野蛮精神.
这种野蛮,当然不是强盗逻辑,而是在“爱和自由”这一崇高教育理念主导下成长的新生一代,缺少某种刚性,比如使命必达,绝对服从,(她们从小学会了谈判,平等对话),还有不怕吃苦,遵守纪律.
这种刚性气质的缺失,跟大环境有关,观察一下当前教育从业人员的构成:
1.从幼儿园到小学,女老师占据大半边天,男老师都是香饽饽。
2.妈妈是绝对的育儿主力,爸爸们几乎是集体缺位.
02 夏令营日程
我们的夏令营日常安排是这样的:
1.早上七点起床,10分钟洗漱,训练1小时,然后吃早饭。
2.早饭后休息半小时,继续训练到10点半.
3.10:30到11:30 集体做作业时间
4.11:30午饭
5.11:30-3:30 午休,看书+午睡
6.3:30-5:30游泳
7.排队洗澡(女生优先,女生每拨8分钟,男生5分钟)
8.6:00晚餐
9.晚餐后到8:30看动画片,看书,自由活动
10.8:30开会(每个人发言,总结自己这一天的表现,自己的优缺点,其他同学补充该同学优缺点,并集体给该同学打分,作为夏令营结束颁发奖牌的依据.
11.10:00前睡觉(文末附图)
03夏令营家长素描
选择把孩子送过的家长,大概都有一些共同点:
1.平时跟着教练训练,感觉有成果.
2.暑期孩子没地方安置
3.平时在家里管不住孩子,期待夏令营能让孩子有改观.
基于第三条,每个孩子来夏令营都有誓词(我看多半都是家长给写的)
比如有的孩子说要改掉弯腰驼背,有的要避免吐痰,有的说要学会花样跳绳,有的说要学会游泳,有的说要改掉做作业慢点毛病,有的说要改掉爱招惹别人的毛病…
04 教育的借力
来这儿的孩子,大多没有父母陪伴,一方面是孩子比较大了,具备独立能力,另一方面也是父母没时间.
我在这里呆了10天,感慨良多.
最初,我每次看到孩子们自己站起来说自己的缺点的时候,都有点于心不忍,因为我不负责他们的训练,平时的时候,他们也都是阿姨阿姨的叫得很亲,我写字的时候,他们每一个都过来跟我说阿姨你写的真好,有一个小朋友还给我送了一个奖励贴纸.
我心里想:都是多好的孩子啊,这些家长也真够狠心的,天天让他们自我反省和检讨.
我甚至开始反省自己最初想要借助夏令营让孩子改掉毛病的想法.
那几天,我心里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是我们大人的规则和诉求太多了.
再后来,我开始尝试跟每一个孩子聊聊天.
他们对于父母的眷恋和爱很让我感动.
接着有接二连三的父母来,把孩子接走,这迎来送往的期间,成为我观察孩子的长成与家庭关系的重要契机.
有的孩子,父母没来的时候,天天哭着要回家,等父母来了,又想多待。
有的孩子,父母没来的时候,训练一丝不苟,严格执行,父母一来,就立马转换成度假模式.
还有的孩子,父母来了就积极地表现自己。
这种父母在场与不在场的不同表现,让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
其实夏令营的初衷,无非是创造一个别样的环境.
也就是说,我们父母都认识到了: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力,在感觉自己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我们都期望外力起作用.
我不知道这样偶尔一两次的环境改变是否会真正影响孩子的个性,但是有一种情况,也许是有用的。
就是家里的环境不好,而且无解,父母观念很不一致,其中一方已经无法与之抗衡了,这时候,就需要这样一个强外力的介入,作为第三方力量,来平衡相互拉扯的双方,当然,这个需要年复一年的坚持,任何一种力量,都需要持之以恒的重复。
05我的收获
作为父母,多听几个朋友聊聊自己的家庭教育,也许是比多读几本书,多听几次育儿讲座能有启发的,这也是一种借力原则。
一旦我认知了夏令营的真相和背后的逻辑,我便更坚定了三点认识:
1.环境对人有着莫大的影响力.
2家庭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搞好家庭环境上.
孩子的问题,大多跟家庭环境有关,而家庭环境的关键,在于夫妻关系的和谐及彼此教育理念的统一.
3.教育是一个系统过程,不是单枪匹马可以搞定的.在家庭环境确实无法和谐,婚姻处于凑合过的状态时(惊奇地发现即使是在如此发达的现代,有很多婚姻依旧是在为了孩子而莫名忧伤地延续着),不妨考虑借助外力.
06 两个问题
Q1:集体生活的意义
人才是如何选拔出来的?
仔细观察,在集体活动中,人容易体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那几乎是你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察觉,也没有特别的动力去发展的.
人需要舞台,集体生活中,处处都是舞台.
在集体中,有很多眼睛,首先是你自己的眼睛,先学会了看向别人,同时别人也看向你,于是你首先得到了反馈,得到肯定和赞美,得到批评和不喜欢.
别人的眼睛,对你是尤其重要的.
人能看向自己,终究是很难的事情.
比较是有意义的,基于让自己更精进的比较,是积极的外在动力.
就好像我们需要一个系统来定位,才不会感觉茫然.
我们人类的命运一直像个谜语,大概就是因为没有了知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吧。
为什么在集体中的孩子,体现出在家完全不同是面貌?
在家的孩子,几乎感觉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爱的空气托着他,无比的自在.
而集体里,他们每个人都会在某些方面,某些时刻,感受到自己的无关紧要,无足轻重,位置从中心偏移到了边缘,他不得不变了.
在父母身边的孩子,吃饭开始挑剔了,睡觉也按时了,话多了,小孩子那种无赖,不讲理的天性多了很多,规则感几乎没有了.
他们一秒变成了不听话的孩子.
在集体里生活的孩子,规则感最强.
在集体中学会规则,学会服从,以及相对全面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就是非集体生活无法实现的内容。
Q2: 种花田与养儿
从管理的角度,我们当然喜欢衣食住行高度自律的孩子.
如果从一个儿童学家的角度,似乎拥有更多天性的表露是更为珍贵的.
在夏令营,我被定义成一个有些惯着孩子的母亲,这让我一方面有些意外,同时又对自己的育儿观做了重新梳理。
意外是因为,我其实自我定位是一个原则和界线很清晰的家长,过程中并不会无原则迁就。
同时我也意外,看来我终于情绪控制上有了巨大进步,旁人都看不下去了,我还在耐着性子谆谆教诲。
重新梳理的时候,我跟娃她爹详细讨论了一下:一致认为,孩子在一个有爱的环境里成长,安全感会比较足,安全感带来自信心,这个似乎是一切的前提。
你怎样让孩子感觉到你是爱她的?这个问题需要认真想,不只是从你的角度。
而我在以上观点之外,还加了一点内容:我已经不相信以暴制暴这一方法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再看一遍《放牛班的春天》,最后那一把火更会让你刷新想法。),所以我选择身教重于言传,希望孩子做到的,自己努力做给她看。
那天看了篇文章,一位暄晍写字同学分享自己种花田的经历:
“以前我们做过着急的事。曾经去买过成品苗,直接栽到地里,看上去马上就成风景了,但是大苗移栽的植物生长不繁茂,中间会出现裸土影响景观效果,这就是着急的模样。
后来,我们从种子开始,发芽后换盆,再移栽到地里,让花苗的根系有充分生长的时间,开出来的花就很大很好看,成本也大为降低。 ”
“不急不急,心里不能着急,手上却不能停的,做起来很重要。”
我想,育儿也是一样,从种子开始,不停灌溉,一起成长,静待花开,尊重过程是重要的,有意识无目的地行动,也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