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评是看病,品鉴是看相
互联网时代的汉语用词趋于生动娱乐化,准确性并不重要,大家都知道是那么回事,再装上一点萌气喜感的表情那就更有格了,关键在人气,主要看气质。
一溥向来对茶词用语要求过于苛刻、矫情、较真,犹如“洁癖者”一般,否则就纠结。譬如,一溥长期以来纠结于大众对“评茶”和“品茶”这两个词语在使用上的不讲究,却又觉得专门提出来讲似乎“小题大做”,况且也未必能说得清楚(包括以下)。
“评茶”指的是茶叶审评,“品茶”指的是茶叶品鉴。
审评取用标准化程序,在相同的冲泡环境下不断地“比较、对样、删选”,整个过程务必“严肃”;品鉴的场景却显得随心随意随时随地,趣味有了、心情到了就可以,有点“心血来潮”的意思。
审评是“看病行医”,审评师就是郎中大夫是法官,他们的职责是找“毛病”,然后还原病理找出病原,开出药方,审评师的嘴就是那台精准测量仪,后天专项训练方可成就。
品鉴是“看相算命”,品鉴家(一般不称师只称家,不是职业,是业余高手、民间达人)就是风水先生是伯乐,他们的职责是找“亮点”,然后针对“缺漏”进行弥补、篡改,一切发生都在无声无息无形无意之间,变劣势为优势,化腐朽为神奇,没有亮点预测亮点甚至创造亮点,其“法术”常常作用在精神层面,其方法为感应、预判,其方案是鼓励、勖勉,需在天赋上加点“油”。
审评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审视“茶”,品鉴是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茶”。因此有人说“审评就是看西医,品鉴就是看中医”,不无道理。
审评师的眼光是挑剔的、矫情的;品鉴家的眼神是包容的、慈爱的。
审评又好比单位里的绩效考核,是决定这个月扣不扣你工资、该扣扣多少;品鉴却是评先进树榜样,决定你该享受多少福利发放多少奖金。
评茶是以茶为中心,就其原料和工艺作为主要论述对象;品茶是以品茶人的身理和心理感受作为主要论述对象。
二者的行为生存也不一般:评茶的结果叫“评茶语”,茶后评语的意思;品茶的产生叫“品茶感”,茶后感悟的意思。
评茶语和品茶感的行文是有讲究的,首先姿态不一样,评茶语是“自上而下”的,语气坚决果断,好比你的上级给你出的工作总结,用词往往是“断论”式的,一般都比较专业官方,现在有很多茶友报读“茶叶审评”评茶师班的那个教材上基本都是“评茶语”格式,如鲜爽、浓醇、明亮、花杂等等;品茶感是“自下而上”的,语气委婉弹性,好比你的下级给你出的工作总结,用词往往是“虚幻”式的,一般都比较引申,由此及彼赋予想象,最著名的就是《卢仝七碗》。
审评的结果是要“出方案”的,发现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品鉴的结果是“完美体验、喝过且过”,发现美好而共享美好……
审评师是“2B”模式,服务于企业;品鉴家是“2C”模式,服务于个体消费者。因此前者归属职业技能培训,后者归属消费素质提高。评茶训练的是嘴、鼻、大脑;品茶依靠的是心和思想。
一溥闲话:以前只有精制茶厂里才配备审评室,由技术科下属,再大的精制茶厂审评室里人员也不会多,三四个光景,一般都是“师傅带徒弟”形式,一个老师傅,称为“审评师”,其他为“审评员”。
那么徒弟哪天算是出师呢?等你学会开价,也就是说企业执行了你的“原料供应制价方案”后,那么恭喜你,你已成为一名光荣的“审评师”。
所以说一名合格审评师的养成充满艰辛和磨难,一溥曾亲眼见过几个学徒在春茶季节“试茶”试到“舌头麻木胃抽筋”。更悲催的还有,除去口腔部分审评师还要懂的生产流程、接轨市场、熟悉库存,有一句话叫“与市场接轨的审评技能才有价值”。
这样看来,当今茶界还真没几个完整的审评师,“审茶评价”只做到了一半,只是能说一长串审评用语的品鉴家而已。
尽管在精制茶厂里审评师和拼配师往往是同一个人,如今统称“技术总监”,但审评和拼配不是同一概念,是两回事,“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而已。
就商品茶而言,一溥提倡采用“双线评品机制”,即“专业性和受众度双向机制”。什么是双向机制,您看现在电视里的诸多娱乐真人秀节目,有导师组、专家评审、大众评审,无论结果如何,至少这样的评审机制的架构是合理的,可以服众,才有市场意义。电商时代里,“售后点评”是卖家唯一的紧箍咒,“什么是产品好?买家点赞才是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