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轶事数则(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二)

永淳元年春二月戊午,唐廷立李显之子、皇孙李重照(因避武则天之讳改为李重润)为皇太孙。唐高宗立了皇太孙手,又考虑为他开设府署,设置官属,并就此询问吏部郎中王方庆的意见。王方庆回答道:“晋和齐都曾设立皇太孙,太子的官属就是皇太孙的官属,历史上从未见过太子还在东宫却又另外为皇太孙设置官属的。(晋及齐皆尝立太孙,其太子官属即为太孙官属,未闻太子在东宫而更立太孙者也。)”唐高宗说:“从我开始,可以吗?(自我作古,可乎?)”王方庆回答道:“三王不互相承袭礼仪,有什么不可以!(三王不相袭礼,何为不可!)”于是王方庆奏请为皇太孙设置师傅等官属。后来唐高宗还是觉得这样做不合古法,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

唐高宗见关中地区闹饥荒,米价涨到每斗三百钱,于是就准备前往更加富饶的东都洛阳。丙寅(初三),高宗安排刘仁轨、裴炎和薛元超等人留在长安辅佐太子监国,自己则率大队人马从京师出发东行。

当时因出行匆促,随从人员有因准备不充分而在中途饿死的。唐高宗担心途中会遇到草野强盗,就命监察御史魏元忠在皇帝车驾前后巡查。魏元忠接到命令后,立即赴长安万年县监狱,在众多囚犯中找到一名看起来很与众不同的囚犯。魏元忠命人解开他的枷锁,让他外面套上官服,骑马跟随自己,并和他一起食宿。魏元忠知道这个人不一般,一定是黑道的头目,于是请他帮忙整治盗贼。这个囚犯笑着答应了。果然,大队人马长途跋涉到达东都洛阳,虽然队伍有数以万计的士卒马匹,但却连一文钱也没丢。

唐高宗封过泰山后,又想遍封五岳。这年七月,他派人在嵩山之南营造奉天宫,为封嵩山作准备。监察御史里行李善感进言道:“陛下通过泰山封禅向上天报告太平,致使中原显现众多的吉兆,您可以和三皇、五帝比一比兴盛。近几年来,粮食歉收,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四夷交相侵犯,兵火连年不熄。陛下应当恭敬静默地思索治道以消除上天降下的灾害,然而却又广造宫室,劳役不止,天下百姓无不感到失望。我忝列国家的耳目,常暗自为此而忧虑!(陛下封泰山,告太平,致群瑞,与三皇、五帝比隆矣。数年以来,菽粟不稔,饿殍相望,四夷交侵,兵车岁驾;陛下宜恭默思道以禳灾谴,乃更广营宫室,劳役不休,天下莫不失望。臣忝备国家耳目,窃以此为忧!)”唐高宗虽不采纳他的意见,但仍优容于他。自褚遂良和韩瑗死后,朝廷内外官员都以多说话为忌讳,几乎二十年内没有人敢违背皇帝的意思直言规劝。待到李善感进谏,天下人都为此高兴,称之为“凤鸣朝阳”,认为是天下太平的征兆。

经过对功臣耆宿的清洗诛杀,剩下的人要么是谄谀之臣,要么闭口不言。所以后来武氏篡唐,朝中也没有什么反抗之力。

(0)

相关推荐

  • 《隋唐系列》高宗为政七:僧玄奘迎接御制与程咬金滞兵罢官

    永徽六年即公元655年冬十月十三(己酉),唐高宗李治下诏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接着于十月十九(乙卯)下诏册立武昭仪为皇后.不久武后又令人杀害了王氏和萧氏. 显庆元年即公元656年正月初六(辛未), ...

  • 《隋唐系列》高宗为政三:前魏王李泰病逝与房遗爱被控谋反

    永徽三年即公元652年正月初一(己未),吐谷浑.新罗.高丽.百济都派使者到长安入朝进贡. 正月初五(癸亥),唐高宗李治因为从去秋到这月一直不下雨,所以避免在正殿上朝,同时将全国的死罪和流放罪各递减一等 ...

  • 《隋唐系列》高宗为政八:苏定方平定阿史那贺鲁与李义府被贬出京师

    永徽六年即公元655年十一月初一(丁卯),唐高宗李治正式册封武氏(即武则天)为皇后.翌年正月初六(辛未),唐高宗将皇太子李忠贬为梁王和梁州刺史,立武皇后的儿子四岁的代王李弘为皇太子.八月初十(辛丑), ...

  • 《隋唐系列》高宗为政四:名将薛万彻之死与良相张行成病逝

    永徽三年即公元652年十二月初十(癸巳),濮王李泰(即前魏王)在均州去世.同时,散骑常侍房遗爱和他妻子高阳公主被指控谋反. 永徽四年即公元653年春正月初一(癸丑)唐高宗李治在宫殿临轩,但因为濮王李泰 ...

  • 《隋唐系列》高宗为政十一:许敬宗陷害长孙无忌与苏定方平定思结俟斤

    显庆三年即公元658年这年,爱州刺史褚遂良病逝. 雍州司士许祎和中书令来济关系良好,而侍御史张伦和李义府有怨,吏部尚书唐临因此上奏让许祎出任江南道巡察使,张伦出任剑南道巡察使.当时李义府虽在朝外任普州 ...

  • 轶事二则(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十一)

    左台中丞桓彦范.右台中丞东光县人袁恕己共同举荐太子詹事司直阳峤为御史.杨再思问道:"阳峤不愿意担任这种专门负责弹劾他人的职务怎么办?(峤不乐搏击之任如何?)"桓彦范说:" ...

  • 轶事二则(资治通鉴卷二〇五之十五)

    轶事其一:这一年九月,武则天拿出一枝盛开的梨花给朝中的宰相们观赏,宰相们大都附和武皇的意思奉承说这象征着大周朝的吉兆啊.只有杜景俭不附和大家的意思,他说:"现在正是草木枯黄凋落之季,而这棵梨 ...

  • 狄仁杰轶事之一(资治通鉴卷二〇四之四)

    朝廷任命文昌左丞狄仁杰为豫州刺史.当时正惩治越王李贞的党羽,被判罪的有六七百家,要被籍没官府充当奴婢的有五千余人,司刑寺催促豫州赶紧执行判决.狄仁杰给武则天上了密奏,他说:"这些人都是受牵累 ...

  • 轶事二则(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十)

    裴炎入狱后,郎将姜嗣宗从洛阳出发,出使长安.到了长安,刘仁轨问他东都洛阳的事情.姜嗣宗自夸道:"我很久之前就发觉裴炎有点反常了.(嗣宗觉裴炎有异于常久矣.)"刘仁轨又问:" ...

  • 高宗废太子(资治通鉴卷二〇二之十二)

    太子李贤听到宫中私下议论,说他是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所生.听得多了,李贤自己也暗自疑惑.这时有个叫明崇俨的术士因善于用诅咒之术而获得武则天的信任,他常私下说"太子不胜任帝位,英王李哲的相貌更 ...

  • 刘仁轨上高宗皇帝书(资治通鉴卷二〇一之五)

    麟德元年冬十月庚辰(初六),检校熊津都督刘仁轨上奏说:"我观察留在这里戍边的士卒,疲惫瘦弱的多,勇猛健壮的少,他们衣服单薄破旧,一心想返回西边的家乡,而没有在这里效力的心思.我曾问他们:'以 ...

  • 高宗轶事数则(资治通鉴卷二〇一之七)

    有一天,唐高宗在说到隋炀帝的时候,就问身边大臣道:"隋炀帝拒绝规劝而亡国,朕常引为戒,并虚心寻求谏言:为什么始终没有进谏的人,这是为什么?(炀帝拒谏而亡,朕常以为戒,虚心求谏:而竟无谏者,何 ...

  • 杨再思轶事数则(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九)

    长安四年秋七月丙戌(初三),武则天任命神都副留守杨再思为内史. 杨再思这个宰相,专门靠阿谀奉承来取悦于人.司礼少卿张同休是张易之的哥哥,有一次他宴请朝中的公卿大臣.在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张同休拿杨再思开 ...

  • 轶事数则之二(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四)

    侍御史张循宪任河东采访使,有一次他遇上疑难之事无法决断,心中十分忧愁.于是张循宪就问他的下属道:"这个地方有没有什么杰出的人才,可以与之商议事情呢?(此有佳客,可与议事者乎?)"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