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作家】喻奇驹/今年元宵,你能看到正宗平江“闹灯”?

今年元宵,你能看到正宗平江“闹灯”?

作者:喻奇驹

今天,正月十四,明天就是中国的传统元宵佳节了。一大早,推窗眺望,春风似顽童一般,裹挟着一江烟雨,风风哨哨莽莽撞撞迎面扑来。如果明天也是这般烟雨迷濛,那平江的正宗“闹灯”,你可能难以看到了?
记得十多年前,也是正月十五,晚归,朗月当空,猛见车窗外的旷野,灯烛一排排绽放在阡陌上,如灿烂星光,渐次扑面而来;一阵铿锵锣鼓声,隐约飘来,心中不觉一惊,哦!又是元宵闹灯的日子。
那些熟悉的锣鼓节奏,伴随着我的整个童年少年时代,那首舞狮、耍灯龙的童谣,至今在耳边仍清晰可辩:灯笼灯,镲咚镲;秆巴佬灯,镲咚镲。
但锣鼓仍旧,怎么阡陌中,除了热闹的喧嚣之声,还凭空多出了遍野的灿烂星光呢?
我放下行李,猴急猴急地骑上单车,往城乡结合部的致富村奔去。城廓飞速退隐身后,泛着嫩绿绽着花朵的原野,此时已是一片灯光的海洋。光不是来自于聚居的村落,不是来自于散居的村舍,而是一条条、一块块、一堆堆浮跃在大路、小道、田塍和古庙的周边,被暖风吹拂着,闪闪烁烁招摇于乡间,将空旷田地的植物草木装点得如童话王国般,此情此境,岂止是美仑美奂可以形容的。我痴迷了,以至于返老还童,一个人傻笑着,无休止地追逐着光源,在点点星光中流连忘返,似乎回到了幼稚的童年和轻狂的少年时代。又似乎自己变身为王者,那匍伏于大地上的光点,是千千万万的光鲜亮丽的舞者,踏着鼓点在曼妙舞动。那一晚,我直玩到烛光渐息,才恋恋不舍地踅返回家。
自此,我竟上了瘾,每当元宵,我必留连于古镇的周边,去感受这种光海带来的震憾,换不同的地点,拍不同的照片,毫不吝啬地晒在朋友圈中,并且写成文章推介在杂志上。
闹灯之俗全国皆有,见的多了,也乏善可陈。读过我的文章《原野阡陌星如雨》的人,应当对这种独特的平江元宵乡俗有一定的了解,准确地讲,这种用烛光装点原野的闹灯乡俗,只有平江的东乡独有。我总觉得,那成枝蔓状伸展辐射在田塍上的火烛之光,似一只只光耀着活力与希望的生命之树,选定年俗的尾声处,作为压轴节目,非常张扬地炫燿出场。也只有此刻,农人尽情褪去谨小慎微的外衣,以一种我的土地我作主的“老子”姿态,骄傲一回,放纵一回,狂笑一回,浪漫一回,“礼拜”一回。我想,这是不是一种对土地独有的崇拜方式,是不是一种古来延续的图腾之象,答案是肯定的。
我是土生土长的平江人,痴长了几十年,对这种元宵习俗,竟如一个“小白”般懵懂无知。在古镇有“塔斯社”“路透社”之称的理发店,我色舞眉飞地谈起看到的灯烛遍野的“异象”时,理发师讪笑以待:“难道你一个长寿街人,真的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因为于他来讲,见怪不怪,“异象”都是他自小亲历亲为过的杰作。我作为一个本地人,哪有不知道的道理?凭心而论,我真是第一次看到啊!
痴迷于民俗,是我的爱好,溯源问俗,也是我的兴趣所在,因此,我顺水推舟,向前俯就,盘问起来。一个饶有兴味地问,一个意态沉静地答,有关正宗平江东乡闹灯的画卷在我面前徐徐打开—
乡俗中的“闹灯”,其实是从年三十开始的,直到月半,才达到最高潮。这些狮龙队伍,大年三十夜,从城隍庙里耍出,谓之“发灯”,然后,走村串户拜年讨赏取乐,直耍到月半夜,又汇聚到庙里,热热闹闹耍开了“回头灯”。按乡俗的喊法,谓之“闹灯”。
无论哪支队伍,无论中间是否停顿下来,元宵夜,必须原菩萨打原卦,原班人马,都要回到城隍庙向城隍老爷拜年,祈求新年风调雨顺。这一晚,人们尽情歌舞,鼓炮喧天,喜乐达旦。
“三十夜的火,月半夜的灯”。闹灯,是灯节夜的重头戏。为了闹灯,可得慎重其事地准备一番。
正月初十,城隍庙里的总头首就会将各大屋场的分头首召集起来,分配筹集闹灯经费。各分头首领命,逐家逐户去募集。
头首一来,村人们爽爽快快,唯恐拿少,绝不阻手。如果资金充裕,也不是每年都要筹集,头年节余用作来年,理所应当。
除了置办香纸鞭炮,最大的事,是制作油烛(又称油码子),因为量大,几个壮汉干上几天,才能满足需要。义工们拿起篾刀,将南山采伐来的楠竹,劈削成小段光滑的杆儿,又密密地裹上几层皮纸,待牛五锅中的油脂烧热,掺上红颜料,将一把一把的竹纸杆浸透到表,再晾干,码放在几张八仙桌上,堆得老高老高。原来用炼化的树蜡、水蜡做油脂料,后来图省事,改为煤油。油烛做成后,满庙堂便弥漫开一股浓浓的油脂馨香。
这些前奏工作,都是大人们的事。闹灯的主力,除了龙灯狮子队,主要是孩儿们。
孩儿们最爱凑热闹,黄昏前,一批一批小伙伴,邀约来到庙里,饿虎扑食一样,争先恐后往油烛堆扑去。头首两手一摊,拦住他们,要排队分发,开始还蛮有秩序,不一会,就乱作一团。拿少了的,嬉笑着开始抢人家手里的,招来骂声一片。聪明的,组成团队,分工合作,抢的自然多。
战斗结束时,油烛上的红染料,早已将孩儿们的衣服、双手和脸颊染红,个个红脸关公样,滑稽极了。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扮个鬼脸,扑哧一乐,满庙堂的人,早已笑得前仰后翻。
天渐渐黑下来,搭台的调弦换装,准备开演;舞狮耍龙灯的陆续到齐,跃跃欲试。
孩儿们赶紧行动,心急的,将一抱一抱的油烛点燃;细致的,一根接一根的点燃,以庙宇为中心,沿着田垅、大道、小径,每隔一米,插上一支,向自家方向,一直沿伸开来。鬼灵精怪的,将阡陌上的油烛插稀一点,好将剩下来的,插满自家地坪、屋基和石阶。
有时逢着小雨,泥泞路滑,跌跌撞撞,等插到家时,原野是亮亮堂堂了,人却变成了一只泥巴老鼠,分不清了眼睛鼻子。这模样,免不了被母亲碎骂:“瞧瞧,一身煤油臭,一只煨番薯样,身上没有一根干净衣纱。”
其实,父母亲并不要孩儿们省油烛回来,因为元宵节为先祖“装灯”,已经自备了一篓一篓的油烛,可以将神案、坟道口、每一间房、猪畴、屋前屋后每个旮旯都插满点亮。摇曳闪亮的烛光与挂在檐口的灯笼,明晃晃的,照亮着祖宗回家的路径,寄予着家兴财旺的希望。
循着阡陌上的烛光,村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
整个庙堂内外,人头攒动。锣鼓敲起来,村歌唱起来,焰火放起来,熊熊篝火燃起来。
亢奋的汉子,摇头摆尾的双狮和龙灯,在红绣球的引领下,合着锣鼓节奏,恭恭敬敬到庙里上香、叩拜。然后,在明亮如昼的敞坪里,腾挪翻滚,上蹿下跳,气势如虹。一会儿“画眉跳涧”,一会儿“泥鳅挽腰”,“枫树落叶”、“鲫鱼扑水”,套路精彩,花样百出。闹灯的套路也不讲究,“金蛇脱壳”这一出,就不得在人家新屋中耍,只准在祖屋和庙堂中耍,才不会招人忌讳。最精彩处,是“丢珠”,龙珠一抛,不见了踪影,龙灯着急了,满世界寻找。但见那舞师腾空跃起,将龙珠稳稳接住,灯龙一看,欢天喜地猛扑过去,缠绵在一起。
武师们呢,早已将十八般武艺耍得虎虎生威,风生水起。土得掉渣的地方灯戏表演,借着传统剧目,掺入现代元素,更加有滋有味。三花丑角,表情夸张,插科打诨,引发阵阵笑声。围观的人,见缝插针,里三层外三层,挤得水泄不通,一阵一阵喝彩声传出场外。
孩儿们更加活跃,在铺满红红爆竹屑的屋场间打闹、疯跑,地上的烛火都差点被他们脚下的旋风吹灭。一会儿,聚集在庙会的炉灶前,吞咽着清涎,目不转睛地看着锅中的元宵坨,被盛进瓷碗,捧到他们跟前……
娇羞的村姑和帅气的小伙,避开众人,相约村头,一会儿,许愿灯在清风明月间冉冉升腾,随风飘远。炮竹齐鸣,鼓乐喧天,彻夜不散。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原野阡陌星如雨,狮跃龙腾势若虹。被孩儿们披上盛装的原野、村舍,被乡人们闹热的庙堂,此时已是欢乐的海洋,喜庆的世界,灯火的宇宙。
……
搁笔时,窗外还在淅淅沥沥,没有停歇的意思。设若如此,今年的灯海元宵美景恐怕要泡汤了。我曾想,如果我发出下一个年份的“元宵之约”,是否会有媒体专题片的主创班子看中这个选题呢?如果你够敏锐的话,来找我吧!

作者简介

喻奇驹,湖南平江人,湖南省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协会员。

图片:网络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卢宗仁专辑         万辉华专辑     蒋正亚专辑

彭定华专辑          吴标华专辑      易石秋专辑

陈有红专辑         谭伟辉专辑       黄志中专辑

谭湘岳专辑         沈保玲专辑       史建国专辑

朱素青专辑         杨英专辑           柳平国专辑

许光辉专辑         杨辉专辑          弘毅学子专辑

方绪南专辑         龚春林专辑孙美堂专辑

万志勇专辑         甘桂柳专辑      官松源专辑

熊英专辑             刘正年专辑       罗夏龙专辑

秋暖跃马合辑      魏晓晖专辑       方良专辑

何志贤专辑        吴穷专辑             严树林专辑

何贵专辑            夏四文专辑

(专辑持续更新,欢迎作者入驻)

(0)

相关推荐

  • 从春节到元宵,史上最完整年俗,终于找全了,人手一份!

    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大年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大年初三,肥猪拱 ...

  • 元宵赋

    元宵赋 文/周家良 图/网  络 自古偏重三五,从来俱乐元宵.或源于汉平诸吕之乱,文帝感太平盛世之不易,遂定是日以庆犒:或源于道教三元之节,天帝以上元为首之开端,遂设佳节以通晓.张灯结彩而狂欢,飞龙舞 ...

  • 【文采翩翩】@ 元宵节特辑 | |《阡陌文苑》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 ▼ 元宵节快乐 元宵节起源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 ...

  • 【洞庭作家】喻奇驹/香蘅溪畔话苏符

    香蘅溪畔话苏符 作者:喻奇驹 汨罗江的上游,有一墓茔,静处在"桂花园"萋萋荒草和垅垅菜畦间,曲水为伴,垂柳拂扫.人们称它为"苏家坦".鲜有人知的是,墓茔主人名叫 ...

  • 【洞庭作家】方良/水煮元宵

    水煮元宵 作者:方良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唐.崔液)元宵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又叫"元夕",也称" ...

  • 【洞庭作家】陈乐奇/我与智能手机

    我与 智能手机 作者:陈乐奇 因为不会打字,在电脑普及的最初几年,电脑于我,大概也就只是会开机关机和查看资料的"段位". 2016年下半年,大家普及智能手机,我依然用着" ...

  • 【洞庭作家】喻春林/写在女儿生日时

      写在女儿生日时 作者:喻春林 今天是女儿的生日,回顾她的成长经历,真是感慨不已. 24年前的今天,一个飘雪的日子,下午2:47分,女儿提前从天上降落到了人间.因那时无知,虽然到处贴满了优生优育的宣 ...

  • 【洞庭作家】刘奇武/潇湘玉树花常开

    潇湘玉树花常开 作者:刘奇武 在文学群里,早闻谭伟辉大名.她的微信名 "开花的树",在<潇湘原创>众多文友心中早已枝繁叶茂,在文学芳草园,早已成了一张靓丽的名片.从&q ...

  • 【洞庭作家】喻叶东/永远的怀念

    回忆 永远的怀念 写在父亲诞辰100周年之际 作者:喻叶东 今年11月1日(农历9月27日),是我敬爱的父亲喻毓陶先生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父亲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便走完了他人生的旅程,永远离开了我们 ...

  • 【洞庭作家】方良/定制敲门砖《漂在南国十八年》之三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定制敲门砖<漂在南国十八年>之三 作者:方良 乡谚云,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在华生居住一年零三个月了.我没有工作 ...

  • 【洞庭作家】谭湘岳/永远的张谷英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书 评 永远的张谷英 <大屋之魂>读书随笔 作者:谭湘岳 以人名著称的特大型民居古村落张谷英大屋,坐落于岳阳东乡的渭洞山区,距今有600余年 ...

  • 【洞庭作家】许向华/外婆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外 婆 作者:许向华 在我的眼里外婆是一个伟大的女性. 外婆还怀着小舅时,外公就去世了,那年她还只有38岁,我妈妈是老大,妈妈也才13岁,外婆没有改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