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中医自学者的进阶中医书单(上、下)
自学中医,自古以来就是中医学习的主流方式。学中医不一定要先学会跪舔一个人,但必须具备自学能力。
好的中医即使之前跟师很多,最后也仍然要依靠自己读书临证反思的反复循环练习。大量读书临证反思,是所有中医的成长必由之路。
拜师到成功学艺,是要靠几分幸运和人情世故的投缘,不一定此时此刻,人人有那样幸运。
而读书,则是以古圣先贤为师,私淑千古之明医,是成本最低而收益高的跟师学习方式。这一方式,对莫测的缘分、幸运和人情练达都没有要求,适合每一个人。
这份书单是一份进阶书单,适合那些有较强自学能力和文化基础者。
运气商
(《运气商》系明代徐亦稚撰。分前后两集,前集有运气图四则,运气说七篇,运气治验十二则,运气征应四则:后集为运气博说,有「岁气起大寒说」等二十四论。)
运气要诀
(医宗金鉴:运气心法要诀)
这两本书屡次出现在学习五运六气的书单中,不是没有原因的。往昔我多次请各位恩师及同道高手推荐运气相关学习书籍时,这两本书总在其中。比较下来,运气要诀简明一些。
滴天髓
(《滴天髓》是古代中国命理学著作,相传为宋朝人京图撰,也有人说是明初刘基所作。)
五行大义
(《五行大义》,隋萧吉所撰,共五卷。)
这两本未必要看。但是对于想更进一步把握三才的学习者来说,推荐学习。论五行甚详者,莫过于命理书。而五行大义,啧啧啧,这真是一本奇书。所论五行胸怀之广大,运用之广泛,简直可以称古科技基础。
刘完素医学全书
张元素医学全书
李东垣医学全书
辅行诀
临证指南医案
这几本是必看之书。不学,则对于中医开方子来说,前面读的书都没有具体落实的列子和模板。并且,结合起来学,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可以说,这是中医书籍里智商模板的高峰。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南宋·陈言撰著,成书于淳熙元年(1174年))
孙思邈医学全书
傅青主陈世铎师徒著作
伤寒金匮是学习者的必由之路,但局限在其中,不知医林之大,活法圆机,则不能至尽善。这几本书中展示的治法,用药等皆是学者开眼界的必须。
本经疏证
本草崇原
本草问答
本草经解
(原题清·叶桂撰。据曹禾《医学读书志》卷下陈念祖条谓本书为“姚球撰”)
汤液本草
本草衍义补遗
(元代朱震亨撰著)
历代本草好书实在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只是挑一些比较小众一点,但是确实重要且精彩纷呈的。这几本书若不学,用药很难达到中上水平。
黄帝内经
难经
针灸甲乙经
有很多人提倡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学这些。个人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讲,一开始学这些,只是耽误早临床早实践。但是进阶学习就不一样了。因为这几本书的学习应该贯彻入门之后直至高阶。因为阅读对多数人有难度,所以,常看常新,断断续续也好,每天领悟一些也好,都行。
不提倡作为朗读读本,也不宜烧香供起来。技术类经典,不会就是不会,不理解就是不理解。整那些形式主义无用。能不看各种注释发挥本更好。当然,历代注释发挥有不少佳本,但毕竟不是自己心悟和实践所得,且佳本和佳本某些见地之间有冲突。
伤寒来苏集
伤寒贯珠集
三订通俗伤寒论
《三订通俗伤寒论》乃清代绍兴名医俞根初原著;后经何秀山撰按,何廉臣校勘;再经近人曹炳章增订,徐荣斋重订;
伤寒医贯串解
《伤寒医诀串解》是清代伤寒著作医书,作者是陈念祖。
经方例释
医学衷中参西录
寓意草
伤寒恒论 郑钦安
伤寒解惑论 李克绍
所有存世医经注释中,伤寒数量第一,质量也第一。堪称各领一时之风骚。所列书籍要么观点具有划时代意义,为后代共宗,要么晓畅明白,于临床有重大指导意义。当然,必有遗珠,古贤书多多益善。这些书进阶不读,甚容易临证水平受限制。
增补评注温病条辨
《增补评注温病条辨》是近代曹炳章编写的一本中医文献。成书并刊于1936年。
温热经纬 王孟英
伤寒瘟疫条辨 清·杨栗山
感证宝筏 何廉臣
温热论讲义
(作者: 陈守基 没找到电子书与出版书籍;《温热论》的书籍有)
如果说哪一类医家伤寒学的最好,毫无疑问,温病学家们理当上榜。中医早已经寒温合流,临床时也早已各派一统,只看实效。所以前贤早说过,经方派都是自封,时方派,温病派,都是强加于人。不学温病,则不知伤寒在临床的活用及发展,不少病证不能最优辨别处理。
望诊尊经
文魁脉学
名医类案
古今医案按
吴鞠通医案
三家医案合刻、洄溪医案、集思医案、花韵楼医案、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陈达夫中医眼科临床经验、曹伯仁医案、王九峰医案、齐氏医案、王氏医案(王士雄)、刘氏医案(刘晓山)、圣余医案、王旭高医案、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冷庐医话、止园医话、北方医话、长江医话、燕山医话、南方医话、明清临证医话精选。。。
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干祖望五官科经验集
中国百年百名临床家丛书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一、二、三辑
皇汉医学丛书精编增补版
诊断、医案医话类书籍,尤宜常学常新,多学多摘抄。所列者是回忆中甚为经典的一些。
名著重刊丛书,含有赵守真治验回忆录、赵绍琴临证400法、蒲辅周医案、冉雪峰医案、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岳美中医案等大量名医真知灼见的力作,不可不学。
原版皇汉医学丛书内容甚多,卷头巨大,其中不少于临证有精辟见地。
学苑出版社第一批精编增补版中有北山医案,腹证奇览、中国内科医鉴、中国儿科医鉴,药征等,值得一学。
名医验案类编,此书作者何廉臣,自身医术眼光均高于常医之上,所选验案,很多皆可反复体会学习,有触类旁通之效。
至于百年百名临床家丛书,这套书、已经有不少水分,很多是名医学生或抱着保守心理所编写,常常一本书,可用之处一段或者一两句话。但是至少还有可用可学之处,有十来本还算诚实可行。闲了可以把有用的摘出来。
我有几句忠言分享给各位朋友:
一、中医书籍存世量早已超过一万,每年还在以可观的数量增加。对于自学选书,不宜选择没有经过时间和临床实践考验的书。不要贪图大部头。有些经典小书,各个推荐书单里都有的,尤其对需要进阶的学习者提高效率有意义。
二、进阶不宜只学一家之术。一家之术久学于性情、眼界、实证都有弊端。
三、中医是实践的医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医的学习一定要想办法尽早上手临床。
只读书学习不上手实践,搞个人崇拜、企盼不学自证的神迹、上网进行无意义的争论。这些行为,早都已经被证明是行不通的。
宗教信仰、练功是中医个人修养的事情,但是与临床水平的高低并不成正相关性。
医道医术的迅速提高,唯实践、反思、学习读书的反复循环是正路。
一个中医学习者,自学能力越强、带着学习心悟去临证,练习的次数越多,自我矫正修错越多,读书跟师与临证结合越多,就越厉害。
以上是大方脉类进阶的书单。至于外治法类的书籍,在我所看书籍中占比例较少,留下深刻印象,在实践中起到重大指导作用的只有六七本。外治法大部分还是拜师,上各类培训班所得。改日分享一下这六七本。
要早临床、早实践、善于在实践中反思提高、不然看书再多,都无用。若不反思,反思之后不查资料学习,当看病机器人,也是不利于水平的提升。
言有尽而意无穷。学习中医多年,内心深望临床涌现大批良医,英雄不论出身,中医能团结起来传承,能解生民于水火。然目睹临床现状、自身体力精力能力影响力。
只有不谏往者追来者,尽其当然听自然。愿有缘者能受益。
(注:灰色字体文字为编者补充,如有不当之处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