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之殇——明清的日落
明清,作为中国最后两个封建王朝,明清两朝可被称为封建史的片尾曲,无论从哪种角度来看,都是那么的合情合理。似乎在人们心中,封建王朝就该是那样的,这个国家就该有皇帝。如此看来,经过前几代的文化专制的荼毒,忠君爱国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国民似乎早已逆来顺受了。但是即便这样依旧没能阻止明清的文化专制进一步加强,因为皇位自己的坐的安稳不是最重要的,是要让天下人都承认他的皇位才是最重要的。不论在哪一代都不例外,从思想文化的角度就非常能说明这一点。社会转型的基础是经济转型(生成关系转型也可以)但是,迈出第一步的永远是思想转型。但是在中国古代要做到思想转型可比登天还难,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学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不亚于《圣经》在西方的地位。尽管魏晋南北朝时或因时局因素有所动摇,却从未有过让步之兆。无法被取代才是最无解的。经过唐宋两代对儒学的复兴和再发展到明又经过王阳明这位大圣人进一步参悟,基本上后面就已经稳固的不能再稳固了,即便是后期的李贽、王夫之、顾炎武之流也无法与这个庞然大物相抗衡啊,也算是封建王朝后期思想文化领域的一小股逆流吧,但是终归没能逃出封建君主专制这个笼子,说他们是根除同源也未尝不可啊。如此一来,儒学是明清时期社会转型头一大障碍,而且这个障碍还无法根除,直至今日仍能发现它的身影。反观西方自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又到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如果说中国的思想转型难如摘星揽月,那么西方的思想转型跟探囊取物没啥区别,至于为什么,那还真有的说,同样是奴隶社会,同样是两千多年前一起思考人生、思考哲学,古希腊哲学和百家争鸣看起来多么相似(时间相同),但是总有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属于是把后人该想的先想个遍,后人以后如果要想就先把我们所想的搞懂;人西方就属于,我现在就想这么多,后人管他想不想,还没准儿跟我想的不一样呢?事实证明思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啊,一口气都想完了,那我咋去往其他地方想,这里就牵扯到经济基础了,你一个农业社会就该想的是你农业社会的事,难不成还能想到工业社会上去,简直就是扯淡!所以咯,谁叫咱上千年的封建史清一色都是农业社会(这好像是个病句,封建环境下好像只有农业社会,毕竟生产力的局限性把你压得死死的)这点西方就比较灵活,人家是今天的橄榄油卖的不咋滴,这里没市场,赶明儿了换个场子卖,只要能搞到钱,再远咱也愿意去(催生大航海时代),一个人肯定不够干啊,就算是一家人也没有三头六臂啊,总得找点人给点好处帮我干吧(催生雇佣关系产生)。不说别的,早期西方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时的目的都是单纯的,只为了搞钱。但是,中国和西方的封建制度下都有一个通病:权力过分向上层集中,矛盾过分向下层延伸。这也正是后来中国农民起义和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兴起的重要原因。
特别是君主专制在后期达到顶峰,皇帝恨不得把所有的权力全部收到自己手里来,这样就能高枕无忧了(历史证明勤快一点的最多被累死,懒一点的感觉就是要了他的命)这就要感谢明太祖朱元璋为我们开了一个“好头”啊,废掉了丞相,自己一个人干,幸好咱们这位明朝开国皇帝早年放过牛、种过地,能吃苦,最后还真撑住了。但是大明十六帝啊,人人不可能像朱元璋那么能干啊,明成祖朱棣为了解决这个毛病设内阁作为咨询机构,不过说起来还是有点效果的,毕竟“三杨辅政”这样的完美开局他不香么?当然了,总有些睿智皇帝自己不愿意干,一大摊子事丢给内阁,就比如万历皇帝朱翊钧在位48年之久却连续28年不上朝,得亏内阁首辅张居正身体好又能干,要不然早就乱了。到了清朝那就更过分了,康熙设南书房直接绕过了议政王大臣会议,自己独揽大权,到了雍正又设立军机处,权力又一次高度集中,军机大臣也只有“跪笔受录,上传下达”的权利了,这么下去能不乱么!另一个原因就是经济形式固化,新的生产力无法产生并发挥作用。首先没有人会嫌弃自己过得太好了,机器都发明出来了,你嫉妒它能比你的马跑的更快就不让我造?那还等啥啊,都不让咱过日子了,起来革命呗!中国就不一样了,俺们庄稼人过苦命日子能吃饱穿暖就满足了,不奢求其他的(主要归功于儒学的千年熏陶,因为造反是欺君之罪,万死莫赎啊)但是兔子逼急了也是会咬人的,年年收重税也就算了,现在连我的土地也要抢走,忍不了了,干你丫的(土地兼并是封建制度下的规律性风暴)细数中国封建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那一个不是为了土地?在中国古代,土地就是你的资本!这也印证了清康熙年间大量开垦荒地甚至延伸到西南地区的原始森林,因为土地兼并实在是太严重了,你总不至于把豪门望族(大地主阶级)的土地没收再发给农民去种吧?那你皇帝别当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都要跟你翻脸了,你还统治什么?事实证明,妄图动那些大地主奶酪的人都没好下场,莫如隋炀帝杨广动关陇士族最后落得个国灭身戮的下场。没有哪位皇帝会愚蠢到拿世家的利益去让自己的百姓过好日子。到明清时期基本上国家版图差不多都有了定型,土地就这么多,该开垦的也开垦了,可以说已经到了固化的那一步了,连土地都动不了,你谈个什么经济转型。小农经济就算再不济,它的主导地位谁也别想撼动,当然新的生产力出现除外,因为它势必会引起生产关系的连带调整。不过明朝的“海禁政策”和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非常及时的解决这一问题,毕竟朝廷也不是吃干饭的,你要是发达了,我怎么办?所以这两朝为了避免一切经济基础的崩塌结束就非常有远见性的避免了一切新的生产力输入的开始。但是,历史会告诉他们,潮流大势会把他们自以为算无遗策的想法和天朝上国的美梦碾的粉碎!正如捉迷藏游戏一样,衰微腐败的中国在1840年让英国用大炮给发现了(当然不是第一次发现)挑战来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碰撞,就跟世界杯买中国队必输一样毫无悬念的分出了结果: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并成为其附庸,如何抉择关乎整个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的命运了......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