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满洲老家的国语骑射

作者富察宝仁 吉林家谱

◇满族文风渐盛

满族是一个古朴骁勇又善于学习、努力进取的东北少数民族。满族的正规文化教育,起始于后金时期,后逐渐发展并建立了有别于京师(北京地区)旗学的东北盛京“旗学”和吉、黑两地的“满学”。东北地区满、蒙、汉八旗的官旗学、满学及官义学、蒙学、宗学、觉罗学、翻译学等,为关东满族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了先决条件和物质基础。

清前期,偏远的东北地区是清政府发配流人之地。这些流人多达十几万,其中有大批中原文人儒士,他们的到来不但携带来大批经典书籍,还被延请或开设私塾教授满汉八旗官兵子弟,从而,对东北地区满族文化及满汉文化的融合、繁荣兴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有清一代,清政府在东北地区进行的官学教育,因地域及培养人才的宗旨不同,有很大的区别,故辽沈的盛京地区是满、汉八旗子弟同学,满汉文并学,只是以满文为重,此外还设有弓马步箭武学,故称之“旗学”。而吉黑两地,则是专教陈、新满洲及蒙古、汉军八旗子弟“国语(满语文)骑射”,故称之“满学”。

清代,由于清廷对东北地区的封禁政策,设置了新老两条柳条边,将吉黑广大地区封禁起来,故此,在吉、黑两将军辖区内的民众,基本上是佛(陈)满洲和伊彻(新)满洲八旗人。清政府在吉、黑两地开办“满学”教育,有着十分明确的办学宗旨。

清时,经过几十年的征讨招抚,清政府已经把东北地区的鄂伦春、赫哲、锡伯、库雅拉、瓦尔喀、库页及虎尔哈、打虎儿等族人统一起来。由于这些族人的语言大多与满族基本相同,都属于阿尔泰语系的满—通古斯语族,正因如此,清政府将他们视为同族编入满洲八旗,称为“伊彻满洲”(新满洲)。《清太宗实录》中载,天聪八年(1634),皇太极派兵招抚黑龙江索伦部、鄂伦春部时,曾晓谕领兵的大将霸奇兰道:

此地人民,语音与我国同,携之而来皆可以为我所用。攻略时宜语之曰:尔之先世,本皆我国之人,载籍甚明,尔等尚未知之,是以甘于自外?

正如皇太极所言,黑龙江广大地域的部族,“语音与我国(满洲)同”,这里一些部族的语言,大多与满族相近或相同。但这些少数民族只有自己民族的语言,并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所以建学堂进行民族同化教育,使新满洲与陈满洲趋于同一而学习规范满文,以适应清政府的八旗社会基本体制是十分重要的。

清顺治年以后,清军主力几乎全部入关,致使东北广大地区出现有土无民,有城无守的局面。虽然清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积极增加了东北地区的人口,但卫城守地的披甲兵还是严重不足,尤其是康熙二十四年(1685),中俄雅克萨之战后,吉黑两地的防务疏漏引起了康熙皇帝的高度重视。于是,将黑龙江流域的赫哲、库雅拉、飞牙喀、锡伯、索伦、鄂伦春、瓦尔喀、虎尔哈、卦尔察等诸多部族编制的新满洲八旗,派遣至吉林将军驻扎的吉林乌拉及辖属的宁古塔、伯都讷、阿拉楚喀、珲春、三姓等地,与陈满洲八旗、汉八旗及蒙古八旗协同驻防。黑龙江将军驻防的齐齐哈尔、瑷珲、黑龙江、呼兰、墨尔根、呼伦贝尔等地,几乎百分之九十都是这些新编入的伊彻满洲披甲兵。

随着大批新满洲兵逐渐成为吉、黑两将军辖区及盛京一些城池的驻防主力,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这些新满洲兵来自不同的部族,除语言有别之外,还各有自己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或渔猎为生或游牧以食,故都十分强悍骁勇。《清太宗实录》中载,为了同一教化吉林、黑龙江地区的伊彻满洲人,康熙皇帝旨谕宁古塔将军道:

问宁古塔及瓦尔喀、胡尔哈人民风俗。谕曰:“瓦尔喀、胡尔哈人,皆暴戾奸诡,尔其善布教化,以副朕怀远至意。”飞牙喀、黑金虽服,然其性暴戾,当善为防之,尤须广布教化,多方训迪,以副朕怀远至意。

这些新编入八旗的伊彻满洲部族,都是与山林野兽为伍的渔猎或游牧民族,故都十分散漫任意而行,作为行军打仗的军队来说是亟须规范的,建学堂使之学规范的弓马步箭、行军布阵是清政府的当务之急。这样,才能将“勇不畏死,一人便能杀虎”的新满洲兵,培养成“守纪律,知礼节,懂教化,勇猛敢战,取翠翎珊顶及巴图鲁名号如寄,此海内所以称劲旅也”。

其实,不仅仅新满洲兵需要进行规范学习管理,那刚刚崛起白山黑水山林之间的陈满洲满族人,也是同样亟须规范学习“国语骑射”,以适应清王朝统治的巩固和东北地区边防御敌的需要。早在清政权入关之前的皇太极时期,天聪六年(1632)正月,镶红旗相公胡贡明就曾向皇太极上奏,应建立满洲八旗官学,以令子弟读书、习国语骑射。《天聪朝臣工奏议》载:

皇上谕令:汉之人都要读书,诚大有为之作用也。但金人家不曾读书,把读书极好之事,反看作极苦之事,多有不愿的。若要他自己请师教子,益发不愿了,况不晓得尊礼师长之道理。以臣之见,当于八家各立官学,凡有子弟者,都要入学读书,使之无退缩之辞。

康熙三十二年(1693),也就是清政府在盛京建八旗官学之后的两年,在吉林将军辖地始建八旗官学,之后又过两年,在黑龙江将军辖地始建八旗官学。

清朝统治者视吉、黑地区是赖以维系本族民风俚俗根本之地,故所设八旗官学规定不学习汉文,不参加科举考试。在雍正二年(1724),办理船厂事务的官员赵殿最上疏请求在吉林乌拉设立文庙,修建学习汉文的学堂,以令满汉八旗子弟参加科举考试。雍正帝闻奏勃然大怒,断然斥责道:“我满洲人等因居汉地,不得已与本习日以相远,惟赖乌拉(今吉林市)、宁古塔(今宁安市)等处兵丁,不改易满洲本习耳。”雍正帝反对在吉林乌拉建文庙、建学堂以学习汉文,就是要保护满族语言、习俗不受汉文化影响,而建立满八旗官学的“满学堂”,也是传承和发扬满族传统文化的最有效途径。

居住生活在吉林、黑龙江两地的许多部族,语言及生活习俗上与满族基本相同。努尔哈赤很早便注意到了这一点,《清太祖高皇帝实录》中载道:“东自海,西至明辽东界,北自蒙古科尔沁之嫩乌拉江,南暨朝鲜国境,凡语言相同之国,俱征讨徕服而统壹之。”清朝廷定鼎北京之后,关外东北吉黑两地驻防的八旗兵来源很杂。《黑龙江述略》中载:

黑龙江及吉林八旗兵号八部落,亦号八围。曰满洲、曰汉军、曰索伦、曰达呼尔、曰俄伦春、曰毕喇尔、曰巴尔虎、曰俄勒特,杂处其间。

概括来说,有新满洲、陈满洲八旗,汉军八旗、蒙古八旗等八旗兵杂处,共同驻防各城。当时,仅吉林将军驻防的吉林乌拉城,就驻有陈满洲、新满洲八旗兵,汉军八旗驻有鸟枪营、水师营,蒙古兵驻有巴尔虎旗兵等七八个民族。

吉黑两地各城驻防以新满洲八旗为主体,而这些来自地域广阔的满—通古斯语族的各族,均是“无文字笔墨,以皮条记事,小大随之”的山林民族。故此,清政府建立吉黑满学,统一各部族语言推广使用满文,对当地各族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也是重要的办学宗旨。

吉黑满学在吉林地区设置最早,康熙三十二年(1693),清政府在吉林乌拉(今吉林市)始设吉林左右翼八旗官学,校址在城内孔庙南侧。吉林左右翼官学各有校舍10间,每学设助教官1人,教习4人,满文教习3人,由领催、披甲内选用。吉林城驻防八旗计 40个佐领,每佐领学生名额为 4人,每年有 160名满蒙汉八旗子弟入学。

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市)于康熙十五年(1676)曾设立满洲八旗学房,名为“龙城学院”。康熙三十二年(1693),设宁古塔左右翼八旗官学,校址在城东南隅有校舍6间。每学设教习笔帖式1人,驻守八旗每佐领每年选6人入学。

宁古塔八旗驻防有15个佐领,每年有90名学生入学。

伯都讷(今吉林省松原市)左右翼官学,雍正四年(1726)营建,校址在城内文庙西,有校舍 6 间。每学设教习 2 人,满教习 1 人。伯都讷驻防八旗为 8 佐领,每佐领学生名额6人,每年有48名学生入学。

三姓(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左右翼官学,雍正五年(1727)设立,校址在城内魁星楼北文庙内,有校舍6间。每学设满教官1人,满教习1人。八旗每佐领学生名额为4人。三姓城驻有15佐领,每年有60名学生入学。

阿拉楚喀(今黑龙江省阿城)官学,雍正五年营建,校址在旧城内东南,有校舍 5间,设有笔帖式 1人。八旗每佐领学生名额为 3人。阿拉楚喀八旗驻防有7个佐领,每年有21名学生入学。

珲春(今吉林省珲春市)官学,雍正五年营建,校址在城内,有校舍3间。每年入学人数不详。

乌拉(今吉林省吉林市乌拉街镇)左右翼官学,雍正七年(1729)建。校址在城内牌楼东,有校舍6间。八旗每佐领学生名额4人。乌拉城驻防8佐领,每年入学有32名学生。

拉林(今黑龙江省五常市拉林镇)官学,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建。校址在拉林堡内东南,有校舍 5 间。设有八旗教习 1人。拉林堡居有从北京移驻于此的闲散八旗满洲 1339人,编为 6 佐领,每佐领选 3 名子弟,计每年有18人入学。

额穆赫索罗(今吉林省敦化市额穆镇)官学,乃驻防的满洲八旗所建,校址在额穆赫索罗城堡内,有草房 3 间。因此处官学笔帖式未定,所以学生无定额,从此城仅驻八旗官兵 120 人来看,学生人数应在 10人左右。

上述吉林将军辖区九城,吉林、宁古塔、三姓、伯都讷、乌拉等五城,各设八旗官学两所,阿拉楚喀、珲春、拉林、额穆赫索罗等四城,各设八旗官学一所,合计为 14 所官学。

除此之外,由于吉林乌拉城驻有大批蒙古巴尔虎旗兵,且语言不通,于是乾隆六年(1741),又特在此设蒙古官学。校址在文庙西南侧。蒙古官学的教习由蒙古笔帖式兼任,学生无定额,专习蒙古文及骑射武艺。

除蒙古官学之外,吉林将军驻防的吉林乌拉城还设置一所很特殊的八旗官学,即吉林翻译官学,专事培养精通满汉文书的翻译人才。光绪九年(1883)吉林将军铭安奏请设置翻译官学,至光绪十七年朝廷方准予开设。此时的吉林将军已是长顺,他将校舍设在吉林考试院西侧。吉林翻译官学有房舍七间,教习两员由京师奏调,三年为一期。每佐领选派优胜学生 3名,10佐领共有学生30名,专习满汉文书。其办学经费则是由宾州、双城的烧酒商月纳税一款交省库转拨,为永久经费。

黑龙江地区的八旗官学设置,比吉林地区稍晚两年。康熙三十四年(1695),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奏请朝廷,请在辖区内设置八旗官学,以教化培养新满洲八旗人才。清政府同意,“墨尔根地方两翼,应各立学,设教官一员。新满洲诸佐领下,每岁各选幼童1名,教习书义”。此为黑龙江地区设立八旗官学之始。迄止清道光年,清政府在黑龙江地区驻防城四处,设立了满洲八旗官学。

墨尔根(今黑龙江省嫩江市)两翼官学,校址设在墨尔根城内之八旗公署后,有校舍3间,驻防八旗每佐领每年可选一人入学。《黑龙江述略》记载甚详:

墨尔根两翼官学“设助教官,选新满洲及锡伯、索伦、达呼尔每佐领下幼童一名,教习书艺。……有同额缺,凡八旗子弟愿入学者,各旗协领保送,习清文(满文)骑射,日不过一二时为率”。

黑龙江城(今黑龙江省黑河市)官学,设于康熙年间,校址位于城中八旗公署南,有校舍6间。当年该城驻防八旗有26佐领,每佐领学生名额为1名,每年有26名学生入学。

齐齐哈尔官学,设于康熙年间,一说为设于乾隆九年(1744),校址位于城之东门外,有校舍5间。当年,齐齐哈尔为黑龙江将军驻防城,驻有40佐领,每年每佐领学生名额为1人,每年有40名学生入学。

呼兰城(今黑龙江省呼兰市)官学,设于道光十四年(1834),校址在城内的城守尉府,八旗每佐领下每年选1名学生入学,具体学生人数不详。

吉林、黑龙江两地的八旗官学,满学教育基本一样,学生来自陈满洲、新满洲八旗官兵子弟,大多为来自驻防当地的赫哲、锡伯、库雅拉、索伦、达呼尔、费雅喀等新满洲。由于清政府亟须大批来自关东故地的能文能武的人才,故对八旗官学的学生只进行“国语骑射”的速成教育,学期为一年。这些满洲八旗子弟的待遇也很优厚,“满(八旗)官学生,岁给膏火银二两”,公费银米纸墨,以资助学习。

吉黑两地的八旗官学生,正如《黑龙江述略》所言:因“以骑射、清语(满语)为重,出身入仕本不假科第阶梯”。这些学生毕业通过考试之后,“凡稍通文义者,如派行走,继而委官,则由笔帖式以至主事,按格循资,立可坐致”。

清政府为了能够得到真正有学识的文武之才的八旗子弟,故对吉黑两地的满八旗官学十分重视,上属国子监辖理,下设有管官、教官、笔帖式、教习等层层管理。而且,各城的官学要“岁报诸生功课于军幕(府)”,不但有户部、值年御史经常稽查,而且“将军不时至学考勤情”,对教习、生徒进行全面考核。

《清高宗实录》载,乾隆八年(1743)议政大臣之疏:

御史台柱疏请:齐齐哈尔、墨尔根、黑龙江三城官学教习,令该管官于现任笔帖式内,翻译明通、品行端方者充外,仍令值年御史查考所教生疏,内有清文(满文)通顺、字画端楷者,准按名记档,如遇堂库各司办事乏人,按次顶补,不堪造就者,除名。

吉黑两地的八旗官学教育,在有清一代有着重要意义。其奉行的“国语骑射”的教育宗旨,迅速为清政府培养了一大批由基层而起的中高级军政人才。

据粗略统计,吉林将军辖下诸城八旗官学,每年入学400余人,黑龙江将军辖下诸城八旗官学,每年入学近 100 人。按每年毕业 500 人计,从康熙三十五年(1696)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仅二百余年间至少毕业12万多八旗子弟,从而加快了吉黑两地的文化发展。

其次,吉黑两地的八旗官学中,就读的八旗子弟民族众多,有陈满洲八旗,有赫哲、锡伯、索伦、达呼尔、鄂伦春、费雅喀、库雅拉等诸多新满洲八旗,还有巴尔虎、厄鲁特等蒙古八旗及陈汉军八旗等,诸多民族子弟在一起就读。如此一来,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团结,还开创了众多操满—通古斯语部族学习满文、进行文化教育的先河。

吉黑两地以满、蒙、汉八旗子弟为教育对象,以“国语骑射”为教育宗旨的满洲八旗官学,很重要的一点是维系了操满—通古斯语的诸多山林渔猎民族的骑射传统习俗,保护了其具有鲜明民族特质的民族语言文字和民风俚俗。

与此同时,八旗官学教育也初步改变了东北边疆地区各少数民族文化落后的局面,对提高这些北方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吉黑两地文化繁荣及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