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长兴发现罕见西汉独木棺 将进行浙江省首例实验室考古

  4月20日,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公布重要考古发掘成果:在长兴太湖图影旅游度假区龙之梦乐园项目的工地现场,即长兴县碧岩土墩墓葬群,发现一处保存相当完整的西汉时期独木棺,为世人研究汉代丧葬习俗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据介绍,该墓葬编号为D174M4。D174是一座相对较大的土墩,考古人员发现分两排排列整齐的土坑汉墓共10座。M4是该土墩上最大的墓葬。墓葬东西长4.7米,南北宽4.8米,深2.9米;斜坡墓道长6.4米,宽2.35~2.75米。木椁长3.4米,宽3.2米;三边厚木椁板,残存有0.3米高;椁底板厚约0.2米,椁底板下有枕木保存。墓内为三棺合葬,保存较好的独木棺长2.4米,最宽有0.8米。

整体墓葬群(图片来自长兴县博物馆)

  独木棺最大的特点就是棺椁用独木打造而成,整身看不见榫卯结构,该墓葬中最左边的独木棺还留存有部分棺盖,独木的纹理清晰可见,且没有被盗掘过的痕迹。棺椁一旁,肉眼可见一件瓿、一件甑、一件罍和两件铜镜。

D174M4的近景(图片来自长兴县博物馆)

  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军介绍,长兴属江南地区,气候较为湿润,土壤偏酸性,像这样经历2000多年仍保存如此完整的独木棺,实属不易,十分罕见。“从墓葬等级和规格来看,这座墓葬应该是比较殷实的大户人家的墓葬,一般三棺合葬多是一名男主人加上两名女主人,目前还不能断定哪个独木棺是男主人的,需要进一步研究。”

墓葬里的铜镜(图片来自长兴县博物馆)

  而更让徐军一行人激动的是,此次发现的独木棺不光采用传统的田野考古形式,还将在不久后被送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建成的考古实验室,进行浙江省首例实验室考古,以便获取更多考古信息。

  该考古实验室是一座配备相关发掘设备、检测设备和保护设备的科研基地。这种实验室考古的方式是指将棺椁及周边回填土体一起套箱提取,通过科学“打包”的形式迁移至室内,在创造的安全技术条件和良好环境中进行发掘清理和研究,这样做能最大限度并有效保存、还原墓葬原始状态信息,达到文物安全保护、发掘完整最大化的目的。“常规的田野考古发掘,一些出土文物离开原有的埋藏环境后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如果是实验室考古,将不受环境的影响,能够做到充分精细化。”徐军介绍。

考古队员在测量墓葬(图片来自长兴县博物馆)

  对于长兴发掘出的D174M4将成为浙江首次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完成的实验室考古案例,县博物馆馆长应征表示非常期待,“这也是今后考古的发展趋势,我们能提供第一个让研究所‘大展身手’的项目,十分荣幸。”

  2016年3月1日,为配合太湖龙之梦乐园项目的开发建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长兴县博物馆在长兴县碧岩土墩墓葬群展开考古调查和发掘。从开始勘探至今,已历时4年多,共发掘土墩176个,发掘墓葬900多座。其中汉墓有720多座,出土器物9000余件。据了解,在此次发掘出的D174M4旁,徐军一行人还发现了另一个比较特殊的西汉时期的土坑墓,同样是三棺合葬,但它的椁底板是地砖铺成的,是土坑墓向砖椁墓过渡的一个新的墓葬形式,非常具有研究价值。(记者:陈瑜艳 谢梦洁 通讯员:郭威 吴拯)

(图文转自:央广网)

责编:荼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