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生 为正义 为真理

祥云焕彩,开阔平坦的下川坝子绿意盎然。就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正午,我们乘车来到了位于大理州祥云县刘厂镇的王家庄村。然而王家庄古朴的屋色、宁静的气氛,与地球上任何一个叫“王家庄”的村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让人突地想起了正值学子时代的王德三习作中描述的那样,真真一块名副其实的“滇中瘠地”。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偏僻贫寒、再朴素不过的村子,却生养了最刚强、最志气的王家三兄弟。短短十数年的童年生活,锻造了他们何其伟岸的人生志向,写就了他们最坚定最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

王德三故居同样是一个古朴狭小的院落。然而小小的两进庭院里,几块醒目的牌匾:“一门三雄、华夏英杰”“碧血千秋、英烈万古”……正如王家三兄弟用生命铸就的显赫功绩一般,让人从内心深处生出一种朝圣一般的崇敬。

几阁古朴的屋子,分别陈设着王复生、王德三、王馨廷三位烈士的一些旧物,有信件、有图片、有简历、有物器,但不出四十分钟,两进简单的屋子便已经全部看完了。真就是王德三遗书中描述的那样:真正的“书香寒士”之门。而在王馨廷与父母的信件里,也都无一例外地细说自己求学之中的钱物开支情况。可以想象,当时的王家根本就不是什么富贵人家。但即便如此,包括王家庄乃至祥云下川坝子曾经偏僻贫瘠的地理环境,依旧阻隔不了兄弟三人为人生、为正义、为真理艰辛求索的崇高志向:王复生,40岁,1936年死于日寇屠刀之下;王德三,32岁,1930年因叛徒出卖而被捕,英勇就义;王馨廷,16岁,因在参与反对北洋军阀的学生运动中负伤,1924年病亡。兄弟三人短暂的生命却留下了那么多的传奇篇章,比如为求学而足遍中华大地,为信仰上下求索,为真理敢于担当,为正义甘洒热血。直到今日,不论家乡祥云,还是大理、昆明、上海、北京、南京、广州,抑或北大校园、黄埔军校、陕北高原或白山黑水,凡是留有他们足迹的地方,英烈的故事就在一遍遍地传颂。

我最终被王德三被捕后写给父亲的《狱中遗书》吸引了,在展厅一角晕黄的灯光下一气读完,洋洋万言手稿,俊朗飘逸的文字,正如王德三坚定豪放的人生品格,真正解读了他“最志气、最刚强的共产党员”的人生赞誉。

句句字字,都读得出这位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任书记,在1927至1930年白色恐怖笼罩三迤高原之期,“导演”出云南大革命风潮的王德三坚定人生背后的柔肠百结。他这样写道:“父亲,儿自受难到昨天,都是很解脱很达观的。你的儿子是世上最刚强、有志气的人,他只知道人类,只知道社会,完全没有一点自私自利的习气。不独你儿子自己相信,人们都把他看待成一个有志节有能为的人物。但是,父亲!人们只知道儿是钢铁一般的硬汉,他们哪里晓得儿是一个最富感情、最柔肠的小孩子!”

读着这样的文字,让人一下子想起了那么多旧照之上,他那书生一般纤柔文静的身骨。但他却又是那样的坚定刚强,光明磊落,他同时写道:“父亲:儿自信没有做什么对不起父亲的、对不起人类的事,儿非病死短命,是被人压迫去成仁就义。从表面看来,父亲活生生的儿子、儿媳最亲爱的丈夫、纪儿的伟大父亲被人夺去,是最可悲恸的事情。可是父亲是最达观的人,古人说:人各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儿已处此境地,如果要偷生苟活,那就要做出些无廉耻的事情,那时你儿子又有什么脸在人世上?天下人听见云南人就要骂懋廷是无耻的人;云南人提着王字,就要指着祥云县说些不好听的话!儿现时只有拿定主张把身子献给人类了!”

让人感慨的是,在这样慷慨从容、大义凛然的文字之中,他还写到了已有身孕在怀并且在他之前即被捕入狱的妻子。此时生死未卜,但那志同道合、心心相印的爱恋,始终让他未能忘记。于是在给父亲的遗书中,他简言快语,落笔有声,真情毕吐,写下了与爱人最忠贞的誓言、最浪漫的情书、最动情的诀别:“儿最不放心的,就是那热爱难舍的媳妇,她为儿受尽一切人世的苦难。生别已急得她吐血,当她知道儿的消息,不知如何情境?……我们的甜密生活,每一秒钟都引起她和我的深刻印象!我常同她说深情的话,计较到一言半语,引起她的多心,她一定会饶恕我!我爱到她的每一根头发!”

我用相机带回了这封荡气回肠的《狱中遗书》,每每再一次读到这些模糊的文字,会使人再次想起了古朴宁静的王家庄。于是找寻再三,终于在另一本史籍中得知,1930年12月31日,王德三英勇就义后,年迈的父亲远赴昆明为其收拾遗体,重新安葬,为其立碑,却悲愤交加,终而客死昆明。妻子马冰清在狱中生子,三年出狱后方读到这封充满刚强志气并还柔肠百结的遗书,从此拖儿带子,千辛万苦继续人生的志向。

事实上,王家庄何只“一门三雄”?妇孺儿郎,都是用共产主义信念锻造的铮铮铁骨,每一个人,都是一首“英烈万古”的诗!

(作者单位系云南省大理州教育体育局)

《中国教育报》2021年06月04日第4版

作者:北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