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仅凭几张合约就能占领边疆之地?只是清朝的不作为而已
引言:满清统一中国后,对于巩固中国后世版图有着巨大的贡献。但任何朝代都有着他的局限性。满清也摆脱不了他的问题,尤其是近代化的历程中,他由原来的民族守护者却逐步转化为民族与国家的罪人,领土在不断地的锐减,且东亚地区宗主国地位不断地丧失,这不只是国力的问题,更不是对于国家坚守底线的问题。而相对于其他权益的丧失,国土的沦陷却是危机最大的一个。任何权益的损失只是一时,而领土的丢失却是永远的,甚至影响到现今的格局与被动。纵观满清近代史,唯独沙俄领土的侵蚀对于中国来说却是永久的伤痛。没有一个朝代能够保证不犯错误,也没有哪位统治者能够意识到一时的失误会造成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安全的问题。而又没有哪个朝代向满清这样轻易丢失北方与西北的大片领土,更没有哪个国家向沙俄这样轻易的就几张条约占领广大的领土与资源宝库。不得不说这是时代的悲哀,也与满清错误预估形势与不作为的态度有关。轻易地就被讹诈大片的疆土。那么沙俄在满清期间在我国到底通过各种手段侵占多少领土呢?不看不知道,看到就知道我们到底丢失了多少土地。以为今后之借鉴!
沙俄东扩的野心与清朝给予的机会满清鼎盛时期之领土丢失清朝就统一完整度来说创造了我国最完善的巩固政权的基础,集合历朝之优点,又兼具本身的以少制多的原则,形成广大利益集合体。尤其对于领土的整合度堪称历朝之最,这点比元朝强很多。但即使是这样的程度,清统治者也犯了战略性与习惯性思维的错误。这可能也是帝国体系核心区问题的弊端吧。明奴儿干都司覆盖广大东西伯利亚地区,后后金起义重新成为这片地区的掌控者。经李自成入北京,大明北方沦陷之际,清军集中全族之兵,毕其功于一役,入关抢占中原统治权。从而放弃了对于外东北以外的地区,赢得了天下却失去了对这一地区的掌控权。
清康熙大帝对于领土主权的不重视导致沙俄从法理上窃取大片领土而这一时期正是沙俄小分队东扩之际,以据点为基石逐步蚕食的策略,使得整个西伯利亚地区都被其掌控。也就是满清逐鹿中原定鼎天下的关键时刻,沙俄事实上已经成为这一片地区新的主人。而更可怕的是这些土地并不能满足沙俄对于土地的贪婪,接着进犯东北地区,甚至威胁满清的龙兴之地。从而引起清政府的重视。可见满清入关也不是没有代价的,只是他们并没有那么在意与重视罢了,毕竟与中原的花花江山来说,关外确实太过苦寒且短期来说看不到什么价值,却不知这是一个资源宝库,给后世子孙带来困顿与遗憾。
清帝国开始统一西北地区的得与失 威胁剪除却战略已失那么满清鼎盛时期领土也是止不住丢失的危险,众所周知的''康乾盛世''号称中华最后一个封建盛世,但即使是这么一个盛世,在面临沙俄领土侵略时也是没有丝毫的国土安全意识,即使打赢了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却在签订《尼布楚条约》时,却因为不了解西伯利亚地区的形势,使得沙俄钻了空子,窃取三百多万领土的空白区,又因为天朝上国的自大心理,又在1689年条约签订割让外兴安岭及额尔古纳河以西约25万平方公里国土,可见即使是康熙帝也并没有意识到关外之地的重要性,给了沙俄经营这片空白期的时间与法理认可。即使号称铁血大帝的雍正帝,也被迫与沙俄签订恰克图条约割让贝加尔湖以南及西南约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帝也被沙俄暗中侵占库页岛约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可见并不是沙俄有多么强大,而是满清并没有重视的问题。
沙俄全面侵略清朝边疆区领土晚清时期领土之大幅度缩水在满清最强盛时期都没有守住国土,甚至赠送土地。何况进入近代史时,满清国力衰退之时。1840年对于满清来说是一个分水岭,对于民族而言却是灾难与屈辱的开始,而它又是东西方文明与新旧制度革新之际。但对于国土而言却是一个急剧消减期。就在这一年也就是道光二十年,我属邦哈萨克被沙俄吞并,丢失约百万平方公里。我属邦布鲁特也被吞并,丢失约十万平方公里土地。而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通过英法逼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之时,又趁机逼迫晚清签订《瑷珲条约》,割占外东北西部地区,约四十六万平方公里土地。1860年的北京条约,又割占外东北东部地区四十三万平方公里土地。至此外东北被整个侵占。而手段则是趁清廷内乱与英法对清战争中,清廷战败而讹诈所得。
清朝近代领土大幅度丢失与忧患意识加剧1864年清廷内战处于关键时刻,沙俄又趁机侵占西北四十三万平方公里国土,并逼迫清廷立塔城界约。1868年我属邦簿哈尔汗国约百万平方公里国土被侵占。1876年属邦浩罕国约三十五万平方公里国土被侵占。1881年《伊犁条约》又失去西南地区约两万平方公里国土。1883年西北又丢失两万平方公里土地。并重新立界碑。1895年又割让新疆极西之地帕米尔地区一万余平方公里土地。又于1898年强租旅大地区三千八百平方公里。晚清时期边疆领土危机加剧,甚至中华传统统治区也面临瓜分危机,不得不说与早期缓冲期的不重视有关,危及国本!
晚清开始感到危机感并开始洋务运动以自强达到自保的目的清政府对于边疆领土之不在意与战略意识缺乏满清自建国以来直到鼎盛与衰落,领土一直处于不断丧失的过程中。终结一朝对于边疆领土意识的淡薄是其问题的根因。这与传统中原中心论有关,又与边疆之地苦寒又落后有关,更因为国土意识的不清醒与战略意识不足脱不了关系。而这一问题带来了不好的开端,也为后来晚清的边疆问题的恶化埋下了恶果。清廷强盛时留下的传统影响了后续的继任者,没有意识到更大的危机还在潜意识的影响着国家的安全。
沙俄逐步渗透与蚕食 有计划的侵占清边疆境地与藩属国而沙俄只是恰逢其会又把握有利时机趁机敲诈而已,只是满清被西方列强吓住了,没有做到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准备。没有危机本身就意味着更大的危机,何况立国之初就有着危机,只是被人为规避而不重视,等到真正危机来临时却发现攻守之势转变了,想挽回已经没有余地了。直到西北危机左宗棠力排众议孤军收复新疆时,才暂时让沙俄收敛。可见本土优势有,只是没有好好利用罢了。边疆之地是中原核心区的屏障,丢失意味着安全区的不稳,帝国也难以安稳发展,唯有巩固缓冲区才能固其根本。
沙俄扩大侵略危及辽东 当地军民奋勇抵抗结语:纵观清朝历史不难看出,它的统治重心还是集中在关内,受''中原中心论''影响,忽视了对于关外边疆之地与藩属国的重视,没有有效的利用这一战略缓冲区的本土优势,从而造成晚清时期传统核心区不保的危险。这个问题不是英国打开国门所造成的,与清朝对于危机忧患意识薄弱有关。即使强盛如康熙、铁血如雍正、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都没有太过在意,丢失边疆之地,而问题的激发不在于你刻意逃避就能解决的。因为敌人是不会给你时间的,错过最佳时间的后果就是以后无情的边患,甚至危及国本!沙俄并不是很强大的,有限的两次强大还是''彼得大帝改革''与''农奴制变动'',但是清朝却没有抓住这一有利战机,导致错失了良机。在其衰弱时,就成为自己的催命符。如果当时满清重视这一问题,在最开始就能够建立有效的战略缓冲区,则沙俄的野心终能遏制住。所有的问题都不是突然而来的,都是有其存在的根源的。正因为先期准备与认知的不同,中期又不能认清形势的转变与及时接轨,后期又不能做到辨明国际利益格局的关系,使得沙俄通过种种手段与条约的形势从法理上占据这些被侵占的领土,从而导致后来的遗憾与无奈。强大的敌人并不可怕,认不清问题的是非厉害才是最大的忧患,而不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则又面临更大的危机!